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陝甘交界地帶的大秦嶺,寶雞人習慣稱之為“大散嶺”。因為,這裡是名聲赫赫的關隘——大散關之所在。大散關位於清姜河畔,清姜河古稱散谷水。由此向南翻越秦嶺主樑,即進入嘉陵江上游,沿嘉陵江而下,可直通巴蜀,此即陳倉古道。大散關名“散”實不“散”,這裡山勢險峻,層巒疊嶂,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大散關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是“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發生在大散關的大小戰役多達70餘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劉邦聽從張良之計,出奇兵突破大散關防禦,並一鼓作氣,佔領關中全境。宋代陸游多次寫到大散關:“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大散關是“關中四關”中的西關,北有蕭關,南有武關,東有函谷關(後移至潼關)。以關中人,特別是寶雞人的視角看,陝甘交界地帶的大秦嶺就是“大散嶺”。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這一段大秦嶺,東段在寶雞,西段在天水。以“煙雨麥積、絕壁佛國”聞名的麥積山風景名勝是天水人的驕傲,天水人習慣於將這一段大秦嶺稱之“麥積山”。不少人會覺得,麥積山只不過是一座孤峰而已。其實不然,以麥積山冠名的景區並不只是一座孤峰。麥積山風景名勝不僅有麥積石窟,還有仙人崖、石門山和曲溪景觀。仙人崖在麥積山東北方向,離麥積山15公里,有仙人崖石窟,更有“山巍、水秀、崖俊、林密”的山水畫卷。向南是秦嶺主樑上,也就是在秦人先祖“放馬灘”附近,即是現在著名的石門山景區,壁立千仞,懸崖峭壁,一條小道連接南北兩峰謂之“石門”。石門山之無限俊美,令天水人稱其為“小黃山”。從“小黃山”再往南,即是曲溪景區,山幽林靜,霧繚粼粼,蜿蜒逶迤的河曲美不勝收。以天水人的視角,陝甘交界地帶的大秦嶺,即是一個放大了的麥積山。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也有人將這一段大秦嶺稱之為“小隴山”。這一段大秦嶺森林生態系統良好,森林植被茂密,1962年國家計委批准,在此設立了頗具特色的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幾乎沒有人能說清楚,當年為什麼要把這裡叫做“小隴山”。一種說法是,因這一地帶比隴山小。只要打開衛星影像圖就會發現,與隴山相比,這裡只大不小。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的林區主要集中在這一地界,林區面積超過1000萬畝。天水境內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也主要集中在這一地帶。這裡不僅有以小隴山冠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有以麥槽溝、黑河冠名的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著原始、獨特的森林生態環境,古老珍稀的物種和典型的生物多樣性。這裡不僅有以小隴山、麥積山冠名的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有以雲屏三峽、李子園冠名的省級森林公園。在這一地帶,陝西設立有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這裡的大秦嶺,南坡延展平緩,曲流成景,是嘉陵江上游右岸來水區;北坡陡峭短促,流水多入渭河大峽谷。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無論是以“大散嶺”,還是以“麥積山”,抑或是以“小隴山”來表陳這一段大秦嶺,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卻又似乎不能盡然。這一段大秦嶺地處陝西、甘肅交界,如果將兩省各取一字,將其名之為“陝甘嶺”,也許最為妥帖。這一段大秦嶺,西頭是天水,東頭是寶雞,如果將兩市各取一字,稱之為“天寶嶺”,也不失一種合理選擇。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從地理地貌看,這一段大秦嶺與其他各段大秦嶺相比,最大不同點在於,離開“天水豁口”後,北側山腳下的渭河河道進入峽谷地帶,其海拔高程由天水1100米下降至寶雞590米。如此一來,秦嶺北側山麓顯得越來越挺拔。更鮮明的是,這越來越挺拔的秦嶺北麓並沒有直接暴露在人們可視範圍,而是深藏在渭河大峽谷之中。渭河大峽谷的南側是秦嶺北麓,北側是隴山南坡。渭河夾在了大秦嶺與大隴山之間,如果選取秦、隴二字,可稱其為“秦隴大峽谷”。渭河大峽谷發端於天水市(伯陽鎮),止於寶雞市(寶雞峽水庫大壩),如果選取天、寶二字,可稱其為“天寶大峽谷”。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大秦嶺和大隴山均是具有重要地理標識意義的山脈。大秦嶺是中國中央山脈,大秦嶺將中國一分為二,劃分出中國的南方和北方。大隴山是西北黃土高原的中央山脈,將西北黃土高原一分為二,劃分出黃土高原的隴西高原和隴東高原(陝北高原)。隴西高原海拔1500-2000米,隴東高原海拔800-1200米(關中平原500米左右),這等海拔高程差異是隴東隴西諸多差異的重要根源。不僅如此,大隴山還將渭河一分為三:隴西高原河段、秦隴大峽谷河段、關中平原河段。渭河由大秦嶺支脈鳥鼠山發源後,與大秦嶺相伴,一路向東奔流。在隴西黃土高原川流約285公里,入秦隴大峽谷曲流約154公里出寶雞峽,入關中平原流淌約379公里,在潼關港口注入黃河,全程約818公里。關中-天水是一個文化圈,也是一個經濟帶,這個文化圈和經濟帶以隴山為分野,又以渭河為軸心。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大隴山是黃土高原的中央山脈,也是渭河的重要水源地。大隴山的南部稱關山、隴山,北部稱六盤山。大隴山由南部的渭河大峽谷發端,止步於北端的西華山。大隴山南北長約240公里,在渭河大峽谷處最寬,接近100公里,北部狹窄處不足10公里。由北向南,在大隴山西側,先後發源了兩條重要河流:葫蘆河和牛頭河。葫蘆河古稱瓦亭水、隴水。因河床狹窄多曲折,形似“葫蘆”得名葫蘆河。葫蘆河的河源在大隴山北部與西華山毗鄰的月亮山,主河道由北向南,於三陽川入渭河,河長約296公里。葫蘆河的左岸支流全部接納了來自大隴山西麓之水。牛頭河,古稱西江,清水,橋水,其河源在蘆子灘。從衛星圖片看,牛頭河主河道走向就像是一個斜置的牛頭形狀,由東北而西北,西北而西南,再轉向正南,於社棠鎮入渭河,河長約85公里。大隴山東側發源了涇河、千河、金陵河。三條河流均呈西北東南走向,均注入關中平原的渭河河道。其中,涇河是渭河第一大支流,北源固原大灣鎮,南源涇源縣老龍潭,至平涼八里橋匯合,東流經平涼、涇川,於楊家坪入陝境,經長武,彬縣、涇陽,於高陵縣陳家灘入渭河(是“長安八水”之一),河長約455公里。千河,古稱汧河。因流經千山腳下而得名。源頭由5條小支流匯成,經南莊入隴縣唐家河(即汧河源頭),經隴縣、千陽、鳳翔,於陳倉區千河鎮入渭河,河長152.6公里。金陵河源出吳山,於寶雞市金臺區入渭河,河長55公里。大隴山南側,由西向東分別發源了通關河、小水河、六川河,南側之水皆入渭河大峽谷。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在葫蘆河左岸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相接的緩山坡上,有一處著名遺址——大地灣遺址(秦安縣五營鄉邵店村)。1958年,首次發現大地灣遺址。1978-1984年進行了連續7年考古發掘,1995年又進行了補充發掘,發掘面積達14752平方米。根據碳十四年代測定,大地灣文化遺存距今7800-4800年,上下時間跨度約三千年。第一期:前仰韶文化(距今7800-7300年)。隴西先民創造彩陶,種植糧食——黍。迄今為止,大地灣是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址;第二期:仰韶文化早期(距今6500-6000年)。揭露出比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其中彩陶絢麗奪目,不乏藝術珍品。第三期:仰韶文化中期(距今5900-5500年)。彩陶藝術鼎盛,線條生動活潑,圖案富於變化,造型與彩繪結合完美;第四期: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500-5000年)。農業化取得顯著進展,人口劇增,聚落擴大到整個遺址區。這是截止目前我國考古發現中,同一時期絕無僅有的大聚落;第五期:仰韶文化向齊家文化的過渡期(距今約5000-4800年)。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渭河大峽谷腹地,在北岸一塊黃土臺地上,也有一處“關桃園”遺址(陳倉區拓石鎮的一個小村落)。1982年關桃園遺址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因寶蘭鐵路二線建設通過遺址,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寶雞市考古工作隊聯合組隊對該遺址進行發掘,獲得了石器、骨器、陶器、玉器等一大批珍貴遺物,遺蹟遺物時間跨越前仰韶、仰韶、兩週及宋元明多個時期,尤以前仰韶文化內涵為最豐富,不僅涵蓋了大地灣遺址一期和北首嶺下層的特徵,而且自成體系,構成關桃園類型。關桃園遺址出土了骨耜、骨鏟、骨刀、石斧、石錛、石刀、刮削器等生產工具,特別是20餘件距今約8000年的骨耜亮相,成為這一地帶農業起源的重要標誌。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在寶雞市金臺區金陵河西岸臺地上,有一處“北首嶺”遺址。1957年陝西省政府將北首嶺遺址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寶雞市政府設立北首嶺文物管理所,2000年更名為寶雞北首嶺遺址陳列館。1958-1978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等單位先後7次對遺址進行了發掘,在遺址內發現了年代比半坡類型更早的北首嶺類型文化遺存。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較為詳細羅列上述三處遺址試圖說明,無論是隴西隴東,還是渭河大峽谷,原本就是原始部落聚居之地。截至目前,僅寶雞查明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就有740餘處,天水也多達500餘處。大秦嶺與大隴山相會的地帶,陝甘交匯的地帶,秦隴交匯的地帶,原本就是破曉中國文明、孕育中華民族的“寶貝地帶”。寶貝的秦隴地帶,閃耀著中華民族早期文明的智慧之火。這一切,完美暗合了伏羲、炎帝、黃帝的傳說。從“龍的傳人”而言,大隴山就是“大龍山”、“龍首山”。伏羲女媧是大地灣文化的先驅,其發祥地是古成紀,也即今葫蘆河流域秦安一帶。三陽川有一卦台山,相傳是伏羲畫卦之山。天水風土民情,風物景緻,多與伏羲女媧有關。天水城區有伏羲廟,江澤民題詞“羲皇故里”。有當代人推定,伏羲即盤古,“盤”繁體作“盤”,有“盤旋”之意,暗合“伏羲鱗身,女媧蛇軀”意蘊,這也是中國文化最初的“龍”。“古”字的本義是代代相傳的久遠時代。也就是說,伏羲原本就是中國文化中開天闢地的人物。伏羲“崇拜太陽”,一直由西向東遷徙,故名“太昊”。向東遷徙,必然翻越隴山,首先來到寶雞(古陳倉),此謂“都陳”。《國語•晉語》雲:“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即今之清姜河,陝甘嶺之北,大隴山之東。炎帝是古代羌人代表,陝甘嶺、大隴山是古羌人活動中心。《國語·晉語》雲:“黃帝以姬水成”。姬水,也就是現在的漆水河。古漆水是周人的起源地。周人姬姓,自認黃帝后裔。《水經注·渭水》曰:“黃帝生於天水,在上邽城東七十里軒轅谷”。牛頭河上游有“三皇谷”森林公園,此間有水稱“軒轅谷”,相傳是軒轅黃帝的出生地。由此,伏羲、炎帝、黃帝,中華文明始祖均起源於“寶貝的秦隴地帶”,他們的族群或翻越大隴山,進入關中平原,沿渭河順流而下,進入黃河中下游,或翻越大秦嶺,沿嘉陵江而下,向南直抵巴蜀,或沿漢江而下,直達荊楚。由此,在四面八方播撒了大地灣文明之火。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不少人覺得,隴西之地生態惡劣,不足以承載早期的文明火種。其實,過去不是現在,大地灣所以能夠成為中華文明最初的港灣,是因為原生態的大地灣具有顯著的生態優勢。考古學家可以向我們還原一個原生態的大地灣。葫蘆河流域原本是一個水草豐茂,氣候溫暖溼潤,環境優美,適宜人居的地方。在對大地灣遺址出土的動植物遺存鑑定後認為,距今8000年前,大地灣有著茂密的原始森林,在河谷地帶多有著厚實的灌叢草地。中國林業科學院分析鑑定,大地灣遺址遺存有冷杉、白蠟樹、榛木、鐵木等10多種樹木,其中鐵木、槲櫟屬於亞熱帶樹種。依託原始森林,大地灣動物種類繁多,組合豐富,不乏稀有珍品。大地灣出土獸骨17000多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鑑定,僅哺乳類動物就有7目15科28個屬種,其中蘇門犀、蘇門羚等目前生活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過去卻奇蹟般地生活在大地灣。另外,還有獼猴、熊、虎、豹、象等動物種群。大地灣輝煌的史前文化,正是得益於這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態環境。在關桃園遺址,除發現與大地灣相近的動植物外,竟然發現了金絲猴、黑熊、麝、狍、青羊以及雕,這是關桃園地區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完整的證明。在發現的20種野生動物中,金絲猴、蘇門犀、水牛、水鹿、麂、獐、中華竹鼠、四不像鹿、豬獾等9種,現在該地區已經不復存在。這種古今生態環境鉅變,值得引起深度思考和高度警惕!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大秦嶺以北,大隴山以西,渭河及其支流葫蘆河、牛頭河流域,曾經是一個美麗無比、魅力無窮的地方。這裡就是中華民族心靈記憶深處中的“伊甸園”——中華伊甸園。與《舊約·創世紀》記載有所不同,在中華伊甸園裡,亞當是伏羲,夏娃是女媧。中國的伏羲、女媧,並未受到萬能的上帝指使,他們本來就是中華伊甸園裡的“上帝”。如果華夏民族要寫一部自己的《創世紀》,一定是講述伏羲女媧在中華伊甸園中的故事。關於伏羲女媧的文獻,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至西漢,漢武大帝將伏羲生地——成紀,定格落戶在葫蘆河流域——秦安縣境內。由此,天水“羲裡媧鄉”得以確立。由此可見,在秦漢之際,葫蘆河流域依然是生態優美之地,在國人心目中享有很高的“美譽度”。“文明之先是森林,文明過後是荒漠。”莫非是一語成讖?在秦漢之後的數百年間,人們恣意踐踏、蹂躪,中華伊甸園面目全非,以至於大隴山成為人們傷心、悲情所在。大隴山東流在八百里秦川的水,是關中成為“天府之國”的重要活水源頭,也是故鄉故園的文學意象。隴山西流入葫蘆河之水,也成為荒涼荒蕪、鬱悶苦寒的文學意象。《太平御覽》引《周地圖記》:“東人西役,升此而顧,莫不悲思,其歌雲:隴頭泉水,流離西下,念我行役,飄然曠野,登高遠望,涕零雙墮。是此山也。”一提到翻過隴山之西,就只剩下一個“愁”字。“昔日羅衣今化盡,白楊風起隴頭寒。”“塵沙塞下暗,風月隴頭寒。”“驅馬登隴坂,不敢望秦川。”“出關登隴坂,回首望秦川。”“臥聞隴水思故鄉,三更起坐淚數行。”“隴山鸚鵡能言語,為報家人數寄書”。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大秦嶺是中國最具文化影響力的山脈,渭河是中國最具文化影響力的河流。河流是地理的血脈,河水質量是生態質量標誌。在隴山之西,渭河造就了先秦時代的“中華伊甸園”。在隴山之東,渭河造就了秦漢之際的“天府之國”。就字理結構而言,“渭”字的三點水是指代河流,而“胃”是人體中的一個器官——胃袋。以“渭”字稱謂一條河流,似乎是在說,這是一條最能滿足人們“胃口”需要的河流。的確,渭河流域沃野千里,“秦中自古帝王州”。數千年以來,無論是隴右還是關中,渭河流域向來是天下富庶之地。渭河竭盡所有,滿足華夏兒女不斷開張的胃口。然而,渭河流域曾經茂密的森林植被不斷被砍伐搜刮,直至童山濯濯。首先是曾經清澈的渭河水變得越來越渾,直至渾濁不堪。之後,涇河水也變得也越來越渾,最終渾濁不堪。如今,不再是“涇渭分明”,而是“涇渭同汙”。渭河的“脈象”已極不健康。難怪有人調侃說,渭河之水,就像在胃中的食物一樣混沌不清。“中華伊甸園”已經黯淡無光,原本的“天府之國”也已失色蒙垢。如果祖先再世,一定羞愧難當。渭河是母親河,是胃袋、飯袋,是命門、命根。治理渭河是百年之計、千秋大業。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從地圖上看,由關中出發去往隴西,最徑直的路線當是經寶雞沿渭河河谷進入天水。然而,數千年來,渭河大峽谷卻是通行的禁區。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大秦嶺與大隴山在渭河兩岸對峙,山峰、梁峁錯落,河道被壓縮在100米左右,最窄狹處僅30米左右。加之,渭河兩岸森林茂密,常有野獸出沒,過往者自然心驚肉跳。其二,渭河大峽谷密佈60多個蛇曲,宛若60多個Ω字母相連。如此,大峽谷中便有凹岸和凸岸之別。凸岸堆積,尚可立足行走,而凹岸掏刷,懸崖絕壁,無立足之地,等同於絕路。這大概是渭河大峽谷成為通行禁區的最重要原因。其三,歷史上渭河大峽谷水量大、河水深,目前暴露出來的河床曾大部分淹沒在水下。加之,水量大小、水位深淺隨季節變化很大,也增加了通行難度。八年抗戰期間,國民黨政府修築隴海鐵路寶雞至天水段,從開工建設到建成通車耗時七年。154公里路程,有隧道126座,隧道長度佔到線路總長度的七分之一,相當於當年全國各鐵路隧道的總和。直至改革開放之時,峽谷中寶雞至天水公路尚未貫通。由此可見渭河大峽谷之“修路難”、“行路難”絕非一般。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寧繞百步遠,不涉一步險。”古人寧願翻隴山,也不走渭河邊。翻越隴山的道路,主要有三條。第一條,也是最靠近渭河大峽谷的一條,翻越路線大致是,由硤石入六川河,轉而入小水河,再轉入通關河,至鳳閣嶺度過渭河,經三岔西行天水。陳倉狹道臨近渭河峽谷部分路段也發現古棧道,但規模小、不規整,當屬“鄉村道路”。因這條道路大部分地段在古陳倉地界,且多是“群眾路線”,狹窄狹小,坑窪不平,羊腸小道,人稱“陳倉狹道”。因歷史上在這條道經過小水河流域香泉、赤沙一帶設有南由縣,也稱之“南由道”。第二條,隴關道。翻越路線大致是溯千河源頭而上至老爺嶺,隨後分為兩道,一道奔葫蘆河支流清水河,沿清水河奔葫蘆河,再奔渭河;一道奔牛頭河支流樊河(古清水),奔牛頭河再奔渭河至天水。這是一條官道,也是軍民兩用道路,閭閻相望,軍旅商貿,各色人等,往來熙攘。沿途設置的固關、安戎關、大震關名聲顯赫。第三條,蕭關道。蕭關是與秦長城相關的軍事防禦體系。蕭關在涇河源頭,扼守自涇河方向進入關中的通道。關中西北方向的威脅主要來自隴西、河西及青藏高原上的遊牧民族。秦漢時期主要是匈奴,隋唐時期主要是突厥、吐蕃,北宋時主要是西夏党項。戰國以至秦漢以來,蕭關故道一直是抗擊西北遊牧民族進犯、消除邊疆隱患的前哨。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在8000年前,渭河大峽谷已經有智慧先民生存發展。然而,在浩瀚的歷史文獻中,對渭河大峽谷鮮有記載,人們對渭河大峽谷知之甚少。加之,因是陝甘兩省交界之地,不容易引起重視。由此,渭河大峽谷也就留下若干待解之謎。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首先是“蛇曲”之謎。渭河在峽谷中跳著華爾茲一般的舞步,千轉百回,蜿蜒逶迤。渭河大峽谷蛇曲之美,既委婉輕柔,又恢弘磅礴,值得欣賞,值得玩味。峽谷與蛇曲本不相干的兩種自然現象,在渭河大峽谷中竟結合的完美無缺。常識告訴我們,蛇曲常形成於河流流經的平坦地域,一般出現於草原溼地,或河流源頭地區,或河流下游衝擊平原。比如,呼倫貝爾草原上克魯倫河“九曲迴腸”,清澈的河水映著藍天,迂迴在綠色的大草原上,宛若仙女舞動的藍色彩練。比如,黃河源頭地區形成令世界稱奇的蛇曲景觀。再比如,嘉陵江下游廣元至合川段直線距離200公里,嘉陵江自由灑脫,悠揚婉轉,蛇曲龍行,竟走出640公里河道歷程。渭河上下游均無蛇曲現象,渭河蛇曲只出現在大峽谷地帶,且蛇曲密度驚人(黃河晉陝大峽谷也有蛇曲,但零星存在,密度很小),這需要科學解答。渭河蛇曲出現在“陝甘嶺”北側,在“陝甘嶺”南側,嘉陵江右岸多條支流也出現山谷蛇曲景觀,尤以永寧河蛇曲密度最大,蛇曲景觀最優美(天水曲溪景區即在永寧河支流)。這同樣也是科學課題。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其次是“無官道”之謎。如今,在渭河大峽谷,隴海鐵路、客運專線、310國道、G30高速密集穿梭,像是盛大的交通聚會場所。然而,在隴海鐵路通車前,長達數千年,渭河大峽谷“無官道”。因為沒有“官道”支撐,關中與天水似乎天各一方,相距甚遠。我們知道,先人們早就在大秦嶺中開闢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在大巴山中開闢出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密集的古道網絡密切了大秦嶺南北溝通聯繫,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大秦嶺、大巴山中開闢任何一條古道,絕非容易的事情。唐代李白吶喊:“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如此之難,古人還是開闢了古道交通體系。然而,渭河大峽谷與古都長安相距不遠,特別是秦人由“御奴馬伕”到“千古一帝”,歷時800年,其中300年以隴西為中心,500年以關中為中心。秦人活躍於“天水豁口”,密集往來於天水寶雞之間,奔走在秦嶺南北、隴山東西,渭河大峽谷本應最便捷的“秦人走廊”。然而,秦人並未在此修築一條像樣的“官道”。秦始皇成為“千古一帝”後,舉力修築為後人稱讚的“秦馳道”,竟然也與渭河大峽谷“無瓜葛”。漢唐盛世,雄風勃然,古絲綢之路商賈雲集,關隴集團鵲起天下,卻沒人能夠享渭河大峽谷之便捷。究竟是無能力修築,還是壓根兒不想修築?這是何等的歷史之謎?在宋代,宋人金人在渭河大峽谷周邊戰事連年累月,也未曾留下軍用通道。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第三是“街亭”之謎。“六出祁山”是三國名篇,歷史上只有第一次是“真”出祁山,也是諸葛亮組織的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原本想重演“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以趙雲、鄧芝為疑軍,明著由斜谷道攻取郿縣。實際上,自己率軍經祁山道進逼隴西。“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可謂家喻戶曉。斬馬謖的原因是“失街亭”,因“街亭之戰”戰敗,第一次北伐功虧一簣。否則,將會改寫中國古代史。不論“功過是非”,只問“街亭”在何處?這已經是一個千年之迷。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秦安隴城說;其二,麥積街亭說。“秦安說”認為,街亭是兩漢時期的略陽城。略陽城在漢末仍居重要地位,三國鼎立後神秘消失,原來是被“街亭”代替。其根據是:《後漢書》“來歙克略陽城”與《三國志》“馬謖失街亭”,對地理環境描述與隴城的地理狀況相合。當地有常營、大營、五營等地名,也算是戰爭遺存,且出土有銅鏃、鐵刀、盔甲等兵器,可算作“物證”。而“麥積說”認為,街亭古鎮俗稱“街子口”,歷來是關隴、巴蜀要道。“街子口”位居天水東南七十里。“街子口”往南經白石峪、平南、小天水、鹽官可到祁山堡;街子口經黨川、利橋、兩當、鳳縣,可達漢中(直至民國初年,常有馱隊、馬幫沿此道來往於秦州漢中),完全符合曹魏提醒張郃:“秦嶺之西有一路可通祁山,中間一隘口,地名街亭,是去漢中的咽喉要地”的表述。諸葛亮再三告誡馬謖:“街亭雖小,干係甚大,此地奈無城廓,又無險阻。”這些皆與街亭古鎮地形地貌吻合。現在看來,問題的關鍵在於:魏將張郃究竟可否取道渭河大峽谷攻擊位於峽谷口附近的“街亭”?

山河地理——陝甘嶺:渭河大峽谷之謎

  歷史留下來的迷局還有不少。比如唐僧西天取經,從西安出發至天水,究竟走了那一條道?至少有三種說法,一曰翻越隴山,走陳倉狹道抑或是隴關道;二曰翻越秦嶺,過嘉陵江右岸支流,經唐藏、利橋、黨川、麥積,以至天水;三曰直接穿越渭河大峽谷。唐代杜甫沿哪一條道路去往天水,也有不少謎題。當然,最難以解開的歷史迷局,要算是“秦文公”之謎。公元前762年,秦文公率700兵眾,由大秦嶺深處的西垂宮出發,“東獵”寶雞至“汧渭之會”。這次行動,名為“東獵”,實為暗地考察,為秦人遷都關中做準備。這次行動的具體線路也是一團迷霧。相信隨著研究深化,總有一天,真相將大白於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