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空降了新領導,大刀闊斧一通改革就能讓公司變得更好嗎?

鄭旭 華創教育研究院院長、國家級創業導師

鄭旭曾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Edmund Phelps教授帶領下,與陳春花教授、何志毅教授聯合探索中國特色的創業教育模式。他也為眾多知名企業提供內部培訓,所授創業課程惠及千餘名企業家。

不同創業者的創業經歷也成為他的養分,尤其是那些“重大失誤”,讓鄭旭時時引以為戒。這次演講,鄭旭精心準備了一份“創業防坑指南”。準備上車的你,不要錯過。

點擊即可播放:
大家好!我是華創教育研究院的院長,《創業突圍》作者鄭旭。

2010年,為了培養面向未來的世界級企業家,在新華都商學院的支持下,我和陳春花老師、何志毅老師共同創辦了中國青年創業領袖項目,培養中國最優秀的創業者。當時我們在全國收到了200多份申請,最終優選出56位學員,其中就包括驢媽媽的創始人洪清華、齊家網的創始人鄧華金。

創業挑戰來自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最親密的人

在這些同學中有一位女企業家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她性格活潑,企業經營也非常好,已經進入了上市流程,同學們都喜歡到她的公司去學習,把她視作創業的榜樣。

有一天上課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她的風格跟往常完全不一樣,變得很沉默,不再活潑。我覺得很奇怪,通過她身邊的同學我瞭解到,她最近剛剛經歷了很大的家庭變故,在她四處奔波打拼天下的時候,她丈夫出軌了。這個事被她發現以後,兩個人走向了離婚的程序。

這件事情最令人意外的還在後面,以後陸陸續續的班上的同學都收到了匿名的關於她的各種誹謗信息,比如說生活不檢點,或者在背後說誰誰誰的後話。再往後發展,她公司裡面每個員工都收到了類似的信息。那段時間她的壓力非常大,不敢見人,也不敢走出家門。

後來她實在是不堪其擾,憤而報警,通過警方的調查,發現背後搗鬼的竟然是她剛剛離婚的丈夫。這個人為了報復她,在她的車子裡、房間裡、辦公室裡都安裝了監聽設備。後來違法者受到了法律的嚴懲,但她的企業從此一落千丈,上市的事情也化作了泡影。

通過這個事情,我深刻感受到創業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美好,一帆風順,企業家常常會遇到來自方方面面的挑戰。他們的確擁有鮮花和掌聲,身披各種光環,但實際上,在他們擁有這些榮耀的同時,他們也成為了被圍獵的對象。危機來自方方面面,企業家每一天都在面臨著風險。

我們為了更好的幫助創業者成長,我啟動了“創業陷阱”研究計劃。


小公司空降了新領導,大刀闊斧一通改革就能讓公司變得更好嗎?

這個計劃分三步走:

第一步,我們舉辦企業精英私董會,邀請創業者來到現場,把他過去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陷阱、各種挑戰、各種坑分享出來;

第二步,我們會進行一對一的訪談,對於一些不太方便在公開場合表達的事情,我們會在私下場合進行追問,目的是把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描繪出來;

第三步,我們把整理好的案例會聚成冊,呈現給讀者。

我們創業陷阱研究計劃一共持續了兩年,共舉辦了10場企業精英私董會,每次私董會我們會邀請15位企業家參與。每位企業家我們都會邀請他回答一個問題:你在企業成長過程中,你覺得對企業最具破壞性的因素是什麼?每位企業家可以選三項。我有一個要求,就是每一項回答背後一定要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來支撐他這個觀點。

小公司空降了新領導,大刀闊斧一通改革就能讓公司變得更好嗎?

我們一共訪談了150位企業家,獲得了450個案例,最後我們把所有的案例進行了彙總、分析,描繪出了《創業防坑指南》。

合夥人,應當先“合”再“夥”

第一個發現是:創業者認為對企業破壞性最大的居然是合夥人。

150位創業者裡面有139位認為合夥人對企業的破壞性最大,這個比例居然高達92.6%。

通常我們認為創業一定要有合夥人,沒有合夥人的企業一定做不大,一定走不遠。我們都知道股份可以聚人,你通過把股份散出去,能吸引到很高水平的人加盟進來,而且只需給他們付很低的薪水。

比如,阿里巴巴第二大神蔡崇信,當年能夠放棄500萬的年薪,以500元的月薪加入阿里巴巴,背後就是股份的作用。這個故事也激勵了很多創業者,一大共識就是,我要創業,首先要把股份散出去,吸引一幫人進來。

但很多時候這個“共識”讓不少創業者栽跟頭。我有一個學員,是從美國回來的博士,他回來創業,首先想到了以前的老同事、老同學,他就邀請他們參與。比如銷售的給一點股份,研發的給一點股份,供應鏈的給一點股份,到最後他的股份差不多就剩了35%,他說沒有關係,我們兄弟們一起創業,這個公司是我們大家的。

等產品真正上市以後,還真的很受市場歡迎。沒過多久一個大客戶找上門來,說:我能夠給你們公司1年2000萬的銷量,那時候他們1年銷售額才500萬,但是我有一個要求,要求這個公司我要佔大股。

對於創業者劉冰來講,他是無法接受的。他說我做企業不是為了賺錢,我是為了成就一番事業,所以他不願意。但是他沒有想到,跟他一起打拼的兄弟更看中的是短期利益,而且這個意願還非常強烈。最後他們所有人一合計,決定把創業者劉冰趕出自己創辦的公司。這個糾紛持續了一年多才落地,當然在這一年裡,很多創業機會也喪失了,市場窗口也關閉了。

還有一個例子是一個做了10年的創業公司。這個創業者辛辛苦苦幹了10年,把企業做到一年3個億,我去參觀過公司,3萬平方的辦公區,公司已經是挺大的規模。但是突然有一天創業者給我打電話說:鄭老師,我遇到大麻煩了。我問怎麼了?

他說:我跟合夥人鬧掰了。原因是什麼呢?原因是他認為公司應該穩紮穩打,因為前段時間公司擴張太快,公司現金流跟不上了。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現金流一旦斷掉,公司可能馬上死掉了。但是另一個合夥人認為公司就應該快速擴張,虧點錢沒有關係,我們可以讓投資人投錢來彌補這個現金流的虧損。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鬧掰了。

開始大家只是意見分歧,到後來變成了情緒對立,從情緒對立最後變成了相互傷害。最後這家公司的結局是關門清算,這個歷程僅僅用了18個月,一個3億銷售額的健康公司土崩瓦解。

通過這個事情,我深刻感受到合夥人應當先合再夥。當你把股份給出去的時候,實際上公司的決策權也給出去了。

如果你的團隊成員跟你不是一條心的話,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在於,當大家有分歧的時候,每個人都堅持己見,甚至會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他自己的權益。這樣的話這個公司離關門也就不遠了。

所以合夥人應當先合再夥。公司一定要有一個核心人物,一定要有一個精神領袖,所有人都認同他,即使出現了分歧大家以他的意見為準。這樣的公司才能夠長久。

投資人未必是“天使”,也可能是“鳥人”

第二個發現:投資人對於企業的殺傷力,排名第二。
這一點在調研之前,我也是沒有料到的。

我的一個學員給我講了一個他的親身經歷,那年他參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了全國優勝獎。當然這麼好的成績,很多投資公司就會找上門來,說我很看中你的項目,我想投你。面對這麼多投資人,他想給自己公司開出了1個億估值的價碼。大家覺得還是有點貴,於是很多投資公司說我們觀察觀察。

小公司空降了新領導,大刀闊斧一通改革就能讓公司變得更好嗎?

這個時候,有一個投資人挺身而出,說我很看好你的企業,沒有問題,1個億估值不是問題。這位投資人勸說這位創業者把其他的投資人都逐漸勸離,就只剩下他一家。雙方很快簽訂了預投資協議,就是我們通常說的TS (Term Sheet)。這家投資公司就開始做盡職調查,一邊調查一邊告訴他:我發現你們公司真的很棒,非常有前景,我們的錢很快就到帳了。

這位投資人鼓勵他,既然我們錢很快要給你了,你要趕快把市場準備工作做出來,比如市場發佈會、新產品研發,因為我們的錢一到帳你就可以快速騰飛了。這位創業者一看,帳上還有一點錢趕緊花,他覺得反正錢很快就要到帳了。

等他帳上的錢花的差不多的時候,投資人變臉了,突然又指出他很多企業經營中的問題,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最後說了一句話:你公司這麼多問題,按照以前的估值投不可能的,要我們投有一個條件,估值打對摺。這時候他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境地:如果你不同意的話,公司現金流斷掉,公司一定會死;可是你同意的話,估值打半,這個股份後面就沒法兒再引進投資人了。

最後我這位學員非常生氣,就把這個投資公司給拒了,結果把自己推向了非常危險的境地。他向能想到的所有人借錢:供應商的錢、父親的錢、哥哥的錢,甚至他老婆的私房錢。他把房子賣了,把車抵押了。到了後來,我印象特別深刻,大年三十的時候他孩子的奶粉錢沒有了。他就這樣把自己和自己的全家都推向了非常非常危險的境地。

後來我聽說事情的時候非常生氣。我想這肯定是一家下三濫的公司做的。我就問他這是哪家投資公司。結果一說嚇了我一跳,這家公司在業界還是挺有名氣的。後來我陸陸續續又從其他同學身上聽到了類似的故事,這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投資人真的會做一些套路性的事情。

為什麼?我想明白了,投資其實也是一門生意,投資人也是生意人,他為了獲得對自己更有利的談判條款,他會設計一些套路,讓創業者陷入一些非常危險的境地,這樣被迫接受他的條款。所以以後我們的創業者跟投資人打交道過程中,當你看到投資人插著翅膀飛到你面前的時候,他不一定是天使,有可能是鳥人。

客戶不是“上帝”,而是“起點”

第三個發現:客戶不一定都是上帝。

創業者常常被教育:客戶就是上帝,你一定按照客戶的要求來,否則你公司一定做不好。有一個創業者跟我分享過他的故事:他公司創立不久,他第一個大的目標就是一定要找一個大客戶,所以他通過他的親戚、朋友、各種渠道,終於聯繫到一家很大的公司,而且對方做採購、做研發,一看對他的技術還是很認可的,雙方就開始合作。

在合作一年過程中,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客戶對他什麼要求他就努力去做,客戶改來改去他也毫無怨言。一年過後,他在這個項目投入的研發費用成本高達上百萬,結果客戶也滿意了,說你這個東西不錯,是我們想要的。客戶訂了多少呢?客戶訂了1套貨,價值15萬,這個項目他直接虧掉了90萬,客戶最後訂單根本沒有引。更可氣的是,過了半年,他發現這個客戶自己生產類似的設備了。

後來我搞明白了,大客戶在跟創業公司合作的時候,有一部分人的心理,其實就是為了壓低他的研發費用,因為每家公司都有一個很強的要求,就是你必須盈利,你必須成本最低,大公司為了降低研發費用就把這種成本轉嫁到小公司裡面去,這樣的話小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壓迫,但是也根本無法反抗。

所以我們在跟客戶打交道過程中,創業者一定要意識到,客戶不是上帝,是起點。創業者在做決策的時候,確實是要從客戶的角度去做判斷,但是我們一定不能夠喪失自己的獨立思考,我們要做的是什麼?我們要做的不是滿足客戶需求,我們要做的是比客戶走到更前一步,去引導客戶的需求。

空降兵褪去光環,未必還是“精英

第四個是關於空降兵的。

很多創業者公司發展了之後,就會發現原有的員工跟不上企業的發展,他們迫切需要引進經驗非常豐富的職業經理人,來幫助去建立公司的規章制度。空降兵來了之後,一看公司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怎麼辦?整改,就把公司以前那一套拿到這個公司來用。結果大家知道,大公司的做法跟小公司的做法是不能夠照搬的,導致客戶也得罪了,客戶也散了,最後怎麼辦?空降兵可能屁股一拍走掉了,留下一堆爛攤子給創始人。


員工未必幫你掙錢,一定會幫你花錢

第五個是員工,這個更關乎人性,因為人會變的。

有個學生告訴我,在剛創業的時候,公司很小,沒有品牌,他連招員工都招不到。好不容易有一個朋友推薦了一個人過來,這個人還非常肯幹,叫他出去跑業務的時候,這個人把後臺的事情整理的井井有條,公司由此得到了發展,所以這個員工對公司是有非常大的貢獻的。

沒想到公司大了之後,新的員工進來之後,問題出來了。他跟新的員工配合很差,居功自傲,到後來發現他居然在外面開了一家公司,做和公司一模一樣的事情,最後雙方對薄公堂。

所以員工方面,以我20年的經驗,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當我們招員工的時候,我們心裡總是在想:我們又多了一個人幫我們去掙錢。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員工未必會幫你掙錢,但是一定會幫你花錢。所以公司一定要做好管理制度。

“創業陷阱研究計劃”持續了兩年,我們收集了大量的真實案例,從中選取了最好的12個案例彙集成冊,寫成了一本書,叫《創業突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很多人看了之後都非常感動,也有的創業者看完之後一身冷汗,因為他正在經歷其中的故事。還有很多人把這本書買回去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因為他發現怎麼勸對方不聽,但是把這本書拿給對方看了之後,他們會突然醒悟:原來我犯了這麼大一個錯誤。

我們到現在為止,還在進行一對一的訪談。後來我發現很多創業者有很大的比例都有職業病,高血壓、糖尿病、焦慮、失眠,創業是一個非常苦的群體。比如有個學員,當創業者研發項目失敗了,公司現金流陷入了破裂的狀況,這時候他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員工必須解散,而且對投資人也無法交代,這時候他非常焦慮,最後得了抑鬱症,天天想著輕生。

小公司空降了新領導,大刀闊斧一通改革就能讓公司變得更好嗎?

但是我想告訴大家,成功的道路各有不同,失敗的模式高度相似,我們在追求成功的時候,一定要想到不是去模仿別人的成功,我們一定要做出自己獨特的差異點。但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防止失敗,為什麼失敗?就是因為人性是相通的,我們人性中有些東西是先天性的缺點。

所以送大家一句話:成功的道路各有不同,失敗的模式高度相似。大家一定要去看看別人創業過程中走過的那些坑。

最後,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下我對創業的看法。創業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每天都有挑戰,如果你想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價值、你想活出你自己、追求自己精神境界的自由,你就需要去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努力實現自己理想的生活。那麼無論你是被鮮花與掌聲簇擁,還是一無所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活出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