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沫傳播、接觸傳播......4月還要小心這種病毒

最近這段時間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成了我們生活中

頭等大事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這些都是咱們防護的法寶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4月还要小心这种病毒

然而有人驚奇發現

現在大家防疫措施做到位

身邊患上感冒、流感的人似乎都少了!

咦?這是真的嗎?

那咱們的口罩是不是得一直戴著?

廣州市民呂女士說,自己原來是經常感冒的,以往冬天、春天、夏天,幾乎每一波感冒潮都逃不過,但今年從一月至今竟然沒得過感冒、流感;家裡老人、孩子也健健康康的。

難道這段時間的流感,少了嗎?

到底有沒有變化?

這份權威數據,告訴你答案!

根據廣東省衛健委公佈的

2020年2月全省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

2月1日零時至2月29日24時,共報告丙類傳染病發病13949例,居前三位的病種為:其它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佔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6.95%。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4月还要小心这种病毒

也就是說

流感一如往常

佔據丙類流行病發病第二位

在華南地區

冬季和春季一直是流感的流行期

那為什麼很多人

覺得今年身邊少了患感冒、流感的人?

疾控專家判斷

嚴密的防疫措施,堵住了病毒傳播的途徑

那有人就問了

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有什麼區別?

這張圖你必須知道!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4月还要小心这种病毒

從上圖可以得知

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一致的是

傳播途徑

它們都通過或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只是後者在相對封閉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所以說

在防住新冠病毒的同時

同時也防住感冒、流感了!

話說回來

如果說防疫的同時能防感冒和流感

那咱們對流感

不就可以“放鬆些”了?!

不是的!

幾天前,廣西梧州某高中復學後多名師生,有低燒發熱症狀。後被確診為上呼吸道感染。這件事也給咱們敲響了“防控”的警鐘!

所以在4月

除了新冠病毒

這些疾病務必要提防

流感、麻疹、風疹等

而下面這5類人群

更加需要注意流感的發生!

高發人群

慢性基礎病患者及肥胖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免疫功能抑制等患者及肥胖者患流感後出現重症的風險高;

兒童:年齡小於5歲的兒童(尤其是年齡<2歲)感染流感後併發重症的風險較高;

老年人:從全球來看,流感是導致≥65歲人群住院和超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孕婦:感染後容易出現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其他器官的併發症;

醫務人員:醫務人員在日常診療活動中接觸流感患者的機會較多,因此感染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

而在日常生活中

大家也要學習這些良好衛生習慣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4月还要小心这种病毒

✔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動水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後、觸摸眼口鼻前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觸摸公共設施物品後、外出回家後都要洗手。

✔ 勤通風:每天開窗通風,做好通風與環境消毒等工作。

✔ 勤消毒:戴口罩,特別是在車站等人多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有流感樣症狀(體溫≥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的患者。

✔ 掩口鼻: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肘或紙巾遮掩口鼻,使用後的紙巾丟棄到有蓋的垃圾桶。咳嗽或打噴嚏後儘快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動水洗手。

✔ 打疫苗:上述五大高風險人群,應接種流感疫苗以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季節性流感及其嚴重併發症。

來源 |廣東公共DV現場

新媒體監製|武志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