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思考(六)

復學後教育的核心任務

第一、學習習慣、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沒有一個好的習慣和學習方法,學習容易流於形式,看似上了課了,實際上沒有學到知識。或者收效甚微,教學效果嚴重打折扣。

怎樣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習慣?

  • 可以從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做起:
  • 比如說教學過程養成流程專業化;
  • 比如說養成教學預習的習慣;
  • 養成上課聽講做筆記的習慣;
  • 養成難點、錯題定時清理總結消滅的習慣;養成每個單元自己進行小結的習慣;
  • 養成每個星期自己出題測試自己的習慣;
  • 養成就難題加大的訓練和培養的習慣等等

這些習慣的養成,有利於學生及時、效率的進行有針對性的自主學習,一旦養成這些習慣,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無論是否有人提醒和監督,他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能力去應對學習。

第二、培養孩子們學習的自律性和學習堅毅品質。


線上教育的最大弊端表現在於學生學習效果的兩級分化。優秀的更優秀,學困生越學越困,實質上是同學們本身所缺乏具有一種學習堅毅和堅持的能力和品質。

因為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在線上教學時,學生出於被動狀態,眼睛看看,不知道該看書本,還是該看老師和屏幕,耳朵聽聽,不知道聽到的哪句市重點,哪句是難點,搞不清那一句該記下來,自認為都聽懂了,實際上會的都會了,不會的永遠不會,一上課,看著屏幕,帶著一種來看電影的心態上課,看看屏幕,吃點兒零食,喝點飲料,打打遊戲,看看網絡熱搜和快手,有的還躺在那裡聽課……,沒有自律精神的學習,是在浪費自己的時光和精力,沒有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只要有第二種聲音出現,就會跟著去搜尋有什麼情況的發生,隨時發生學習注意力的轉移而放棄學習任務。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性格塑造,培養孩子們的堅毅力,培養孩子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把不同的教育教學任務有針對性的交給不同的學生去完成,考察並培養他們的非智力學習因素,並優其弱,強其強,狠抓德育建設,重在品格塑造,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和學習自律性,以及對學習持之以恆的堅毅力。

有效的學習一定要有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和自律做保證,教師的教育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非智力品質的培養,要以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為教育目標,這是教育的核心任務。


注重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現在所做的教育應該是一種個性化的教育。

個性化就要有針對性,所謂因材施教,就是指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教育的個性化教育。

每個學生的適應點不一樣,每個學生的擅長點不一樣,每個學生的優劣勢不一樣,而家長和學校的出發點是一致的,所以家、校的作用對象是高度一致的,家、校的教育目標是高度一致的,做好家校合作,可以讓我們的教育增加實踐性和擴增教育的力量。

新形勢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教育,教育人共同的教學任務和目標是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和資源,全面認識學生,教育學生,家校合作,做適合學生個體發展的教育,彌補學生的劣勢,提升學生的優勢,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學習品質,使學生們在學習的海洋中能快樂地遨遊,具有終生學習的能力,共同為孩子們的終身學習服務,這是我們教師,同時也是家長應該奮鬥的方向和教育的中心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