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解读|“向上生长向下扎根 ” 2020中南建设转型高质量发展

年报解读|“向上生长向下扎根 ” 2020中南建设转型高质量发展

经历四年间销售规模大涨、明星经理人离职……种种迹象表明,2020年,中南建设将由快周转追求规模,转向聚焦主业高质量增长,以求实现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双双稳步攀升。

4月28日,中南建设发布2019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8.3亿元,同比增长79.08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63亿元,同比增长 89.83 %。

2017年8月,业内知名明星经理人陈凯加盟中南建设,其此前的高光时刻是用3年时间,带领阳光城实现从23亿元到230亿元的飞跃。陈凯任内,中南建设凭借着快速周转战略,实现了规模的飙涨,销售额一度由2016年的50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960.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南建设归母净利润规模取得翻番式增长,从2017年末的6.9亿元,到2019年末的4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6.1%。

业绩、归母净利润增长的背后,中南建设并非高枕无忧,增收速度远高于增利速度,仍是其无法回避的尴尬。

2月28日,中南建设董秘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对投资者表示,公司房地产业务平台(指“中南置地”)原董事长离职后,将由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房地产业务平台总裁陈昱含履行有关职责。

年初,陈昱含就曾在华西证券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南置地存在盈利能力和产品能力两大短板。盈利能力方面,因历史负担侵蚀、地价和成本偏高、产品做错或溢价能力不足导致了毛利显著低,同时规模优势不足导致了费用显著高。

公开资料,陈昱含为中南集团实际控制人陈锦石的女儿,早年在澳洲留学,2008年回国加入中南集团,从总经理助理做起,并从2009年起出任上市公司中南建设的董事。此后,陈昱含曾任中南置地董事长,后因陈凯加盟而退居总裁一职。

此次人事变动后,中南建设降速提质之势已然显现。

据其年报显示,2020年,中南建设将努力房地产业务合同销售金额增长15%,即2250亿元销售额,并确保预售资源竣工和收入确认,增加资产实力,优化资产负债表,提升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资金渠道多元 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年报显示,公司2019年总负债率90.77%,比2018年末下降0.92个百分点;净资产负债率165.95%,同比下降25.56个百分点;剔除预收账款之后的负债率,2019年末仅为48.31%,在行业中处于绝对低位。公司有息负债总额699.2亿元,在房地产行业同销售规模的公司里也处于相对低位。

报告期内,中南建设在偿债能力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随着项目结算规模提升,2019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入1109.7亿元,是一年内到期的各类有息负债的4.6倍;公司持有的现金254.1亿元,同比增长24.5%。上述数据均体现出中南有息负债规模小、偿债能力强、实际经营风险低的特点。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2019年,得益于公司业绩增长和净资产规模增厚,中南建设实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58%,比2018年提高了8.29个百分点,权益净利润率比同期增加0.33个百分点至5.80%,公司管理改革红利开始不断释放。

前瞻土储布局 聚焦深耕核心城市

年报显示,公司2019年公司新增项目78个,新增土储建筑面积合计约989万平方米,新进入济南、厦门等6个城市,未来可竣工的总土储建面为4226万平方米。城市布局同样均衡,2019年中南建设一、二线城市销售金额占比45%,三、四线城市销售金额占比55%。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等重点都市圈、城市集聚带将吸引更多新的产业和城市人口,有准备的企业将抓住更多机遇。当前环境下,房企单纯土地储备和融资能力的优势进一步降低,产品能力、运营能力、财务稳健程度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健康的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截至2019年末,中南建设累计全国布局项目372个,进入内地107个城市,全面覆盖长三角区域、山东、珠三角区域,以及福建、湖南、河南、京津冀区域,在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南宁、沈阳、武汉、西安等中心城市亦有布局。


记者:崔陆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