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科的精髓都在這裡——《濟陰通玄賦》下篇

《萬氏婦人科》是一部優秀的中醫婦科著作,是作者萬全集前賢婦科症治理論及家傳臨床經驗整理而得,雖歷經五百餘年,仍對後世中醫婦科的臨床運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其著作中,有一篇《濟陰通玄賦》,將女性的生理特點,疾病產生的病因病機,用賦的形式表現出來,朗朗上口,便於記誦,內容全面而且實用,是後世婦科醫家學習的經典,也可以作為廣大女性自我調理的理論依據。

中醫婦科的精髓都在這裡——《濟陰通玄賦》下篇

先祖父手抄本

《濟陰通玄賦》下篇,主要論述胎、產的臨床特點以及治療注意事項。

震風之喜有徵,妊娠之脈必確,尺數關滑而盛,陽摶陰別而雀躍,精神雖倦兮桃腮更妍,飲食粗惡兮天癸不落,無妨惡阻之害,所慎漏胎之濁熱,常要清脾不可弱,熱若盛兮而胎動不安,脾若虛兮而胎危易墮,惟以安胎為本,其餘雜症活為末斯,先哲之格言,宜後人之守約。(妊娠脈特點是尺脈數、關脈滑而盛,妊娠惡阻(妊娠嘔吐)不可怕,會導致漏胎的濁熱之邪要慎重,脾要常清、補,不可使之虛弱,如果是胞宮有熱,則見胎不安,脾氣若虛則有墮胎的危險,這個階段惟有安胎為主,其餘雜症都是次要的問題,這是先哲的格言,可讓後人去遵守。)

子懸急痛而勿疑,子癇卒倒可愕,滿胎胞而氣壅,子瘧脾虛而氣虛,子煩子淋兮胎熱所為,子腫子氣兮胎水所作,子嗽子痢兮,病轉劇而胎損,傷寒傷食兮,疾苦多而成惡,常慘常笑兮,肺氣結而非祟,暴啞不語兮,心血虛而沒藥,胎若肥而瘦進,脈怕微而診脈休錯。(此段論述孕婦可能出現的各種臨床症候,子懸是指孕期胸脅脹滿、煩悶不安,又稱“胎上逼心”,子癇是指孕期出現類似於癲癇發作的頭暈頭痛、全身強直、兩目上視等症,是一種嚴重的妊娠病,與妊娠高血壓、糖尿病有關。其餘是孕期常見的各種症候。)

中醫婦科的精髓都在這裡——《濟陰通玄賦》下篇

先祖父少抄本

懷胎之後,禁忌不可少犯,臨產之前戒慎乃為要約,預備藥物,審擇隱婆,禁譁去疑兮,恐產母之心驚動,居安守靜兮,令產母之氣和,兒身未轉兮,坐草不宜太早,胎漿既破兮,使力未可太過,或逆或橫兮,在穩婆之妙手,若遲若留兮,係催生之聖藥。(此段寫的生產時的注意事項,現在婦產科學已相當發達,已很少再延用舊法接生了。)

醫藥之關係非輕,母子之性命所託,差之毫釐,甚於水火,胎衣未破兮,取之有道,惡露未下兮,去之勿過,血迷血暈兮,生死存乎呼吸,血脹血痛兮,攻擊戒乎揮霍,但以補虛為主,莫因他病而訛,藥喜甘溫兮切忌苦寒,脈宜和緩兮最嫌洪數。(產婦身體虛弱,如果出現血迷、血暈,情況比較危急,血脹、血痛,攻伐不能太過,不能因為其他疾病而出現偏差,用藥喜歡甘溫而不宜苦寒,脈象喜歡和緩而最擔心洪數。)

中醫婦科的精髓都在這裡——《濟陰通玄賦》下篇

先祖父手抄本

惡阻各歸於臟腑,諸病似乎障魔,頭旋而見黑花兮乙木之過,啞而乍見鬼神兮丁火之病,臍下痛而或淋或秘兮,溝瀆塞於汙淤,腹中痛而或脹或腫兮,倉稟積乎陳莝,煩熱兮責其血去而陰虛,嬴怯兮知其蓐勞而氣弱,能祥察夫症候,斯可議乎方藥。(妊娠惡阻與五臟六腑有關,各種病症就像魔障一般可怕,頭暈頭旋見黑花是肝氣太過,聲音嘶啞而乍見鬼神是心火之病,臍下疼痛而且小便淋瀝或便秘,是二便通道被汙濁之物堵塞,腹痛同時出現腫脹的問題,是胃中有積滯,煩熱是因為失血過多而致陰虛,贏弱氣怯是因為蓐勞而致氣虛,能夠這些症候的病機,才可以討論方藥。)

中醫婦科的精髓都在這裡——《濟陰通玄賦》下篇

經候不調兮,烏雞可投,天癸或阻兮,蒼莎宜託;地黃補腎兼行,參術養脾莫卻;三補涼血兮,專治崩中之藥;補中暖宮兮,能固帶下之脫;安胎胡連兮,在妊娠為最宜;瘦胎達生兮,視形症而休錯。黑神去惡露而可取胎衣,十全補虛贏而能除陰火。臨病審證兮,請觀設問之辭;舉一該百兮,勿訝立言之約。吐露靈府之珠璣,掣開醫門之鎖鑰。(經候不調,可以用烏雞白鳳丸,月經週期被阻,這裡指的應是月經數月一行,用蒼莎導痰丸【蒼朮、香附、陳皮、茯苓、枳殼、南星、半夏、炙草、生薑】,地黃補腎,人參、白朮養脾,三補丸【黃連、黃黃芩、黃柏】涼血,專治崩中,補中益氣湯溫暖胞宮,能夠治帶下引起的脫症,胡連可以安胎,瘦胎可以用達生飲,黑神丸去惡露不止及胎衣不下【達生飲、黑神丸在該書中不見記錄】,十全大補湯【即八珍湯加黃芪、肉桂】,治療氣血兩虛並能除陰火。臨床要認真審查病機,舉一而反三。)

(本人根據個人的體會,作簡要註釋,不對之處,還請方家指正。因文本較長,分兩期發佈。)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查看《中醫婦科的精髓都在這裡——《濟陰通玄賦》上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