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设备和食疗降温各朝代的演变过程:冰鉴、夸赤道买进口冰

古人如何降温,说到降温我们当代最有效也是大家最喜欢的就是吹空调吃冷饮了,但是古代人更牛气,听听这几个字你就会觉得很有趣,很不可思议:

1,人工风扇

2,“空调井”

3,降温亭

4,人工冰箱-“冰鉴”

5,冰淇淋那个洲的人发明的?

6,欧美的商人如何将北美的冰块贩卖到中国广东的?

以上几个问题是不是很有趣,下面我们来按照不同朝代来给大家分享下他们降温的方法和智慧!

据《浮山县志》记载,乾隆八年出现过极端高温的现象: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气象学家分析,古代最好温度也有40℃+,那么古人到底用了那些降温的方法和工具呢?

第一,人工风扇

古人设备和食疗降温各朝代的演变过程:冰鉴、夸赤道买进口冰

改造后的风扇车,可加冰和带有香味的花草

看到这四个字大家可能想到的是仆人那些扇子给主子扇风,我只能说你说对了1/3,佣人的这点风力可满足不了大户人家和皇室宗亲的要求,

大户人家家中装有拉拽式风扇,一片和门板差不多大小的树叶,这种大小的扇叶有拉拽和手摇两种,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在风扇前放置两盆冰块。这样吹出来的风让人感觉到凉爽,更有甚者,再风扇前还摆放带有香味的花草,这样吹出来风不仅清凉还带有香味,不得不说古人比我们还会享受…

第二,空调井

古人设备和食疗降温各朝代的演变过程:冰鉴、夸赤道买进口冰

厅堂内孔直通地下水道,口径不易过大,太大危险,过小厅堂内无凉爽感


在自家厅堂内挖一口连通地下水的深井管道,地表有送风口,这样地下的凉风会不断吹入厅堂,供家人降温。

切记井口太大,家中孩子会因为太过于顽皮,打开了井盖,掉进井中,必然丧命,

但亦不能过小,太小堂内凉风不足,起不到降温的作用。

第三,降温亭

古人设备和食疗降温各朝代的演变过程:冰鉴、夸赤道买进口冰

降温亭,将水阴到厅堂上方流下,路下也有水流,这样上下齐水,降温更佳

类似我们当代的太阳能热水器,只不过古代人是将水引到屋顶,然后制造人工瀑布,来达到降温的效果,但是这种太耗人力物力,被用不长时。

除了设备降温当然古代也有食疗降温,古代的人工冰箱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当时被称作“冰鉴”,其原理类似我们上期讲到的取暖墙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密封的容器内置有夹层,在夹层内放入冰块,再将食物或水放入器皿中降温。

古人设备和食疗降温各朝代的演变过程:冰鉴、夸赤道买进口冰

铜冰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在宋代冷饮已经很普遍了,北宋都城开封有种叫“兵团冷元子”很畅销,其做法类似我们当代的芋圆。

到了元朝,蒙古贵族在冷饮中加入了奶制品,被称为“奶冰”,据说马可•波罗吃过一次,很是喜欢,并且将制作方法带回了欧洲,经过他们的改造有发明了冰激凌,正宗的土耳其冰激凌基础可能来自中国!

那怎问题来了,古代人的冰块从哪里来的呢?

古人设备和食疗降温各朝代的演变过程:冰鉴、夸赤道买进口冰

硝石制冰

古人最高的硝石制冰,硝石制溶水吸热冻冰,但是制作冰量太少,所以不被大量推广,

古人最擅长的不是制冰,而是存冰,冬天结冰后将冰块放置到地窖封存,用时取出即可,这种存冰的方法从先秦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冰块取自天然河湖,冰面能走人就开始切冰运送保存。

古人设备和食疗降温各朝代的演变过程:冰鉴、夸赤道买进口冰

清朝冰窖

清朝时期,用于存冰的官方冰窖已经有了4处18座,存冰量20万块(每块一立方),西安也有冰窖巷!

南方天热不会结冰至走人的厚度,所以南方的冰块则是从美国进口,19世纪上半叶,欧美商人将北美的冰块用商船贩卖到中国广东,十分畅销。

美国到中国要穿越赤道,冰不会融化吗?

首先冰的体积大。运输时放置在船舱底部,且有防晒锯末等阻挡空气进入,以此来减慢冰块融化的速度。

其实这样贩卖冰块是无利可图的,但是欧美需要中国的货物,中国不怎么进口欧美货,别的东西在中国销不掉,利润再小也是有胜过无嘛!并且船远洋航行,需要重物压舱,如此说来,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古人的聪明智慧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扬。

除了以上的降温方式,大家还知道或者听说过哪些降温的好方法呢?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