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陶國宏、何玲團隊《自然·通訊》:在自供能空氣過濾設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空氣汙染是近年來人類所面臨的重大危害之一。根據對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分析,空氣中的顆粒物汙染(PM)已經成為導致我國死亡和壽命縮減的四大危險因素之一。根據空氣動力學直徑分類,PM汙染可以被分為PM10(顆粒直徑<10 μm)、PM2.5(顆粒直徑<2.5 μm)以及納米級別的顆粒汙染物(NP,空氣動力學直徑<1 μm)。其中,目前市面上常見的PM2.5口罩防護設備已經做到了對PM2.5級別汙染物的理想防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具有更小動力學直徑的NP,它們具有更大的防護難度。與此同時,NP由於粒徑小,在空氣中更易形成氣溶膠,並長期懸浮在空氣當中。此外,NP能輕易進入並損失人體呼吸道、皮膚、大腦、肺和免疫系統,甚至造成DNA損傷。因此,對於NP防護設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大學陶國宏、何玲團隊《自然·通訊》:在自供能空氣過濾設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圖1. 過濾設備製備示意圖

基於此,四川大學陶國宏、何玲團隊設計並製備了一種能高效去除常規PM汙染以及更小粒徑的NP汙染的自供能空氣過濾設備。通過對設備供給人體安全範圍內的低電壓,即可實現對顆粒汙染的高效吸附。

四川大學陶國宏、何玲團隊《自然·通訊》:在自供能空氣過濾設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圖2. ILP材料對PM汙染物的吸附裝置及效率

該團隊結合了擁有良好電化學特性的功能材料——離子液體1-甲基-3-丁基咪唑鎓乙酸鹽([C4mim][OAc])以及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高分子,製備了可無規則分佈在多孔泡沫骨架上的導電高分子複合材料(ILP)。這種巧妙的設計既實現了材料與汙染物的充分接觸,又降低了過濾設備前後的壓降。最終通過添加3 V的安全電壓,實現了對PM2.5、PM10以及NP的高效去除,效率達99.59%、99.75%以及93.77%。

四川大學陶國宏、何玲團隊《自然·通訊》:在自供能空氣過濾設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圖3. 自供能便攜式口罩及其過濾效果

為實現材料的實際應用,研究人員嘗試將搭載ILP材料的過濾設備安裝到口罩上,結合紐扣鋰電池或者是太陽能電池板,製備了一種新型自供能過濾面罩。在無需外部電源情況下,製備了便攜式的高效頭戴式空氣過濾設備。通過研究表明,該設備具有一個良好的長期穩定性,與商用口罩對比,具有更好的顆粒去除效果。

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文章第一作者是碩士研究生張國浩,通訊作者陶國宏教授何玲副教授

原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502-7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納米纖維素找北方世紀---

---粘度計/流變儀找中昊清遠---


四川大學陶國宏、何玲團隊《自然·通訊》:在自供能空氣過濾設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高分子科學前沿”彙集了20萬高分子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研發人員。我們組建了80餘個綜合交流群(包括:教師群、企業高管群、碩士博士群、北美、歐洲等),專業交流群(塑料、橡塑彈性體、纖維、塗層黏合劑、油墨、凝膠、生物醫用高分子、高分子合成、膜材料、石墨烯、納米材料、表徵技術、車用高分子、發泡、聚酰亞胺、抗菌、仿生、腫瘤治療)。

我們的微博:高分子科學前沿,歡迎和我們互動

我們的QQ交流群:451749996(務必備註:名字-單位-研究方向)

投稿 薦稿 合作:[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