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溼氣纏身的人,都有四個壞毛病,牢記3水3食除溼氣

生長在南方的人,很容易就不知不覺被溼氣纏上了,接著身體就接二連三的出現各種不適了。

對溼氣有些許瞭解的人,都知道溼氣重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如果溼氣長期在體內積聚排不出去,問題就大了。

每一個溼氣纏身的人,都有四個壞毛病,牢記3水3食除溼氣

而且在和溼氣共處的時間裡,身體已經受到溼氣的影響,表現出了一系列症狀。

再加上溼氣本身就難以根除,在身體裡面越久,影響就越大,帶來的危害就越嚴重。

溼氣纏身後,會出現四個壞毛病:

第一,常年身體虛胖

有一種肥胖,不是肥肉、脂肪堆積起來的,而是水溼堆積起來的,那就是虛胖。

因為體內溼氣比較多,大量的水在體內滯留下來,小腹就會因此變的水腫起來。

每一個溼氣纏身的人,都有四個壞毛病,牢記3水3食除溼氣

而且體內溼氣越重,脾胃運化水溼的負擔就越大,越容易無能無力,以至於溼氣越積越多。

如果有一天,溼氣的積累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不僅腹部,就連大腿、臉部都會水腫起來,會令人形象受損的。

第二,頭昏腦漲

平時晚上熬夜,睡眠不足,頭部會第一時間受到影響,感覺頭昏腦漲,打不起來精神。

當溼氣入侵身體時,頭部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彷彿被一團團水溼籠罩起來一樣。

每一個溼氣纏身的人,都有四個壞毛病,牢記3水3食除溼氣

一些人也做到了早睡早起,很少熬夜了,但就是總覺得腦袋昏沉,上課打瞌睡,上班打哈欠。

不管任何時候出現這種疲憊的症狀,一旦察覺到就要重視起來了。

第三,舌齒痕嚴重

我們的舌頭是身體中最為敏感的一個部位了,當進食熱菜、熱湯時,舌頭是最先感應到冷暖變化的。

有時候,我們通過觀察舌頭的表象就能判斷出身體的健康與否,或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每一個溼氣纏身的人,都有四個壞毛病,牢記3水3食除溼氣

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舌為脾之外候。

當脾胃功能受損,運化水溼的功能下降,以至於體內積累起來溼氣時,舌頭會明顯變的厚膩發黃,甚至有嚴重的齒痕印。

第四,如廁用紙多

總有些人,上廁所的時候,喜歡拿許多的紙張,以前覺得這人多半是有強迫症。

後來才知道,當身體受到溼氣的侵蝕時,每次上廁所,大便總是黏膩、不成形的。

每一個溼氣纏身的人,都有四個壞毛病,牢記3水3食除溼氣

所以,用一兩張紙是完全不夠的,必須要多拿幾張,才能擦的乾淨。

並且,因為大便特別容易粘馬桶,所以,沖水的時候需要反覆的衝好幾次,才能衝乾淨。

牢記喝三水,除溼氣:

一、喝白開水

一部分人覺得溼氣重,本來體內水溼就多,如果每天再多喝水,豈不是雪上加霜了。

其實並不是,適宜的喝水,保證一定的飲水量,不僅不會加重溼氣的情況,還能利於代謝。

每一個溼氣纏身的人,都有四個壞毛病,牢記3水3食除溼氣

首先,絕對不能喝太多的冰水、冷飲,也不能一次性喝太多水,而是選擇多喝溫開水,少量多次飲用即可。

夏天要增加一定的飲水量,而冬天可以適當的減少一些,正常情況下一杯200ml的水,一天喝8杯就足夠了。

二、喝烏草根砂仁茶

除了喝白開水以外,中醫認為,祛溼最好的辦法,就是喝茶。

因為茶飲中本身就包含許多祛溼的材料,真正達到祛除溼氣的目的,主要是依賴各種中藥小植物。

每一個溼氣纏身的人,都有四個壞毛病,牢記3水3食除溼氣

烏草根、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參、紅豆、枸杞等20種。

每一種都取適量,結合在一起做成一味祛溼茶方——烏草根砂仁茶,一天2~3杯的飲用量即可。

三、喝花椒水

一旦提到花椒,大多數想到的是麻辣食物中的花椒調味料,或者是煮一盆花椒水泡腳。

但是,花椒更具價值的身份,是作為一味中藥,主要是用於止痛、溫中行氣、散寒除溼的。

每一個溼氣纏身的人,都有四個壞毛病,牢記3水3食除溼氣

將花椒和水相結合,花椒泡水喝,對於排出體內溼氣更有一套,值得嘗試。

牢記吃三食,除溼氣:

1、吃薏米

如果說誰能配的上“祛溼之王”的美譽,可以說薏米第二,無人敢要第一了。

薏米屬於五穀之中祛溼效果最好的,並且富含維生素、纖維、蛋白質,能夠最大程度上促進體內水分代謝。

同時,薏米是一種低熱量的食物,作為主食來吃,是絕佳的減肥食物。

每一個溼氣纏身的人,都有四個壞毛病,牢記3水3食除溼氣

2、吃生薑

生薑的味道確實很辛辣,平時人們只把生薑用於調味之中,尚且不會放很多。

只有等到感冒時,才會做一碗生薑水,幫助驅寒保暖。

同時生薑還有一種祛溼的功效,能夠幫助體內溼氣的排出,也可以算是一種祛溼食物。

每一個溼氣纏身的人,都有四個壞毛病,牢記3水3食除溼氣

3、吃綠豆

綠豆,一年四季都很常見,尤其是夏天,作為清熱解暑的最佳食物,一碗綠豆湯、一碗綠豆粥,是不可缺少的。

而對於體內溼氣重的人來說,食用綠豆是可以作為一種日常飲食習慣的。

因為綠豆中的礦物質、維生素,也能幫助溼熱體質的人除溼氣、健脾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