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情與佛的選擇,他從未猶豫

著名的情僧倉央嘉措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情與佛的選擇,在別人那裡是兩難,但在弘一法師,他從未猶豫。

他一生浪蕩不羈,前半生倜儻風流,後半生削髮為僧。

弘一法師,情與佛的選擇,他從未猶豫

他原名李叔同,是著名的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從日本留學歸來後,曾擔任過教師,編輯,後削髮為僧,法明演音,被尊為律宗第十一代祖師,人稱弘一法師。

張愛玲說:不要以為我是個高傲的人,其實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的圍牆外,我是如此謙恭。

林語堂說:李叔同是我們時代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是遺世獨立的一個人。

世人對他的評價如此之高,但是高人的成就,往往是常人的心酸鋪就。

他的所謂的慈悲,深深的傷害了兩個最愛他的女人。

他的原配妻子俞氏,與他生了三個孩子,一生在思念和等待當中度過,直到生命的最後,也沒有等到他最後一面。

弘一法師,情與佛的選擇,他從未猶豫

他的日本妻子福基,拋家棄國,跟他一起來到中國,後面他卻剃度為僧,叫人送她回去。

福基追尋到寺院,他說一句:請叫我弘一。

福基問道:愛是什麼?

他回答:愛是慈悲。

福基絕望道: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

這就是李叔同,這就是弘一法師,對世人慈悲,對自己的親人無情的傷害。

李叔同出生於富人之家,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他家世代經營鹽業和銀錢業,是天津鉅富。

他是父親68歲老來得子,極受寵愛。從小聰穎異常,像在學舌就可以和父親背誦對聯。

他成了光耀門楣的希望,少年卻陷入了一段錯愛,愛上一代名伶。最終名伶嫁入豪門為妾,他從此整天以淚洗面,鬱鬱寡歡。

為了讓他儘快擺脫心中的苦悶,他的兄長和母親為他娶了妻,也就是他的結髮妻子俞氏。

對於俞氏,他是沒有感情的,完全是媒妁之言。

弘一法師,情與佛的選擇,他從未猶豫

表面上,他們也做到了相敬如賓,雖然俞氏為他生了三個孩子,卻從未得到過他的心。

後來李叔同帶著母親和妻兒來到大上海,在十里洋場,他和富家子弟,文學青年一起揮灑文學,意氣風發。

他同樣在歡場流連忘返,和交際花們打成一片,為了維持家庭的平靜,俞氏從不干涉。

那段時間,李叔同的才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

當時學潮運動,為了支持,他主動退了學。加入新潮組織“瀘學會“。在瀘學會,他的文章屢屢被列為第一,被上海的名士達人所青睞,被視為才子,馳名上海灘。

他加入文化社團,創辦演講講習班,組織學生演新劇,成為上海灘的風雲人物。

他的夫人俞氏,默默的做了他背後的女人,以為在他身邊,給他一個家,就得到他的情和愛,然而,李叔同不屬於家庭,他嚮往的是更廣闊的世界。

1905年,他母親去世,這一下他更沒有了束縛,把妻兒留在上海,自己隻身前往日本求學。

在日本,他認識了他的第二任妻子-福基。

他們恩愛有加,琴瑟合鳴。

弘一法師,情與佛的選擇,他從未猶豫

福基遠離故土,跟隨他來到上海,他們共同度過了十一年的美好時光。俞氏則一個人獨居天津。

李叔同回國後,在蘇杭一帶任教,蘇杭一帶自古就是佛祖聖地,大大小小的寺廟有兩千餘所。

福基萬萬沒想到的是,有一天李叔同會遁入空門,斷了塵緣。

當她尋遍杭州寺院,終於在一間寺院裡找到了他。

她喚他叔同,他冷冷的說叫我弘一。

她說:愛是什麼?

他回答:愛是慈悲。

他眼含淚水:對世人慈悲,為何獨獨傷我?

李叔同沒有回答,轉身離去。

福基傷心踏實回日本的路,從此杳無音信。

弘一法師,情與佛的選擇,他從未猶豫

她為了愛情的執著,拋家棄國,追隨著愛到異國他鄉,卻落得悲涼返鄉的結局。

他的原配俞氏,至死也沒有得到他的隻言片語,更別說見最後一面。

對自己的至親,他如此薄情,何來的慈悲?

某種程度上,他始終是富家的紈絝子弟,無論怎樣的清規自律,做事總忠於本心,隨性而活,想戀愛就戀愛,想留洋就留洋,想出家就出家。

他如神一樣的存在,而神是屬於大眾世界,不屬於某個人,當你愛上神,註定悲涼的結局。

想通了這點,也就釋然。

作者:若揚,又名伊雪,一名熱愛文字,鍾情文字的中年少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