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十七帖》之一 《郗司馬帖》


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徵》一文可以參考。

《十七帖》是一部匯帖,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名之。凡27帖,134行,1166字。其中的一些帖尚有摹本墨跡傳世,如《遠宦帖》、《遊目帖》等。據載:唐太宗好右軍書,蒐集王書凡三千紙,率皆以一丈二尺為一卷,《十七帖》即其中的一卷。唐張彥遠《法書要錄》雲:“《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煊赫著名帖也。”此載略與今傳本異。摹刻本甚多,傳世拓本最著名的有明邢侗藏本、文徵明朱釋本、吳寬本、姜宸英藏本等。唐蔡希綜《法書論》說:“晉世右軍,特出不群,穎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創立制度,謂之新草,今傳《十七帖》是也。”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範本,被書家奉為“書中龍象”。它在草書中的地位可以相當於行書中的《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十七帖》風格沖和典雅,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絕無一般草書狂怪怒張之習,透出一種中正平和的氣象。南宋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其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間字勢相顧;字與字之間偶有牽帶,但以斷為主,形斷神續,行氣貫通;字形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真所謂“狀若斷還連,勢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用筆方圓並用,寓方於圓,藏折於轉,而圓轉處,含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外標衝融而內含清剛,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這些可以說是習草者必須領略的境界與法門。

王羲之《十七帖》之一 《郗司馬帖》

王羲之《十七帖》 鬱岡斎墨妙(28.94x365.36cm)


附:(點擊查看)

《十七帖》作為一代名帖,備受歷代書家與收藏家的喜歡,翻刻甚多,最著名的有三井本(三)、上野本(上)、臺北故宮本(臺)三個版本,下面就以此三個版本逐帖對比學習。釋文、註釋、譯文參考前人及當代研究成果。


郗司馬帖


王羲之《十七帖》之一 《郗司馬帖》

郗三井本


王羲之《十七帖》之一 《郗司馬帖》

郗上野本


王羲之《十七帖》之一 《郗司馬帖》

郗臺北故宮本


十七日先書,郗司馬未去,即日得足下書為慰。先書以具,示覆數字。


註釋:

此信前人皆以為系寄周撫。郗司馬,即郗曇,字重熙。郗鑑之子、郗愔之弟。王義之妻郗璇仲弟、王獻之前妻郗道茂之父。會稽王司馬昱以撫年大將軍捕政,引罷為司馬。足下,古代下對上或同輩之間的敬稱。以,同已。王義之書中“已”多書為“以”字。

從此信看,前信中已告周撫郗曇到某地去(可能是帶信給在某地的信使),後未去成,故此處補告。應成一先生將末句斷為"“先書已具,示覆數字”。“具”字釋為信已寫就,尚未送出,即得來信。現錄以參考。


十七日已先有書信送來,郗司馬(郗曇)未去。即日得到足下書信,甚感欣慰。(是想說的意思)前來書信中都已講了,現在再簡單地補寫幾個字。


郗氏自太尉鑑後為江左名,其姓讀如絺繡之絺,而世人以俗書郗字作郄,因讀為郤詵之郤,非也。郤詵乃春秋晉大夫郤縠,郗鑑乃漢御史大夫郗慮之後,姓原既異,音讀迥殊,後世因俗書相亂,郗郤二姓遂不復辯,亦近代氏族及小學二家之學不講故也。陸魯望博古矣,其詩有云:一叚清香染郄郎。亦誤讀也,今因郗氏帖聊爾及之以糾俗繆。(宋黃伯思《東觀餘論•法帖刊誤》)


王羲之《十七帖》之一 《郗司馬帖》


王羲之《十七帖》之一 《郗司馬帖》


王羲之《十七帖》之一 《郗司馬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