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股資的難點在於判斷“對”與“錯”

股市股資的難點在於判斷“對”與“錯”

股市股資的難點在於判斷“對”與“錯”


在股市裡大家好像判斷做對了,投對了的標準就是你賺錢了嗎?賺錢了就是做對了,虧錢了就是做錯了,這一點看上去完全符合邏輯。但事實是這樣的嗎?

為什麼有些人一段時間對,一段時間錯,但長期來看還是虧錢的,還是錯的,而有些人大部分時間錯,但長期來看是賺錢的,這部分人大部分是價值投資者,大部分是集中投資者,如董寶珍或芒格這類的,他們在很長時間不賺錢,但如果你從他入市開始算起的話,複合收益又高的驚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以上所說就證明了股市裡判斷對錯的標準是什麼,是你以一段時間為標準來算投資收益還是以你加入股市到退出股市之前的總收益?我認為這就是相對和絕對的區別,一般基金經理喜歡算相對,他們不算絕對的原因就是他們連自己都不知道下一年這個基金經理的位置還是不是他的,他又怎麼能會做出絕對的投資回報。所以按現在的基金制度來說,基金經理不可能做好價值投資。當然總有少數一兩個能堅持和例外的做到。具體是誰大家自己去找吧。我說了你也不信,你可能還說我是託。(呵呵)、

所以對於我們個人投資者,只能追求絕對回報,相對回報對我們是沒有意義的,那追求絕對回報就是是強調你在你的整個一生的股市投資總的收益回報。而不是今年賺,早年賠。今年算一個收益,明年就去算一個收益。毫無意義。看到每到年終,有些投資大神就算自己今年賺了多少多少,好像過了今年他就要退出股市不再炒股了,其實每年的計算收益只是一個大概的統計參數,一年的收益過高或過低對自己做投資的重要性不大,因為均值迴歸和強同絕對收益的價值投資者追求的一生當中的絕對回報,這就很好的說明了巴菲特為什麼說價值投資者不需要用槓桿,因為用槓桿的主要原因就是求快,求多,但幾年的快在你一生中幾十年的投資中,能快到哪裡去?而且用槓桿很可能就暴倉中斷了你一生的剩餘投資機會。

綜上所述。我們價值投資者不應該強調短期暴利機會,不應該使用短期槓桿,也不因短期的贏利或虧損來做為自己投資正確還是錯誤與否的標準,短期的虧損不叫虧損。而叫隨機波動。長期的贏利(一般以3年)才是我們真正要重視和珍惜的複利機會。特別是有些投資者天天看盤。好像今天你賺錢了。你明天就不再炒股了,那你關心每一天的股市有什麼意義?一天,一年,幾年的股市漲跌能讓你暴富???能讓你形成複利,能讓你成就巴菲特一樣的奇蹟?

2020.4.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