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單驗方的傳承發展與保護

中醫學源遠流長,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與歷代中醫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今天的輝煌燦爛,也湧現出了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一大批燦若星河般的偉大中醫藥家。

中醫是經驗醫學,根於民間,發展壯大於民間,其創造力也在於民間。民間存在為數很多的身懷絕技、享譽一方的名醫。民間中醫、中醫流派民間單方、驗方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群眾在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親身體驗、摸索、總結而得的袪除病痛,和促進健康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民間單驗方的傳承發展與保護

民間驗方作為中醫藥傳統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簡、便、廉、驗等特徵,在針對一些地方病、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疑、難、雜症等方面具有獨特療效。而歷來得益於民間驗方的經典案例也比比皆是: 如果不是政府挖掘民間醫藥,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季德勝也不會締造 "蛇藥"的神話; 如果沒有河南的老中醫治療女性黃褐斑的土方子,就沒有朱保國和他的"太太"傳奇;如果沒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所記載的單驗方,也不會有青蒿素的問世。


但一些不適合中醫發展的法律法規使他們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也使得民間中醫診療面臨傳承危機,特別是一些祖傳經驗幾乎失傳。

中醫藥傳統知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傳承性特徵,知識創造主體多層次,內容複雜,保護難度較大。中醫作為一種醫療手段,正在空前的萎縮,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刻。現在的醫療體制是重學歷、重職稱而不重實力,這種體制扼殺了與西醫截然不同的中醫。特別是實行《執業醫師法》後,很多有專長的民間中醫因無權或無法參加考試而成為"無證行醫"或"非法行醫"者。於是,有的被迫放棄行醫,有的無奈流落海外,有的任由中醫技法年久失傳。由於沒有政策的支持,一些有"絕招"或秘方的老中醫的後人也不願繼承祖業。大量寶貴的中醫知識將隨著這些年事已高、無人重視的民間中醫的相繼過世而一去不復返。


由於自身的複雜性以及我國現行相關保護制度的不完善,民間驗方一方面在國內面臨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被認可,難以獲得合法身份,傳承發展遭遇瓶頸的問題; 另一方面,民間也存在著某些品種提亂、用法不規範、宜忌不明確的驗方。許多醫術低下的江湖郎中讓病患深受其害,因此導致很多人不敢認同民間驗方的作用,再加上中醫藥傳統知識資源被國外無償佔有和使用加劇。因此,中醫藥文化精華正瀕臨散失和失傳的危險。

民間單驗方的傳承發展與保護

中醫藥單方驗方瀕臨散失,搶救民間中醫藥遺產,保護中醫藥文化時不我待!要加速民間中醫藥承師力度,保證民間中醫藥人員後繼有人,延續民間中醫的創新發展動力與能力。

1、大力發展口傳身授的中醫師承體系傳承中醫

師帶徒是中醫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尤其是某些專科、一技之長、不同流派的醫療經驗及手法等,在書本上是很難學到的,只能由掌握者口傳心授、手把手地教。而學徒出身的人,往往能在學習上有深度、醫療上有專長。


2、進行民間技術經驗傳承的同時加強民間醫德醫風傳承

在進行民間技術經驗傳承的同時加強民間醫德醫風傳承,不能亂加貴藥高收費,脫離百姓,需用藥簡潔有效,正中疾病要害,讓老百姓用得起中醫,才能相信中醫,傳承中醫。


3、 加強中醫流派交流互通,加快流派創新,培養流派名醫,形成流派氛圍,增強中醫流派自信,促進中醫流派的保護傳承與發展


4、單位或個人自願捐獻的中醫藥單驗方及獨特療法

針對單位或個人自願捐獻的中醫藥單驗方及獨特療法,採取知識產權保護和科學嚴謹保密的原則,彙編成中醫藥的名方大全,根據臨床療效進行評估,對其中有較高學術和臨床價值的單驗方及獨特療法應組織開發和推廣。


5、完善法律法規保護

現行的《中藥品種保護條例》《中醫藥條例》《新藥保護和技術轉讓的規定》等法律法規未能保障民間驗方中的傳統醫藥知識的合理開發利用,許多管制條款沒有起到足夠的監督約束作用,存在不適應性。保護好民間驗方,發展中醫藥事業,應儘快出臺相關保護性政策,完善現行中醫藥法律法規,明確法律規範及具體實施細則。確立我國對於民間驗方使用、利用的原則立場,逐漸彌補我國在開發利用民間驗方問題方面的缺口。


華柄科技立足於大數據時代,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知識工程)、數據引擎等技術,開發了

"中國民間單驗方數據庫"共收錄19208首方劑,涉及13個疾病分科212個疾病,中藥3749味。近期,"中國民間單驗方數據庫"開發完成上線並免費向公眾開放。此數據庫可幫助用戶提高查找中國民間單驗方的效率,使分散的數以萬計的數據條目得到系統地提示,不僅是查閱學習的好幫手,更有助於多層次多維度地對單驗方進行研究,從其中挖掘寶貴的治療處方資源。

民間單驗方的傳承發展與保護

華柄數據致力於推動中醫藥發展,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持續不斷的研究與積極實踐的基礎上,我國將逐步建立民間驗方甚至中醫藥傳統知識的專門保護政策體系,屆時將更好的為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中醫藥傳承創新任重道遠,我們砥礪前行!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內容論點論據來源於多篇論文、著作、百科等,如有錯誤,請聯繫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