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內特色經營肺頭粉絲,千張包。


嘉興風味小吃 “杏花村” | 店內特色經營肺頭粉絲,千張包。

1

從前的嘉興建國路南起中山路、北接北麗橋,長885米,寬9米,南段稱大落北,北段稱北大街。

從該地出土的一塊磚刻上考證,建國路在宋代早已是人和氣順、商肆雲集的商業街了。

現在,建國路上許多老字號商鋪已經不多了,它們的形象也大都在歲月的流逝中像煙霧一樣飄得很遠很遠。

但是,它們響亮的名字後面卻儲存著風情萬種的故事,從這些老字號商家的歷史變遷中,幾乎可以窺見建國路商業起步中鮮為人知的內情。

照片上掛有“杏花村酒樓”招牌的這一家,就是當年位於建國路、勤儉路東南口的有名的風味小吃店。此店店名取“牧童遙指杏花村”之詩意,店內特色經營肺頭粉絲,千張包。

嘉興風味小吃 “杏花村” | 店內特色經營肺頭粉絲,千張包。

2

店主徐錫嘉(1901——1976),年輕時在嘉興荷花堤一家《萬和米行》做事,後來他從湖州“丁蓮坊”引進了千張包配製技術,於20世紀50年代初在建國路上開張了“杏花村”風味小吃店。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聽徐錫嘉的兒子說,當時他父親在進貨時,嚴格把好質量關,下鍋前還專門把關,僱工剔出粉絲中的雜質。購進的粉絲,直徑都像吃飯筷子那樣粗,煮後不糊,上口有彈性,加上調料更是有滋有味。

店內小吃品種多多、價廉物美,生意做得很紅火。

在嘉興人的記憶中,那時侯一進 “杏花村”店,只見顧客盈門、座無虛席,店門口也有許多外賣者排隊等候,如此興隆氛圍,更是令人胃口大開。

記得有句順口溜是這樣稱道的:“杏花村粉絲味道好,肺心、榨菜還加千張包,男女老少都來吃,價廉物美刮刮叫。”

由於徐錫嘉老闆投資經商有道,故資金頗有積累,當年還曾是嘉興永明電燈公司股東之一。

嘉興風味小吃 “杏花村” | 店內特色經營肺頭粉絲,千張包。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經營了半個多世紀的“杏花村”小吃店,它和建國路上其它老店一樣,在城市建設的新貌中消失了。

然而,人們卻一直在等待著這家老字號名店將會在建國路上老店新開。

--END

文&攝影/龐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