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食三天而亡,历史上杨业的真实死因比评书更悲惨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来,至今遗祠雁门关。——苏颂

七子出征,六子回

【1】

《杨家将评书》的故事:

金沙滩之战前夕,杨令公带领七个儿子配合主将潘美一同出征。身系丈夫与儿子安危的佘老太君到江湖奇人鬼谷先生处算了一卦:

“当知天命难为,七子去六子回”

意味着无论如何七个儿子里面至少都要牺牲一个,此时的佘太君已是悲痛万分,对于任何一个母亲来讲,失去一块心头肉,都是致命的打击。

但是如若能够出征大捷,驱逐辽国解大宋之危,对于心系天下的杨家来说,即使有丧子之痛,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战事如期进行,金沙滩之战杨令公做好部署将部队兵分三路:

大朗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安帅军主左路,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帅军主右路,中路则由杨令公自己和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率领。


绝食三天而亡,历史上杨业的真实死因比评书更悲惨


战争异常的激烈,辽方奸细早已探听到杨家将的军事战略部署和人数,辽方不断增兵,奈何杨家将只有区区几千人马而辽方迅速增加到数以十万记。杨家将众将士以一敌十,奋勇厮杀,但还是因为双方实力悬殊,三路大军最终都被辽方冲散,失去联络。

战争之中杨令公中了埋伏被围困于斜谷口,七子杨延嗣冲出重围找主帅潘仁美搬救兵,但是潘仁美因为和杨家有宿怨,公报私仇,迟迟不肯发兵。杨令公又杀敌无数,退守到两狼山,此时辽军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围攻,杨家将部将已经全部阵亡。救兵迟迟不到,杨令公不堪屈辱受俘,最后撞死在李陵墓前。


绝食三天而亡,历史上杨业的真实死因比评书更悲惨


跟随着杨令公出征的七个儿子只有第六子杨延昭突围出去,其他六个儿子全部战死。

此之谓:七子去,六子回。

坐镇天波杨府的佘老太君至此才知道鬼谷先生算卦的玄机,原来是只有第六个儿子回家,国仇家恨于一身,老太君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

杨家将父子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忠孝仁义”。


比评书更悲壮的历史

【2】

公元986年,宋太宗出师北伐,以图收复北方故土幽云十六州。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将。

部队起初士气高涨,连连大捷,收复了云应寰塑四周,但是后期辽军增兵,由于部将曹彬吃了败仗,对军队不利,各路军马于是撤回代州,北伐军处于防守之势。


绝食三天而亡,历史上杨业的真实死因比评书更悲惨


辽军势大,北伐无望,宋廷立马变更战略方向,将收复的四州老百姓转移到内地安置。此时的北伐军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老百姓撤退。

长期在北方征战,经验丰富的老将杨业为主帅潘美献上了一个万全之策。按照杨业的策略,不但四州百姓可以安全转移,并且对部队来说也万无一失。

随军蔚州刺史王侁不懂军事,又好大喜功,觉得己方兵强将广,正是立功的好时机,不应该撤退,而是向北继续进兵。

王侁的建议遭到杨业的强烈反对,长年与辽军作战,他深深知道这样进兵一定会失败,给自己的国家带来重大损失。

王侁等人讥讽杨业空有“无敌”之号,贪生怕死。主帅潘美在此事之上也犹豫不决,最终还是听从王侁等人建议继续北进。

杨业此时作为副将只能服从,战略已定,他只需要延续战略方向实施战术。

杨业的心中只有报国,他觉得作为一个降将,宋廷不但没有杀他或者区别对待,反而给他兵权,坐镇北方,这是对他无上的信任。这次进兵一定是个败局,但为了回报国家,他只能奋勇杀敌,虽死命无以为报。


绝食三天而亡,历史上杨业的真实死因比评书更悲惨


延续着北进的战略,杨业制定出出战的战术。在战术中由杨业主攻辽兵,但必须由潘美和王侁率领部队配合方能取胜。一切部署就绪。

战争打响,杨业按照战术部署有条不紊的推进,一切似乎很顺利,但是由于潘美和王侁错判了形势,争着抢功劳,脱离事先的军事部署而急速向前方进军抢功,战术被自己方打破,三方部队没能建立起有效的配合,将杨业军队逼于被动状况,最后战败,潘美与王侁此时了解情况后,方寸大乱,迅速逃串。

此时杨业的军队已经是一支孤军,他率领部队勇敢厮杀,自己也杀敌数百,负伤几十处,部队从中午战到晚上,跟随自己的二儿子杨延玉战死,部将士兵也全部牺牲,杨业最终被辽军擒住。

被擒之后,杨业觉得已经没有脸面面对朝廷,于是绝食三天而死。


绝食三天而亡,历史上杨业的真实死因比评书更悲惨


舍生取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大义。

【3】

评书中用杨家“七子出征,六子回”的故事来营造杨家将的悲壮,渲染杨业父子的忠孝仁义。

七子死六子是惨剧,也是杨家报国作出的巨大牺牲。

但是历史上杨业显得比小说更为悲壮,更为大气磅礴。

对于北进战略明知是不可为,按照自己的经验,军事智慧,知道这是一个死局,心中有万千无奈,但是为军队计,为国家计,他还是按照被动的方向制定作战战术。


绝食三天而亡,历史上杨业的真实死因比评书更悲惨


而此时的作战战术执行得当也是能够力保宋军得胜。

可偏偏遇上自私自利的队友,这是无奈,也是大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业为国家是忘我的。绝食三天,这三天中又经历了什么?或许这三天辽军也有锦衣玉帛,高官厚禄的诱惑,任何大义在糖衣炮弹面前都是非常容易攻破的,但是杨业为国家终守了大义。

杨家将永世流芳,历史其实比评书更值得敬佩。


欢迎关注【卟哩卟哩的小执念】,深入挖掘社会文化内涵,传播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