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思考(二)

基於以上原因,全社會達成思想上的高度一致,全民停課不停學的行動馬上付諸於實踐。各種網上課程鋪天蓋地飄在封閉中的各個城市,邊防疫邊學習,造就了2020年最霸道的疫中風景。

我們全民空前團結一致的提前創造了線上教育的未來,截止今天 線上教育已經進行了100天了,教育效果怎麼樣?

家長、老師和同學們都是過來人,相信都有自己不同的酸甜苦辣,線上教學帶給我們的啟示又是什麼?

2020中小學生線上教學測評基本信息統計情況:

2 1.是否有在線學習經歷 本次測評中,有 24.0%的學生有在線學習經歷,76.0%的學生沒有在線學習 經歷。

4-1 表明學生非學業品質各維度得分


線上教學思考(二)


縱觀整個線上教育實況,我們就反映出來的問題彙總如下:

一、 教育人主動的在做著一件被動的事情


實質上我們是在意外突臨之際,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教育人主動提出了一個無畏之舉,我們主動的提出“停課不停學”;我們主動地選擇了一個被動的(新的)教育方式。

為什麼說是一種被動的教育方式?因為我們選擇的網絡教學是一種未來教育模式,而這種網絡教育的利與弊,我們還沒有深入的去了解和學習,也沒有去深入的研究如何去揚他的利?如何去避他的弊?我們沒有時間和精力考慮太多,像武漢的逆行天使一樣,因為情勢緊逼,因為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我們一古腦的全民都衝向了線上教育。

二、 老師們很敬業


我們雖然很被動的在學著如何去完成一個線上教育教學,但是老師們面對陌生領域的挑戰,堅強地接受著一個個的任務,直接上網變主播,從青澀到成熟,開始一節節的錄課,直播一節節的課,老師們付出的工作量比平常的3倍甚至更多,單說判作業環節,又費時間又費眼睛,可是他們背完課,每天晚上十點鐘,默默地準時坐在電腦旁,開始了作業審核,老師們真的很辛苦。

三、 帶火了電腦、打印直播器材市場


由於寫作業,留作業,改錯,小測驗等學習互動,紙質作業有很多抄寫工作,這就使的很多家長和老師為了更方便學習,大量購買各種與直播上課有關的電子器材,結果是直接帶火了相關網上打印機、直播用等電子產品市場 ,而這其中,也出現了一些利用權威惡意推銷指定電子產品的不良事件,希望這些事件與我們老師無關,但是這種現象又使我們深入思考為什麼會出現教育產業化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

四、 作業問題


每天上課,每天留作業,但是學生掌握的怎麼樣?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心裡真沒數。線上教學作業反饋出來的問題,我們不能100%當真,因為:第一老師要求交作業,學生交上來的很多都是及格的作業,還有一部分甚至是優秀作業。但是這部分優秀作業是否像我們想象的,像我們期待的那樣真的是學生掌握的優秀結果,還只是他抄了一個標準答案來應付我們?當然應付也是一種尊重,可是這種對老師的尊重。卻給了我們一種假象,我們不知道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到底哪些是真實掌握的?哪些是夾生飯?小學生的作業,是由家長上傳給老師的,那麼家長在上傳之前,一個負責任的家長會十有八九的去看一看,檢查一下錯誤,家長一旦發現錯誤,就會自動的改正一些他認為錯的地方,那麼這個交上來的作業,我們能否就判定是學生的真實認知水平?

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他們的作業更多的是參考標準答案後的成果,所以光看作業老師很可能以為大家都學會了,但實際上,真的不能完全相信這種作業假象。

五、 手機使用問題


網上教學,離不開手機;但是學生一旦擁有手機使用權,他們和手機的交流就不僅僅侷限在上網課和接收作業與交作業這麼簡單了。

一方面,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學生上不成課,必須讓學生擁有手機,才能完成停課不停學的任務。否則,學生聽不成課,不能和老師互動,不知道作業內容,不能上傳作業,不能接收答題紙和測驗試卷,也不能按時交測試卷;可是有了手機,學生這些事情都有可能去幹了,但是干與不幹由他定,他也有可能什麼都沒幹,反而幹了就怕他乾的事兒---去玩遊戲了,去玩微信了,去看快手去了,去做更多的跟線上學習無關的內容去了……。這就圍繞著手機、學生、上課、遊戲,每一個家庭開始上演鬥智鬥勇的大戰。孩子和手機之爭的巨大矛盾,父子、母子反目戰爭及摔手機的畫面頻頻上映,比比皆是,由此引發了一大堆的家庭矛盾。

六、 家長陪伴的問題


有緣網課,家長都在盡心盡力的陪著學生。低年級的學生不會用網絡聽課,同時家長的陪伴還是作業的要求,所以造成低年級的學生只要上課就離不開家長陪伴在左右,家長的負擔很重;高年級的學生自己可以上網課,但是由於手機和網絡的誘惑,更多的家長懼怕因為學生接觸手機的便利條件去玩遊戲,家長不得不監視學生的課上學習情況,這時候的家長更像是警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