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是漲是跌?

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是指,當市場糧價低於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時,國家委託符合一定資質條件的糧食企業,按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收購農民的糧食。最低收購價的設立,本質上是為了保護的農民種糧的利益。

每年國家都會根據情況對最低收購價進行調整,而糧食最低收購價的變化,也關係到農民朋友種糧的積極性。2020年,糧食最低收購價如何調整?

2020年,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是漲是跌?

小麥:保持不變

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於去年10月就已公佈:經國務院批准,2020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2元,保持2019年水平不變。

2020年,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是漲是跌?

回顧歷年情況,從2006年開始,我國小麥最低收購價持續上漲,2014年到2017年,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保持在每50公斤118元的歷史最高點。

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出現了我國小麥託市政策實施以來的首次價格下調,三等小麥降至每50公斤115元。

2019年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每50公斤112元,是繼2018年之後的再一次下調。

但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沒有繼續下調,與2019年保持不變。

2020年,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是漲是跌?

水稻:有所提高

2020年水稻最低收購價於今年2月底公佈:經國務院批准,2020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

與2019年相比,其中,早秈稻(三等)和中晚秈稻每50公斤提高了1元,粳稻與2019年持平。

2020年,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是漲是跌?

回顧歷年情況,從2016年開始,稻穀最低收購價連續三年不同程度地下降,2018年下調幅度最大,2019年保持穩定,今年則穩中有升。

2020年,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是漲是跌?

2020年穩糧的信號

這麼多年來,政府對春耕生產從來沒有今年這麼高度重視,中央開了很多次政治局常委會、政治局會議,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是抓疫病防控,一是抓生產恢復,而在生產恢復裡邊,春耕生產在幾次重要會議都反覆強調。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其實也講到了糧食問題,“三穩”,穩政策、穩面積、穩總量,其中政策不變,就是對小麥和水稻的最低收購價政策,甚至對於水稻,還略微有一些增加。

據同濟大學特聘教授程國強解讀,水稻每一斤加一分錢是給了一個信號,本質上對政策的機制沒有影響,也就是說還是要繼續保護和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來源:國家發改委、鄉村振興資訊

收購價格集體上漲!小麥“脫韁”了?

由於今年的特殊性,麵粉、酵母已成為市場銷售“爆品”。京東數據顯示2月以來麵粉的銷售額是去年的4倍,2月上旬酵母銷售額達到了去年同期的10倍。麵粉消費大增催生了原糧小麥的上漲。

隨著華北小麥的青黃不接,各個麵粉企業小麥收購價格集體上漲。

最高1.26元每斤

從4月1日開始小麥搶購潮已是顯而易見,4月5日山東、河北多家面企開啟上漲模式。截至4月9日,小麥主產區各個大型麵粉企業小麥收購價格集體上漲,最高報價已經到達1.26元每斤。

山東魯慶麵粉2019產小麥收購價格調整為1.26元每斤,上調1分。儲備庫陳小麥收購價格1.24元每斤,收購標準不變。

山東青援食品有限公司自4月9日起小麥收購價格調整為1.215元每斤,上調1分。

山東發達麵粉集團夏津一廠區即時起普麥基準價格調整為1.24元每斤,漲5釐。

山東發達聊城公司小麥收購價格調整為1.24元每斤。

山東禹城五得利白普麥收購價格調整為1.235元每斤。

山東東明五得利小麥收購價格上調一分,為1.225元每斤。

山東發達麵粉集團武城公司小麥收購價格調整為1.235元每斤。

山東半球面粉小麥收購價格1.23元每斤。

山東洪豐麵粉小麥收購價格1.22元每斤。

山東鴻泰麵粉小麥收購價格4月9日上調1分,為1.24元每斤。

河北趙縣五得利小麥收購價格漲5釐,為1.235元每斤。

河北柏鄉五得利小麥收購價格調整為1.23元每斤,漲7釐。

河北雄縣五得利小麥收購價格調整為白普麥1.23元每斤,紅普麥1.20元每斤。

河北深州五得利自今日起白麥調整為1.24元每斤,紅麥1.205元每斤。

河北金沙河面粉集團沙河與南和公司小麥統一上調5釐,為1.235元每斤。

江蘇華升麵粉有限公司小麥收購價格1.215元每斤。

河南新鄉五得利陳師欒02-1收購價格1.39元每斤,上調2分。陳新麥26收購價格1.38元每斤,上調3分。

山東禹城五得利師欒02-1收購價1.4元每斤,新麥26收購價1.375元每斤。

託市小麥成交率破紀錄

當市場小麥價格漲到一定的高度,糧庫小麥拍賣成交率自然增高,這是近幾年來儲備庫糧食拍賣一直遵循的道理。

隨著市場上流通糧源逐漸見底,很多面企都以臨儲拍賣糧為主。

4月9日,託市小麥成交率突破近幾個月來的紀錄,成交率為13.8%,和上週的成交率比翻了一番還要多。其中2018年產白小麥幾乎全部成交,2017年產白小麥成交率51.52%。按省份來說山東成交率最高為39.25%,其次是河北為30%。

還會大漲嗎?

小麥很難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它是口糧,國家不會允許他們脫韁。

臨儲小麥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而我國臨儲小麥庫存充足,市場粗略統計在八千萬噸左右,目前每週投放量在三百多萬噸左右,成交還不到一成。各級地方輪換糧也到了輪出的關鍵時期,所以小麥糧源很寬鬆,國家子彈有的是。

其次更重要一點,今年全國冬小麥播種面積3.31億畝,目前苗情長勢良好,成為穩定行情的堅定基石。按照慣例,湖北新小麥最早上市在5月15日,目前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所以小麥漲不了太猛。

當前小麥政策性庫存處於歷史高位,主產區普遍高裝滿儲,夏糧收購面臨一定的倉容壓力,騰倉並庫更是當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價格上漲任性,不排除加大投放量調控。

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中時通糧油視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