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強化免疫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武學和內證導引方案

幾小時前 ,《環球時報》獨家揭秘“火神山”和“雷神山”的來歷。將於2月3日前建成交付使用的火神山醫院,其“火神山”並非屬地的原名,它是近日被建設者們賦予特殊意義的最新命名。原來,楚文化傳說中的湖北乃古楚之地,而楚國人被認為是火神祝融的後代,祝融(帝嚳)則是黃帝的子孫。人的肺部五行屬金,火克金。而荼毒人類肺部的新型冠狀病毒懼怕高溫,火神正好能驅瘟神,於是“火神山”之名應運而生。

至於雷神山,也是對應著中國民俗文化的傳說:雷神是懲罰罪惡之神。凡有違揹人倫法理且犯下不可饒恕罪責者,則將遭受五雷轟頂而斃亡。這便是“雷神山”一名的來歷。

全面強化免疫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武學和內證導引方案

免疫力強就能戰勝病毒


終於,傳統文化的思維,也開始進入了官媒。雖然寫的是“被就建設者賦予特殊意義的新命名”,總之,這兩個名字,一定比原來的好多了。

如果從近些年“全息理論”和傳統文化“天人整體”的思維來看這兩個名字,值得“點贊”。

個體的預防,除了居家通過不外出的方式不讓自己感染之外,其實,還應該試一試傳統武學的武醫配方。

其一、會傳統武學的朋友,不要在爭論“傳武”能否實戰的問題了。傳統武學往往是一個整體,有實戰的方面,更有養的方面。實戰,究其實質,是能量向外耗散的,經常實戰,就和體育運動員一樣,遍體鱗傷,使得自身免疫力下降,傳統中,由於不是專業走實戰的路子,訓練時間少,也許不能更多機會戰勝別人;不過,其內養的方面,則一定是強項。本人號召,學練傳統武學的朋友,發揮傳武的特點,多練傳武的站莊,每次至少練一小時。一般氣血循著經絡行走,一遍是28分鐘,所以,練一小時,讓氣血行走兩遍,則“氣血流通,百病不生”;此外,練形意拳、心意拳的,以及峨嵋臨濟宗、武當門的,都可以把本門練“肺”拳功,捏出來,反覆演練;少林武學中的“易筋經”,則也可以多練。

其二,學練簡化24勢太極拳的,把動作放慢,最好一遍能打15分鐘,連續練3遍,這樣,也會讓氣血流通起來。

全面強化免疫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武學和內證導引方案

天人合一,中華文化內證導引和太極拳的思維來源

其三,學練中醫導引術、經絡術的(都是走內求法的,可稱之為中醫內證導引),更應該強化訓練的力度,先整體練一遍,之後,或者整體練的過程中,凡是碰到練心肺功能的功法,就多練幾遍。比如八段錦,第二勢“左右開弓似射鵰”;形神莊第二勢“含肩縮項通臂肩”;峨嵋十二莊的“天地莊”;“二十四節氣導引術”中的“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四勢等。

其四,這個時候,內功太極拳,特別是偏重於養神益氣的楊式秘傳內功太極拳(汪永泉先生傳魏樹人這一支,俗稱楊式太極拳老六路),不管是13勢、22勢、37勢、89勢,都應該多練,讓浩然正氣佈滿全身。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或者,任何一家以養正氣為主的傳統太極拳,都可反覆多練。

其五,重點推薦道家轉天尊——八卦走轉;或者八卦掌的走圈,這兩個有關係,又有所區別的走的功夫,值得練。特殊的,這兩種都是走的莊法。值得每日練,至少每日每次不少於1小時。筆者重點練內功太極拳13勢、以及八卦走轉,受益匪淺,每日都覺得正氣滿滿,精力旺盛無比。

為什麼要大力推動傳統武學和中醫內證法要?因為,都是從內裡邊催動內氣——人體中的高溫能量(傳統認為的丹田起火,其實,是人體的陽氣動了起來,陽氣養人、保護人),所以,練著練著,周身或者相關部位就會暖起來,因此,免疫力,就會顯著提升。

庚子年已經來臨之際,祝願傳統文化能造福更多的人,更重要的,傳統武學和中醫內證導引之法,能真正幫到大家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全面強化免疫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武學和內證導引方案

自我保障自我的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