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三朝老畫師”李嵩(二)

李嵩生平簡介

李嵩確切的生卒年月還有待專家考證,但可以嘗試從記載中推測:從光宗即位的紹熙元年(即公元1190年),到理宗退位的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前後共經歷了七十四年,這一期間李嵩活躍於宮廷畫院,因此,可以猜想李嵩正式成為宮廷畫師為青年時期,估計於二十歲前後,由此推算李嵩應生於宋孝宗乾道(公元1165年-1173年)年間。另外,《南宋書畫錄》中記錄有:“馬永忠,錢唐人,寶祜待詔,師李嵩,嵩多令代作(畫史會要)”,設想在理宗寶佑(公元1253年-1258年)年間李嵩依然健在,但因年事已高多令馬永忠代作。如此認為李嵩生於公元1170年前後,卒於1255年前後的可能性極大,約有八十餘歲高齡,其在光寧理三朝擔任畫院待詔至少有六十餘年,故倍受時人崇敬,被尊稱為“三朝老畫師”。

宋代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三朝老畫師”李嵩(二)

山水類繪畫作品賞析

《錢塘觀潮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每年農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為浙江錢塘江的大潮汐期,觀潮成為臨安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動。此幅畫面除表現滔滔的江水。耐人尋味的是作者並沒有描繪皇家殿宇的巍峨輝煌、觀潮者人山人海的繁華熱烈,而只以簡括的筆法寫出觀潮的典雅平淡。

宋代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三朝老畫師”李嵩(二)

《夜潮圖》是李嵩從另一角度描繪的錢塘晚潮。錢塘江因為有著奇特卓絕的江潮景觀,千百年來,總吸引無數遊客到此。這樣的觀潮風氣在當時十分盛行,尤其在夜晚,江潮的氣勢,總令觀者屏息難忘。 整個畫面呈現出一幕祥和而又沒有紛擾的景緻。

宋代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三朝老畫師”李嵩(二)

《西湖圖》全圖採用鳥瞰構圖形式,畫的中央一片空白,為西湖湖面,湖上山巒起伏,南北高峰對峙。

宋代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三朝老畫師”李嵩(二)

《闌遊賞圖》

宋代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三朝老畫師”李嵩(二)

花鳥類繪畫作品賞析

《花籃圖》是李嵩花鳥畫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與此同題材的作品現今存世的就有兩幅,雖然構圖角度相同,但所描繪的花籃樣式、花卉品種各不相同,分別表現了夏、冬季節時令的繽紛景色。李嵩的這一畫法與其人物、山水的風格相比,更偏向於宮廷畫風,但卻與傳統花鳥畫構思又截然不同,而與西方的靜物寫生有幾分相似,在當時也可謂首屈一指。

而士人素愛風雅之趣,花草等對象在文人士大丈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與插花關係最深的麻該是佛教供花了(佛祖拈花)。也是佛教用託來比喻度眾生的六種方法。

宋代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三朝老畫師”李嵩(二)

宋代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三朝老畫師”李嵩(二)

而插花後的作品是一個有機的組合,小到可以用它來比喻整個家庭,也可以用它來比喻整個社會.大到可以寓意一個國家.甚至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大幹世界。

李嵩繪畫的影響

李嵩有別於當時其他宮廷畫家的藝術理念及審美趣味。雖然農村生活是宋代畫家熱衷的題材,但是當時很多畫家追求的始終是閒情雅意的情懷或為了謳歌朝廷對農業的關切。而李嵩對農村生活是有著自己切身的感受和獨到看法的,那是一種對勞苦大眾哀其所哀,樂其所樂的深切情感。在他畫面中的農村生活場景還原了鄉野生活本來的鄉土氣息的味道,是脫卻雅逸的現實主義的寫實。李嵩繪畫是風俗畫藝術發展的一個高峰,影響深遠。他拓展了繪畫題材,使繪畫和人們的現實生活更加貼近,注重反映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適應了世俗百姓的趣味,讓美術平民化。使我們通過他的繪畫表現,就能夠間接地瞭解到當時社會發展的程度及人門的生活狀況,為後人研究我國古代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