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杨门虎将》,从历史上看威名赫赫的杨家将的来龙去脉

记得年少时看《杨门虎将》时可谓是热血沸腾。杨家将于北宋年间,是保家卫国的忠臣之家。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 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战死,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

重温《杨门虎将》,从历史上看威名赫赫的杨家将的来龙去脉

杨家将第一代英雄杨继业,原名杨崇贵。郭威建立后周后,刘崇不服,割据建立北汉。这时候,杨崇贵留在北汉。刘崇收杨崇贵为养孙,改名刘继业,让他担任侍卫亲军都虞候。

刘继业在北汉时期战功卓著,被国人称为“杨无敌”,以功升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攻打太原,北汉末主刘继元投降宋军。不过这时候刘继业并不屈服,还一直坚持抵抗,直到太宗让刘继元对他劝降,他跪下来,对着刘崇陵寝咚咚咚磕过几个响头后,才大哭着解甲归降。他的忠勇形象,怕就是这时候为宋人所识吧。他归降的时候,已是太宗时期。太宗对他还是很重视的,让他改名杨业,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担负起了山西防御辽国的重任。

重温《杨门虎将》,从历史上看威名赫赫的杨家将的来龙去脉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契丹十万大军从雁门关杀入宋境,杨业从小路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与潘美的部队前后夹击,大获全胜,杀死辽国驸马爷萧咄李,生擒辽国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此一战后,辽军一见“杨”字大旗便心惊胆颤,望风而逃,“杨无敌”的威名再次响起。朝廷因此提升他为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在杨业驻守雁门关八年的时间里,辽军始终不敢侵入一步。

杨业的功业受到守边主将的嫉妒,多次上书宋太宗,诽谤于他。这个诽谤者是谁?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如果咱们猜得不错的话,很可能就是潘美。潘美最后在杨家将传奇中成为奸臣潘仁美的原型,也并不算冤枉他。太宗并没有相信,把这些诽谤书都装在一个信封里,一齐交给了杨业。

太宗这一招,表面看起来是对杨业的信任,其实不然,他同时还向杨业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你的把柄都在我手里呢,你好自为之吧!太宗不只是对杨业这么做,对很多将领他都这么做过。这大约也是他猜防边将的一种手段吧。

重温《杨门虎将》,从历史上看威名赫赫的杨家将的来龙去脉

雍熙三年(公元 986年),太宗决定全面北伐。派出东、中、西三路大军全线推进。杨业作为潘美的副手率领西路军进攻辽国寰、朔、云、应四州。出师仅两个月,西路军便战果累累,四州手到擒来。但由于东路军曹彬部溃败,中路军田重进部逃跑,西路军便成了孤军。辽军在解决了宋军东、中路军后,集中十余万兵力大举反击宋西路军。宋太宗命各路人马班师。但是给西路军下了一道命令,要求他们把刚收复的四州民众迁往内地。这是一项艰巨任务,敌军大兵压境,已攻破寰州,民众行动缓慢,迟迟不愿动身。

杨业提建议道:“辽军势盛,我们不可与正面交锋,可先派人密告云、朔等州守将,等我军离代州北上时,令云州民众先出,我军到达应州时,契丹必定会派兵前来迎战。这时候,再令朔州民众出城,同时派骑兵接迎,另派千名弓箭手守住谷口,这样老百姓就可安全内迁了。”杨业提这条建议,是基于他对边关地形的熟悉、对辽军的了解以及当下的主要任务来说的,算得上万全之策。

重温《杨门虎将》,从历史上看威名赫赫的杨家将的来龙去脉

但是监军王侁好大喜功,不同意杨业计策,还命令他去攻打寰州,出言讽刺他说:“你不是号称‘杨无敌’吗?手里又有几万精兵,却畏敌不战,难道你有其它图谋?”潘美在一边不开腔,算是默许。杨业无奈,只得带兵前去。临行前流着泪对潘美说:“此去必然失利,我本北汉降将,蒙皇上大恩,我愿以死报国。但是我不愿我的兄弟们都这么糊里糊涂去死,务必请你们在陈家谷两翼布置强弓硬弩接应,否则,我会全军覆没的。”

杨业带兵前去后,王侁见杨业并没有遇到阻击,以为前途容易。为了抢功,便擅自撤离埋伏,率军前去。没想到这是辽军的诱敌之计,结果没走多远就被打得大败,慌忙带兵逃跑。潘美见王侁战败逃回,也撤离埋伏逃掉。等杨业一路浴血奋战退到陈家谷,见空无一人时,不禁抚胸痛哭。身受十多处重伤,最后坠马被俘,不屈绝食三日而死。

重温《杨门虎将》,从历史上看威名赫赫的杨家将的来龙去脉

杨家将第二代英雄的核心人物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个儿子,叫杨六郎。《宋史》记载的杨业也有七个儿子,不过杨延昭至少比其中的五个兄弟大,不是长子就是次子,断不会是第六子,但杨延昭确实被时人称为“杨六郎”。究其原因,有一种说法是他在整个家族同辈中排行第六;还有一种说法是契丹人迷信,认为天上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是他们的灾星,因此称呼杨延昭为“杨六郎”。

后一说法显示了杨延昭像他父亲一样在辽军中的威名。不过事实上,杨延昭并没有取得像他父亲那样的功业,而且他在当时也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杨业牺牲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勉强算是个中级军官。他虽然也打了几个胜仗,但由于职位低,指挥的人马少,因此胜利的范围并不大。

重温《杨门虎将》,从历史上看威名赫赫的杨家将的来龙去脉

比较有名的是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大举进犯。杨延昭驻守的城市是遂城。遂城十分狭小,且很不坚固,又缺乏守城器械。辽军猛攻几天后,守城军民十分恐惧,欲弃城逃跑。杨延昭给大家鼓气,把全城丁壮集中起来,死命防御,但摇摇欲坠的遂城并不能减轻大家的恐惧感。此时天寒地冻,杨延昭想了个主意,他让大家从城中运来大量的水,趁夜黑浇在城墙上。

第二天早上,遂城便成为一个冰城,辽军在这样的城墙上根本爬不上来。试了几次后,不得不怏怏离去。这时,杨延昭趁机率兵追击,斩获无数。此后辽军又攻打过几次遂城,都没占到半分便宜,因此,遂城在当时也被称为“铁遂城”。

但是宋军败势已不可逆转,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杨延昭在任上郁郁离世。

重温《杨门虎将》,从历史上看威名赫赫的杨家将的来龙去脉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并不是杨家将传奇中所说的杨延昭之孙。杨文广曾参与另一员北宋名将狄青南征广西的战斗,以及后来和西夏的战争,也打过一些胜仗,被提拔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等等。不过总体来说,他的功劳和他的父祖没法比。

熙宁七年(1074年),辽朝遣使与宋争代州地界,杨文广献上了攻取幽燕的计划,但是还等不到朝廷回应,他就在任上去世了。

杨文广去世后,历史上就没有杨家将的记载了。实际上,在北宋那样一个重文抑武的年代,名将是肯定培养不起来的,何况是一个降将的后代。所以,北宋灭亡之际,哪里还有什么杨家将啊!

因此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政策方你才能够做好什么样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