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黑龍江省海林市雪原廣場,分享下清代東北流人文化

大家好,我是東北女人,這是我昨天在家鄉海林市雪原公園拍攝的清代東北流人文化圖集。謝謝大家閱讀。

東北黑龍江省海林市雪原廣場,分享下清代東北流人文化
東北黑龍江省海林市雪原廣場,分享下清代東北流人文化

楊賓,(1650一1720),方誌家,詩人。康熙二八年(1689),康熙帝南巡至蘇州,楊賓與其弟不顧衛士鞭笞,請允其到寧古塔替楊越服刑,未準,楊賓後乃到寧古塔省親。康熙三十年,楊越病過一,按律不得歸葬。楊賓身穿孝服,進京到刑部和兵部衙門前,經年號位跪請,終於準其扶柩南歸。楊賓以其廣泛考察所見著有《柳邊紀略》,該書對研究東北地方史有重要價值。楊賓《寧古塔雜詩,三十年前事,兒童見者稀。天寒曳護臘,地凍著麻衣。雪積爬梨出,燈殘獵馬歸。只今風俗變,一一比皇畿。

東北黑龍江省海林市雪原廣場,分享下清代東北流人文化
東北黑龍江省海林市雪原廣場,分享下清代東北流人文化

楊越,(1622一1691),字友聲。詩人。浙江山陰人。明亡後,共友舉兵反清失敗,寫信向其求援,被當局查獲,因謀反罪於康熙元年(1662),流戊寧古塔。戍所氣候寒冷,他帶領流人入山伐木,建造房屋,穩定流人情緒。為維持生計,他將從中原帶來的衣裘,布帛,絲絮等特擺攤出售,啟發了當地人的商貿意識。他提倡流人辦教育,教滿漢子弟讀書習字,並介紹中原各種禮儀,對中原文化的傳播做出有益貢獻,楊越《自題畫象》,天南地北總為家,鶴髮松年未可誇。只有平生堪自問,不勞腰扇向人遮。

東北黑龍江省海林市雪原廣場,分享下清代東北流人文化
東北黑龍江省海林市雪原廣場,分享下清代東北流人文化

吳兆騫,(1631一1684),字漢槎。著名愛國詩人。江蘇吳江人。順治十四年(1657),牽進 南鬧科場案 第二年流戍寧古塔。在寧古塔期間,受到將軍巴海的關照,設館援徒,傳播文化,同時不廢吟詠,寫了大量反映寧古塔生活和抗俄鬥爭詩篇。康熙二十年(1681),吳兆騫終於獲釋回鄉,共詩作後來整理成《秋笳集》一書。吳兆騫,《秋夜師次松花江》,落日千旗,大里乃平,回濤百仗槕歌輕。江深不動電鼉窟,塞回先驅驃騎營。火照鐵衣分萬幕。霜寒金柝遍孤城。斷流明發諸軍渡,龍水滔滔看洗兵。

東北黑龍江省海林市雪原廣場,分享下清代東北流人文化
東北黑龍江省海林市雪原廣場,分享下清代東北流人文化

張縉彥,(1599一1672),字坦公。詩人,方誌家。河南新鄉人。入清後宮至工部右待郎。順治十七年(1660),以 煽惑人心等罪名,流戌寧古塔,康熙十一年(1672),病逝於寧古塔新城。康熙四年與吳兆騫等人結成 七子之會 是黑龍江第一個詩社。其創作的黑龍江第一部山水志《寧古塔山水記》,和學術性著作《域外集》,對研究東北歷史和經濟文化均有很高史料價值。張縉彥《石經山》,曲磴留煙霧,鐘聲此梵宮寒山經眼盡,客杖到天穹。崩石還成洞,偃松欲起風。追隨聊復晚,不盡是空濠。

東北黑龍江省海林市雪原廣場,分享下清代東北流人文化
東北黑龍江省海林市雪原廣場,分享下清代東北流人文化

方拱乾,(1596一1667),字坦庵,詩人,方誌家。安徽桐城人。明亡入清,官至太常寺卿。因受 南闈科場 等案的牽連,順治十六年,(1659),全家流戍寧古塔。其《何陋居集》是黑龍江現有最早的人個詩集,其《絕域紀略》,一書,是研究東北歷史珍貴文獻。順治十八年,方氏父子獲赦。詩友在寧古臺(今長汀鎮舊街龍頭山)雅集,為之餞行。方拱乾將友人捉獲的一隻野雞放飛於寧古塔西側,比處遂得名,放雉崖方拱乾《貢彝曲》,迢迢白浪,絕黃沙,新搭茅蓬認作家。逐容己悲身萬里,來人猶說是中華。 謝謝大家分享關注。東北女人拍攝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