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和“凌人”,古人用“冰”有讲究!浅析古代冰务管理

在现代生活中,冷饮,冰淇淋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清凉解暑的零食。

其实,在我国几千年前的古代,尚未掌握人工制冷的古人就学会了用利用智慧来保持食物的新鲜,他们凿冰,用冰,吃冰,赐冰,在炎炎夏日,也能够清凉如水。

“冰鉴”和“凌人”,古人用“冰”有讲究!浅析古代冰务管理

01,冰鉴

在《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

“祭祀供冰鉴。”

什么叫做“鉴”,在古代,鉴是盛水的而一种容器和水盆,比一般的水盆更深,更大,比较类似于现在的瓮。

这里的冰鉴,指的就是盛放冰块的水瓮,古代的冰桶,有木制的,也有珐琅的。

在《礼记·月令》中记载,古人会将这些食物放在这些“冰箱”里面进行冷藏。

每一年到了隆冬时节,结冰之后,统治者就命人凿出冰块进行窖藏,古人们使用的冰块大多是冬季开采的河冰,这些冰通常被切成方块状的。

到了第二年春天,就可以用这些冰块和羔羊来祭祀,祭祀之后,等到仲夏时节,冷藏食物来供王公贵族们享用。

“冰鉴”和“凌人”,古人用“冰”有讲究!浅析古代冰务管理

我们的冰冻食品由来已久,在《楚辞》中记载,“挫糟冻饮,耐清凉些。”

意思就是说,饮用冰镇过的酒,非常的爽口和清凉。

在炎炎的夏日,人们将冷饮当做是生活必需。

宋徽宗曾经使用冰冷食物过多,脾疾发作,久治不愈,于是,杨介用冰镇大理中丸呈上,结果痊愈了,神清气爽。

可见,九五之尊的皇帝在夏季都离不开吃冰,可见其冰凉解暑。

“冰鉴”和“凌人”,古人用“冰”有讲究!浅析古代冰务管理

02,古代冰的用途

古人们用冰,一来是为了盛放食物和酒水,另外一方面还利用了它的防腐作用。

古人历来注重丧葬,古代的丧礼也要用到冰块,在《礼记》中记载,古人的大盘和夷盘主要是用来做冰镇尸体的,也做防腐的作用。

不仅如此,冰块的使用,在夏季也是极为广泛的。

古代没有风扇,冰块使用得当,还可以给室内降温。

比如在《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二年》中记载:

“楚国想让蓬子冯做令尹,蘧子冯因申叔豫之言而推。”

蓬子冯为了躲避做官,在家里装病,在大热天的,在家里挖了一个冰窖,躺在上面,装出邋遢的样子,睡在上面。

然而,用冰块降温的话,耗冰量较大,也只是在宫室内王公贵族们可以广泛使用。

而到了三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冰箱”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很多人将以前的“冰鉴”“凌室”搬到了地面上,并且搭建起来冰台。

规模虽然有限,但是相比较前朝,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曹操对战马超的时候,因为西凉兵彪悍善战,所以一时之间难以攻克。到了夜晚,他便命人建起了一座冰城,曹操有了立足之地,战事胜利的主动权也就到手了。

可见,冰的使用,不仅在生活方面,在作战方面也有所涉及和应用。

一直到隋唐时期,民间的肆坊才开始出现土冰库,用冰储藏食品制造食品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

“冰鉴”和“凌人”,古人用“冰”有讲究!浅析古代冰务管理


03,冰务管理制度

在我古代,能够使用冰鉴的可不是一般人,所以,在侯门贵族中,也有专门负责冰鉴的工作人员。

古代官员们用冰,也是一种福利,如同我们现在单位的高温解暑福利一样。

古代的赐冰又称为颁冰,在周王朝,统治者专门设立了夏日的冰室管理制度,

根据《礼记·天官》中的记载,古代负责冰鉴工作的人员被称为“凌人”。

他们的职责就是在隆冬时节安排组织凿冰和藏兵,到了来年春季做成冰鉴,然后赏赐给官员们。

然而,这样的福利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因为古代凿冰,制冰耗费时间,成本巨大。所以,冰块的价格非常的昂贵,只能作为一种福利赏赐给有功之臣。

在《左传》中记载,“食肉之禄,冰皆与焉”

,能够得到赏赐的,也只有王公贵族们,甚至是大夫以上级别的官员。

在宋朝,冰块的使用较为普及,用冰的对象也进一步的扩大,一般的近臣或者是吏官都可以享受,而普通的官员们,每一年使用冰块的时间也是有严格规定的。

宋太祖时期,掌管冰块的工作人员称为“冰井务”。随着冰块的使用加大,很多花样都被翻新使用,比如可以在食物中加冰,加水做果汁,也可以做各样的“冰淇淋”。

根据《岁时杂记》中的记载,一般的官员只能够享受几天时间,以度过暑热。

“冰鉴”和“凌人”,古人用“冰”有讲究!浅析古代冰务管理


04,从朝廷到民间

“用冰”事业的发展,也催生出了很多靠制作冰块而赚取利益的商人。

比如,到了唐朝末年,人们发现制造火药的硝石可以溶于水之后,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让温度速降。所以,很多精明的商人也掌握了在夏季制作冰块的方法,靠买卖冰块创造了极大的利益。

在古代,皇帝们对于大臣们都有着各种的福利和补贴,除了公家冰窖之外,还会做成小票来颁发给官员,让他们凭“冰票”来领取冰块生活之用。

冰块真正普及到了民间,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一般的官员们都可以享受到冰块的福利。

在现在的北京,仍然有几处用冰窖的旧址,还有“冰窖口胡同”的地名。

“冰鉴”和“凌人”,古人用“冰”有讲究!浅析古代冰务管理

严缁生在《忆京都词》有这样的一句话:

“冰果登筵凉沁齿,三钱买得水晶山。不似此间蒸溽暑,纵许伐冰无处所。”

这句话非常形象的形容出了古人夏日藏兵的凉爽,冰块已经不属于朝廷的专用之物。

在民间,冰块的廉价,“只须数文钱,购一巨冰”,儿童都可以在集市上买卖,可见普及之广。

“冰鉴”和“凌人”,古人用“冰”有讲究!浅析古代冰务管理


古代缺少人工制冷技术,不像现在那么方便,然而古人们的智慧却是无穷的,总是能够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做到冬日防寒,夏日防暑,为生活创造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二年》

2,《礼记·月令》

3,《周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