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1945年,日本戰敗,戰後的日本滿目瘡痍,已經變成一片廢墟。在世人看來,日本尸居餘氣,要想恢復往昔的繁榮,至少得花50年時間。

可誰也沒想到,僅僅過了五年,日本經濟就再度起飛,以驚人的速度持續增長,幾年後就再度成為了亞洲第一大經濟體。很多人不禁要問:日本人是怎麼做到的?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1/7 美國人沒那麼萬能

有些人覺得是因為朝鮮戰爭。的確,朝鮮戰爭刺激了日本商品出口,在短時間內提振了國內的工業生產。有人認為,是美國限制了日本發展軍力,加上駐日美軍的存在,為日本政府免去了大量的國防開支,得以騰出更多精力發展民生。有人把功勞算在教育頭上,還有人則乾脆歸結為日本人的勤奮。

隨著近年來對日本研究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以下觀點:即美國佔領給日本社會帶來了民主化,這股浪潮也席捲了企業界。昔日的大財閥解體,企業所有權分散,工會得以壯大,加上年功序制,終身僱傭等制度的實施,激發了企業生產,為經濟增長注入持續的活力。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戰後的日本滿目瘡痍

以上說法各有各的道理,卻有個共同的問題,它們都把美國佔領軍當成了一位無所不知的外科醫生,可以對日本經濟做準確而全方位的手術,並以美國人的方式加以改造,而且沒有遇到任何阻力。真的這麼簡單嗎?

據親身參與政策制定的美國經濟學家埃莉諾的說法,在佔領軍裡頭,絕大部分人不懂日語。他們對日本的瞭解,僅限於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的名著《菊與刀》。美國人只能通過翻譯和日本人對話,而大多數翻譯既不懂經濟,也不懂政治。

就好比你得了重症,現在找個醫生來看病。可對方只讀過一本入門書,而且還是科普方面的,比如《人體的奧秘》之類,這樣的醫生給你開方子,你敢讓他治嗎?

2/7 民主改革是否換湯不換藥

當時駐日美軍對日本的瞭解,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就憑這點認知,還想對日本社會進行傷筋動骨的改革,簡直是痴人說夢。佔領軍對日本經濟無知,對當地的官僚體制更是如此,甚至還出現前腳被美軍修訂的法案,後腳就被日本人擅自篡改的例子。

比如,為了推進日本政治的民主化,美國派遣了一位名叫布萊恩的高級顧問。這位老兄負責制定日本公務員法的草案,其中最主要的內容,是設立人事院,即由該院集中管理公務員的錄用與升職。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戰後美軍乘坐日本人力車

在此之前,日本公務員的人事任免,都是由各自所在部門決定的。人事院的設立,意味著各部門必須放權,這是官僚們無法接受的。所以,他們趁著布萊恩去美國的機會,偷偷將草案提交國會通過,這不明擺繞開美國人另起爐灶嗎?等布萊恩回到日本,生米煮成熟飯,只好氣得乾瞪眼了。

至於解散大財閥,就更值得一講了。此前,日本有幾家大財閥、包括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等。美國人認為,財閥是日本發動戰爭的幕後推手,必須讓他們解體。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日本國會大廈

那該怎麼辦呢?他們把財閥掌管的大企業進行了分割,把大公司拆成一個個小公司,還把原先的管理層給解僱了。

但問題是,就算財閥企業悉數瓦解,也不會影響到他們背後最根本的資源,那就是日本的銀行體系。銀行控制著對企業的信貸,而且仍掌握在財閥與官僚的手中。和美國企業靠股票與債券融資不同,日本企業融資主要是通過銀行。

如此看來,美國對日本的所謂民主化改造,豈不是換湯不換藥?當然不是,今天的日本,民主化程度確實比戰前提高了許多,老百姓不再像過去那麼狂熱,貧富差距也有所減小了。但最大的功勞不在美國人,而是日本政府,不過,但我說的是戰前的日本政府。

3/7 發展的代價

為何是戰前的日本政府?難道它不正是美國人慾除之而後快,萬惡的軍國主義嗎?是的,但任何事都有我們意想不到的一面。

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經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勝利,日本躋身列強之林。不過,日本經濟真正開始提速,還得等到20世紀初,隨著日本加入全球貿易體系,國內工業獲得了迅猛發展。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當時日本主要向其他國家出口輕工業品,尤其是紡織品和日用品。隨著一戰爆發,歐洲國家陷入戰爭泥潭,沒有西方的競爭,日本商品得以壟斷亞洲市場,企業利潤節節攀升。一戰結束後,日本工業品的出口額,由戰前的14億日元增至68億日元,棉布的海外銷量上升了185%!這段時期,堪稱日本經濟的黃金年代。

工業化導致企業主與財閥的崛起,他們攫取了社會發展的最大紅利,並使日本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企業高管不僅享受高薪,還擁有大額股份。企業股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財閥通過聯姻,讓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成為家族成員,作為回報,對方必須對家族效忠,以確保企業的控制權不落入他人之手。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可惜好景不長,20年代後,西方國家重振旗鼓,歐美商品再次湧向亞洲市場。日本商品因為成本太高,漸漸失去了競爭力,製造業收入有所下降。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更讓日本社會遭受重創,沒等緩過氣來,就遇上了全球經濟大蕭條。1926年—1930年,東京零售商的破產率較往年增加了一倍。三十年代初,城市失業率更是超過了20%。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關東大地震慘狀

相比城市,日本農村的境遇更差。工業化以前,日本農村是個社群社會,地主與農民的關係還比較和諧。收成不好的時候,地主會主動減租,幫助農民渡過難關。可隨著日本城市的高度發達,越來越多的地主遷居到城市,他們在農村的地產由代理人管理,這些代理人對農民可沒那麼客氣了,能剝削的就剝削,能壓榨的就壓榨,農民和地主徹底走到了對立面。

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催生了狂熱的民族主義。面對群情激奮的民眾,一些右翼政客有了可趁之機。他們把矛頭指向富人,指向西方,是大財閥與西方人搶走了窮人的財富,想要翻身,找他們算賬去!

4/7 誰更喜歡戰爭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東北。此舉受到國內輿論一致好評,日本民眾歡呼雀躍。

1932年,一群激進的青年軍官暗殺了首相犬養毅,軍國主義從此登上了政治舞臺。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右翼政客給大眾灌輸的邏輯是:人民之所以過不上好日子,全都是由腐敗政客與貪婪的資本家造成的。唯一的解決方案,是通過戰爭。只有戰爭,才是日本人的希望。就這樣,日本走上了武力征服的不歸路。

戰爭需要大量的錢,可錢從哪兒來?除了從佔領地掠取,剩下的便是富人了。日本軍隊在海外瘋狂進攻,政府在後方大肆燒錢。很快的,他們就對經濟實行了全方位管制。

如果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對急需用錢的政府而言,最簡單的辦法,要麼是直接沒收,要麼是通過立法,限制他們獲取財富的能力。日本政府選擇了後者。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裕仁天皇身著軍裝

1939年,政府頒佈了《限制企業分紅和資本流通條例》,對企業紅利進行了嚴格限制。此外,包括田租、工資與土地價格在內,政府也規定了上限。從1937年開始,企業與個人的所得稅逐漸提高。之後,政府把干預之手伸向股票和債券,把它們變成了戰爭債券,這幾乎讓資本市場陷入癱瘓。當然,所謂戰爭債券註定不會有回報,它只是軍國主義政府不靠譜的一廂情願罷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政府權力進一步擴大,工資、股票、債券、物價、租金全被牢牢控制,以填補財政的大窟窿。後來,政府直接向民間徵集物資,從工廠裡造出來的車船,直接被軍方拿走了。資本市場癱瘓,有錢人不再投資。生產活動得不到市場的報償,企業紛紛縮減規模,財閥勢力就這樣被削弱了。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戰爭是全國動員,這裡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發動戰爭的軍國主義政府,必須獲得全體國民的支持,以便有持續的兵源。要想獲得支持,就得討好民眾,給他們提供儘可能多的福利。所以,日本政府於1938年成立了福利部,並啟動了全民醫保,三年後開始籌建公共住房。各種補貼紛至沓來,窮人的生活似乎改善了不少。只不過,這一切都是以竭澤而漁為代價的。

在農村地區,政府同樣出臺了嚴格的法令,比如限制地租,對拒不執行者採取強制減租。此外,政府還規定了哪些地應該哪種農作物,並控制農產品的價格。普通人甚至都不能自由消費,如果你的口糧超過個人所需,都必須上交國庫資助軍隊。

面對如此嚴厲的管制措施,地主們自然沒法過。但政府還有一招:瘋狂地補貼農民,農民種得越多,政府補貼地越多。所以,農民收入表面上看沒有損失,甚至還有所增加,雖然實際上反而下降了。

5/7 通貨膨脹與工人的崛起

戰爭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嚴重的通貨膨脹。戰爭期間,日本的物價上漲了14倍。但在通脹中損失最大的,仍舊是富人。

富人大多從事投資和信貸,而通貨膨脹使他們的資產嚴重縮水,甚至從此蒸發。對利潤和租金的控制,嚴重打擊了他們生產的積極性,收入也大大降低。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戰時日本軍工廠

相比之下,工人與農民的損失較小,畢竟他們能不斷獲得政府的補貼,只要補貼的速度能勉強趕上通脹速度,他們就感覺不到財富的流失。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戰爭機器能發動那麼長時間,並得到平民百姓長久支持的原因,因為戰爭使他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與政府幹預和通貨膨脹同步發生的,還有工會的崛起。戰前,日本的工會勢力很弱,基本上屬於非法的存在。為了讓更多工人支持並參與這場戰爭,政府以愛國的名義組建工會。

1938年,日本成立了“產業報國聯盟”,兩年後又成立“大日本產業報國會”,這些由政府主導的工會組織,客觀上提高了工人的福利與談判籌碼。(畢竟有政府撐腰,資本家至少不敢肆無忌憚地剝削了。)戰後誕生的各種日本工會,基本都是在此基礎上建立的。

隨著工會的合法化,社會輿論達成了共識:企業不僅是少數人的,更屬於全體成員,公司股權不應集中在財閥手中,而應由員工們分享。戰爭面前,平民百姓被塑造成國家英雄,而資本家與工業大亨則成了吸血鬼與寄生蟲。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麥克阿瑟與裕仁天皇合影

二戰讓日本付出了250萬人死亡的慘痛代價,經濟損更是個天文數字。終於,美國用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放棄了抵抗。1945年夏天,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向民眾宣讀了投降詔書。

這是日本老百姓第一次聽到天皇的“玉音”。幾個月後,他們看到了天皇與美軍司令麥克阿瑟的合影,此前,他們從未見過天皇的樣子,在他們心裡,天皇是神,神是不允許讓平民一睹真顏的。照片中,麥克阿瑟得意洋洋地站在天皇身邊,他比裕仁高出了整整一個頭,美國人以這種方式,完成了對被征服者的羞辱。

6/7 美軍的改造

戰後的日本一貧如洗,經濟水平倒退到10年前的1/8。但它也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就是日本的社會結構被重組了。

之前位於金字塔頂端的人,資產價值在幾年內下降了93%,企業主破產,家族衰落,公司倒閉。然而,佔社會總人口95%的平民,卻從這場財富再分配中獲益,他們的收入比例增加了,社會變得扁平化了!

這就是美國接管時所面臨的情況,社會被重新洗牌,鉅富階層凋零,軍閥與戰犯被懲處。在此基礎上,佔領當局又對私人課以重稅,最富有的家庭首當其衝,從這些家庭所徵的稅,佔到了稅收總額的30%。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戰後日本戰俘回國

即便如此,日本的官僚體系卻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雖然從表面上看,日本有超過20萬人被開除公職,但掌握國家經濟命脈的幾個部門,如大藏省、軍需省與商工省,卻幾乎毫髮無損,這些部門的官員也沒有被清算。

當然,這些部門得以完整保留的重要原因,是因為存在大量技術官僚,他們要麼懂經濟,要麼懂工業,美國人的改革計劃必須靠他們去實施。這種情況與德國相似,戰後德國經歷了同樣的命運,政府部門被重組,納粹官僚被撤換,但工業與經濟部門的官員,卻依然身居要職。

增量與存量:戰爭如何改變了日本

戰後日本街道

然而,美國人對日本實行的所謂民主化改革,其內核仍舊是日本式的。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延續了軍國主義政府的戰時政策。正如經濟學家野口悠紀雄所言:“對日本戰後復興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是通過統制方式進行的資金再分配,而不是通過市場價格調節資金分配。”戰爭擴大了政府權力,打壓了權貴和富豪,消耗了社會存量。佔領軍只是在此基礎上添枝加葉,修修補補罷了。

隨著冷戰爆發,佔領軍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分權策略被抑制,為了對抗共產主義,美國當局開始意識到日本工業實力的重要性,相關政策再次向資本方傾斜,日本經濟重新步入了加速軌道。

7/7 總結

那麼,我們該如何評價這場戰爭對日本的影響呢?

其實,任何成功的改革,從經濟上講無非有兩種:改變增量和改變存量。前者可通過對外貿易或者技術進步來實現,後者往往是改變財富的分配方式,比如把富人的錢轉移到窮人的口袋中,或者由國家壟斷經濟資源的開發。日本軍國主義走的是後一條路,即對存量進行再分配,以犧牲精英階層為代價,開動戰爭機器。

當然,分配方式會影響財富的增長,經濟擴張也將重構分配方式。在任何社會,精英階層往往造就了社會的結構,戰爭對精英階層的削弱,無意間為日本戰後的經濟復甦提供了條件。由此可見,改變存量與改變增量,往往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