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如果真的來了,你做好應對準備了嗎

衰退真的來了嗎

經濟衰退如果真的來了,你做好應對準備了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在4月14日的春季會議上更新全球經濟展望,因為新冠病毒疫情,該會議將首次以視頻形式召開。市場預計,屆時的展望數據降幅會很大,與經濟學家、機構和央行的諸多可怕預測相呼應。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早先時候已經表示,新冠疫情將使全球經濟轉為“深度負增長”,引發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NABE) 10日發佈的經濟學家調查顯示,由於新冠疫情令經濟活動嚴重受限,美國經濟已步入衰退。

受訪經濟學家的預測中位數顯示,按年率計算,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收縮2.4%,第二季度將繼續大幅萎縮26.5%。

美銀美林首席經濟學家米歇爾·邁爾斯(Michelle Meyer)在最新報告中寫到:“跟隨世界其他地區的腳步,我們正式宣佈,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工作將流失、財富將被摧毀、信心將備受打擊。

就連最愛誇耀經濟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都不得不承認“經濟可能陷入衰退”。

衰退與否、危機與否也許已經不再是一個問號,而是如何去應對。

行為模式發生巨大變化

經濟衰退如果真的來了,你做好應對準備了嗎

美聯儲(Fed)前理事凱文-沃什(KevinWarsh)表示,美國和全球經濟將因新冠病毒的爆發和為應對這種爆發所採取的措施而永久改變,家庭消費方式、商業方式和全球供應鏈將發生巨大變化。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全球經濟顧問Joachim Fels 指出,這場疫情危機將留下3個長期傷疤。首先是全球化可能會倒退,企業會試圖降低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和風險,政府可能會出於健康考慮而抑制貿易、旅行和移民,對高度依賴貿易和旅行的公司、產業和國家的商業模式都將造成持久而深遠的影響。其次,私人和公共債務增加,可能會挑戰央行的獨立性,迫使其維持低利率以彌補更大的赤字。第三,人們的儲蓄方式將發生變化,因為失業和債務可能會給家庭施加壓力,讓他們對未來財務採取更謹慎的態度。

“恢復將是緩慢的,人們的某些行為模式將會改變,即使不是永遠,至少也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倫敦投資研究公司TS Lombard首席經濟學家Charles Dumas表示:“

德意志銀行證券(Deutsche Bank Securities)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 則預測,疫情後的世界將出現一個更加規避風險的公眾,優先考慮儲蓄,與上世紀30 年代大蕭條後的情況相似。

財務穩定變得至關重要

經濟衰退如果真的來了,你做好應對準備了嗎

經濟衰退期間最大的難題是,人們會遇見影響其正常收入來源的混亂,那麼儘量減少非必要的債務並儲備應急資金,是為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做好準備的最佳方法。

財務規劃師(financial planner)Shaun Melby說,到目前為止,你的財務優先事項應該是確保你有足夠的應急儲備金(Emergency Fund)。

這筆儲備金的數額,一般來說,必須足以支付三個月至六個月的所有生活支出。備妥應急儲備金之後,則要檢視目前生活開支中,有哪些項目是可以刪除或精簡的,以便把不必要的花費盡量省下來。

財富管理公司Napa Valley 首席信息官Kelly Crane建議,尋找那些可以削減的開支,如無限上網的手機包月計劃、收費電視服務及快遞服務等。

削減這些支出並不一定是永久的,只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增加流動資金。削減所有不必要的開支後,就是最低生活支出,當中應該包括房租、房貸、食物費用、保險費及水電煤等費用。

經濟終究會復甦

經濟衰退如果真的來了,你做好應對準備了嗎

在論述這個話題時,我們先來搞清衰退和蕭條兩個概念的差別。

一般而言,經濟衰退(recession)通常被定義為連續兩個季度出現GDP負增長,而經濟蕭條則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喬治梅森大學商學院(George Mason University School of Business )金融學助理教授Derek Horstmeyer,表示,“有的人說,出現一年嚴重的經濟萎縮就算蕭條,有的人則將時間拉長一些。”

投行Cassel Salpeter 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James Cassel,更是一語道破兩者的差異:“鄰居失業了是經濟衰退,自己失業了就是經濟蕭條。”

從經濟學家和各方的表態中可以推測,目前我們也許只是處於經濟衰退中,還沒掉進經濟蕭條的深淵裡,因此不必太過恐慌。

Joachim Fels樂觀地預期,一旦新冠病毒傳播得到控制,全球經濟將在未來6 至12 個月內從劇烈的短期痛苦過渡到逐步復甦。

“我堅信,這是一次暫時的危機,”東方匯理財富管理公司(Indosuez Wealth Management)全球首席經濟學家Marie Owens Thomsen說,“你按下了暫停鍵,然後又按下開始鍵,機器又重新運轉起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指出,當前形勢跟大蕭條不同。大蕭條延續了10年之久,直到10年過後失業率才終於降至12%以下。經濟陷入蕭條雖然是目前的熱門說法,但這是場大流行病,應該不會延續10年,估計應可在一至兩年內結束。

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也認為,這場危機類似於天災,而非典型的大蕭條,預測美國經濟將出現急劇、短暫的衰退,但也將急速從谷底反彈。


【免責聲明】本文編譯自外電,不代表“東往西來”的立場與觀點。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自身的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文內容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文版權歸“東往西來”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一旦發現,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