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的心头之痛,后悔废除汉字

先点名主旨:为什么韩国一定要采用字母取代汉字,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民族自尊心

1949 年的韩国首尔,依然是满城汉字

韩国人的心头之痛,后悔废除汉字

二战结束后,朝鲜族由于民族主义和脱汉运动的影响,朝韩对于日治时代汉字的使用与中国古代的册封体制非常不满,汉字被排斥,将谚文提升为国家文字的声音则逐渐高涨。所有 1948年施行的《谚文专属用途法》(简称:《谚文专用法》)中“大韩民国的公文必需使用谚文书写。然而,在过渡期间,可以在谚文后方以括号形式插入汉字”。 朝韩政府以谚文作为国家官方文字,并逐渐停用汉字。其实汉字在韩国没有完全废止。 那是因为韩文有问题!

韩国人的心头之痛,后悔废除汉字

“如果韩国人知道了自己作为中国朝贡属国的历史状态,就会很悲伤,所以害怕引进汉字”

但要废汉字并不容易,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韩国还有以汉字为主的教科书。

很多老一辈的韩国人都认识汉字,而且能写一手漂亮的繁体字,他们还挺自豪的。

现在韩国还有汉字等级考试,不少孩子会参加,但不能否认的是,学习汉字的人越来越少了。

抛弃汉字的弊端也越来越多

韩国人的心头之痛,后悔废除汉字

韩国身份证

比如很多普通韩国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汉语姓名怎么写,大家别奇怪,韩国人的身份证上真是有汉语姓名的

韩国的历史学家研究的时代越靠前越需要汉字与文言文水平。最近的朝鲜王朝的实录是有全影印版及韩语翻译版的。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历史学家研究朝鲜历史,确实有可能存在汉字与文言文水平并不高明的情况。这就造成了一些文化断层。

韩国大学生认汉字能力不怎么样

有一部分韩国人起名时,是先选好读音,然后根据读音去字典里挑选汉字的。

然而,由于韩国已经不再使用汉字,人们对汉字的使用频率,以及哪些汉字比较像名字没有概念,常常选出一些生僻字,或者让人啼笑皆非的汉字。

地铁、公示牌等公共设施标注汉字的情况却越来越多 这也说明韩国政府正在重视这件事

韩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汉语教育,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