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猛將”,公認的僅這三位,其餘的都不足掛齒

自從人類文明誕生開始起,戰爭作為一種爭奪利益的極端手段也隨之產生了,戰爭的勝利,不單單要看自身實力,和作戰的將領指揮也有著很大的關係,正所謂“千金易得,良將難求”。對於交戰的勢力來說,有著優秀的良好武將,就取得了贏得勝利的先機。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猛將”,公認的僅這三位,其餘的都不足掛齒

而在將領裡面,也誕生出了猛將的概念,《韓非子》提到:“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何為猛將?他不完全等同於良將,需要做到勇敢好鬥,具有無畏一往無前的氣勢,但是也不能和一個愣頭青一樣,要粗中有細,因此中國歷史上公認的猛將,公認的只有這三位,其餘的都不足掛齒。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猛將”,公認的僅這三位,其餘的都不足掛齒

首先是漢朝時期的霍去病,他是西漢中期著名的將領軍事家,同時還是皇后衛子夫和衛青的外甥。在年少的時候,因為舅舅等人的關係,少年時代“善騎射”的霍去病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從而讓他做了自己的近臣。《史記》記載,漢武帝竟然還想親自教授霍去病《孫子兵法》,卻被霍去病以年代太過久遠推辭。(天子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猛將”,公認的僅這三位,其餘的都不足掛齒

事實證明,霍去病確實對得起這一份傲氣,漢武帝大軍進攻匈奴,17歲的他也被奉命為票姚校尉,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直接攻取匈奴心臟,兩次功冠全軍,因此被封為“冠軍侯”,霍去病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招降匈奴10萬人嗎,直取祁連山,讓漢政權第一次佔領河西走廊,擅長突擊的他也被一些學者稱之為“漢朝的古德里安”。如果不是霍去病23歲去世,他可能或有更大的成就。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猛將”,公認的僅這三位,其餘的都不足掛齒

第二位猛將,便是秦末軍事家項羽,雖然秦朝滅亡後,是劉邦坐上了皇帝的位置,但是沒有人可以反駁,幾乎是項羽推翻了整個秦帝國,雖然秦始皇病逝,朝廷橫徵暴斂,但是這個強大的帝國餘威猶在。史書提到項羽“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他在年少的時候,便是一個優秀的將才。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猛將”,公認的僅這三位,其餘的都不足掛齒

楚霸王最出名的一戰,莫過於擊潰秦軍的鉅鹿之戰,公元前208年,秦軍上將軍章邯在殺死項梁後,便整合守長城的20萬秦軍一起攻打趙國,趙王向各個諸侯國求救,然而秦軍十分強大,陳餘曾派陳澤率五千人先去試試秦軍的力量,結果是到了那裡就全軍覆沒了,自此,諸侯聯軍沒有人敢前去迎戰。但是項羽站了出來,他殺死主帥宋義,率領楚軍渡過黃河,破釜沉舟,從而殺死了20萬秦軍,同時迫使另外20萬投降,秦軍主力潰散,秦朝也徹底沒有了希望。在彭城之戰,項羽同樣以3萬鐵騎擊破劉邦56萬人,項羽的一生總在打這種以少勝多的奇蹟戰役。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猛將”,公認的僅這三位,其餘的都不足掛齒

而第三位猛將是李存孝,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李存孝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唐末第一猛將。李存孝是突厥沙陀部落的人,在年幼的時候被晉王李克用收為了養子,加入了他的麾下,長大之後,李存孝開始代替義父征戰沙場,奮勇殺敵。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猛將”,公認的僅這三位,其餘的都不足掛齒

李克用帶領後唐軍,南下攻打朱溫,征討黃巢,所到之處,順風披靡,因此《舊唐書》也提及:“及壯,便騎射,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事實上,習武之人當中流傳一句話:“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項指的項王,而李指的正是李存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