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掉兩顆門牙,心懷不滿,出言威脅皇帝,結果皇帝慫了。

做什麼事情都講究個名正言順,小民如此,皇帝就更加在意了。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本事後周大將,因為“黃袍加身”奪了柴氏的江山。

因得位不正,他對於名聲看的很重,終其一生都在皇帝的位置兢兢業業,對於對於言官給予了最大程度的容忍,“刑不上大夫”就是宋朝的標誌。

被打掉兩顆門牙,心懷不滿,出言威脅皇帝,結果皇帝慫了。

宋太祖本是一丘八,帶兵打仗是他的強項,但是作為一個皇帝,內政同樣是他的必修課。由於沒什麼學文,對於讀書人的仰仗就越發的重視。打仗靠武人,治國靠文人。作為武人的自己沒什麼可說的,但是要想要文人幫自己治國,就必須想想辦法了。

要問古代文人最看重什麼?答案是名!青史留名是他們的追求。針對這一點,有宋一朝是古代最優待文人的朝代,趙匡胤三條遺訓中第二條就是“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被打掉兩顆門牙,心懷不滿,出言威脅皇帝,結果皇帝慫了。

就因為有了這麼個寬鬆的環境,宋朝官員與皇帝的相處之道也變了,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君臣關係,更像是今天我們社會的上下級關係。皇帝是老闆,大臣是員工,員工頂撞一下老闆也就不那麼不能接受了。

話說宋太祖靠“陳橋兵變”奪了柴氏江山,為了不被後世人罵他是個暴君,越發的兢兢業業,繁雜的政事他從沒有耽擱過。但是再英明的君王也還是個人,出身武將的他沒有辦法再出徵沙場,他唯一的樂趣就是在後花園打打鳥 ,你沒聽錯,就是用彈弓打鳥!

被打掉兩顆門牙,心懷不滿,出言威脅皇帝,結果皇帝慫了。

話說這一天處理完政務的皇帝興致又起,拿上了他的彈弓,在太監們的陪同下去了後花園,今天的戰績不錯,戰利品是一隻又一隻,樂的皇帝哈哈大笑。但是有一個人不樂意了,他就是御史言官,言官的職責主要負責監督與上諫,作為一個皇帝,上天之子,神聖的代言人,像孩童一樣用彈弓打鳥 ,太不像話了!尤其是你的歲數還這麼大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正好這天張靄當值,他就故意在宋太祖打鳥的時候求見,說有要事和皇帝商議,趙匡胤雖然十分掃興,但還是接見了他,等到張靄說明來意,勸諫太祖不要玩物喪志時,趙匡胤火了!惱羞成怒的皇帝一拳就把瘦弱的文官撩倒,這還不解氣,抄起旁邊的斧子,一斧柄就打掉了張靄兩顆門牙,要不是旁邊太監攔著,當天就要出人命。

被打掉兩顆門牙,心懷不滿,出言威脅皇帝,結果皇帝慫了。

滿臉是血的張靄把兩顆門牙撿了起來,揣進了懷裡,趙匡胤更加憤怒了,說“你這是幹什麼,難道還要收集證據去告我嗎?”張靄也是急了,說到“我自然不能去告您,但是這事兒自有史官來記載。”

對於皇帝來說,榮華富貴垂手可得,在意的就是身後名聲問題了,看著滿臉是血的言官,趙匡胤慫了,咬著牙認了錯,還付了醫藥費。

都說宋代的文人有鐵骨,這都是因為宋太祖開了一個好頭,他知錯能改,善待文人,也為之後的君主開了個好頭。

求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