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租房“逼疯”的年轻人:疫情之后,还是抓紧攒钱买房吧

被租房“逼疯”的年轻人:疫情之后,还是抓紧攒钱买房吧

“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曾经宽慰了不少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

但疫情就像一面放大镜,把租房背后的苦涩和委屈放大了几十倍,租房生活的缺陷暴露的一览无余,不得不让很多的年轻人开始思考“房子”对自己的意义。

有人说,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城市放不下灵魂”。放不下大城市的更多的机会,又不甘心在小城市安稳过一生成为多数年轻人纠结的问题。

怎么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但想要融入一座城市,享受它丰富的资源与宽广的平台,就必须得承担生活成本的重压。

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疫情之下,年轻人租房生活的真实状态。

01、当代年轻人租房现状:空着老家100㎡多的房子,在大城市蜗居

对于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而言,租房是融入一个城市的第一道坎。

租房的经历不尽相同,但租房的感受却出奇的相似。

案例一:“房子不只是个落脚地,更是我在陌生城市的避风港”

小张从家乡乘坐高铁回到自己在北京的出租屋里。

“外地回来自觉隔离14天”,小张按照规定向房东、社区、物业报备之后,总算安下心来。

“她回来,我们都得重新被隔离14天”“住酒店吧,不然大家都出不去”……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小张只好收拾好行李去酒店住。

明明是合法租的房子,却没办法住要另外花钱在外边住,一边是房租,一边是每天200块的酒店费用,对于月薪8000的小张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无奈之下,小张甚至动了辞职回老家的想法,后来还是在同事的介绍下租了一个6平米的单间,3000块钱一个月,小张毫不犹豫果断的签了一个月合同。

“以前觉得房子就是个落脚地,反正只是晚上回去住一晚,便宜、近就可以,没别的要求。但是经过这次疫情,我觉得房子不只是个住处,更是在陌生城市的避风港。”

被租房“逼疯”的年轻人:疫情之后,还是抓紧攒钱买房吧

案例二:“二选一,要么被宰,要么搬家”

疫情期间,想要换房子,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小李原本住在西北三环整租的房子,2月中旬房子就要到期了。因为疫情原因不方便外出看房,小李就在网上跟着中介看房,房子、价格都比较满意,可临近搬家时问题出现了,两边小区都不让外部车辆进,另外新小区不承认前面的14天隔离,搬进去还得重新隔离。

无奈之下,小李想到了续签,但是房东却发来消息“想续签可以,涨租20%,签一年”。

算下这笔帐,明显是“趁火打劫”,这个时候只能在“被坑”和“搬家”之间二选一。

没有办法,总得有个地方住,忍一时风平浪静。

被租房“逼疯”的年轻人:疫情之后,还是抓紧攒钱买房吧

案例三:“开门就是床,我图大城市的啥?”

“开门就是床,10平米的储物间,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几个人合租。”

这应该是多数在外奋斗的年轻人住房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在北京,10-12平米的小单间尤其普遍。

“老家明明有100多平米的大房子,非得跑到大城市在几平米的小房子里蜗居,到底是图啥?图工资高吗?关键我工资也不高啊!”

这不只是小孙内心的想法,更是多数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的共同心声。

被租房“逼疯”的年轻人:疫情之后,还是抓紧攒钱买房吧

02、疫情期间,合租到底有多痛苦

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选择蜗居在十多平米的出租房,小是小点,但够住就好。

白天上班,对于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而言,加班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周末加班或者和朋友聚会,满打满算在出租屋待的时间也就睡觉的几个小时,况且既然选择到大城市奋斗,就必须做好放弃舒适圈的准备。

然而,疫情期间,当需要在家隔离半个月甚至更久,租房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各种矛盾也凸现出来。

1、多人共用一个厨房、卫生间,非常不方便

如果在平时还好,反正也就晚上回来睡一觉而已,周末叫个外卖或者出去吃都很方便,但是疫情期间,需要在这样的狭窄的空间中待十几天不能出去,办公也不方便,就很压抑。

另外大家都在家,疫情期间叫外卖也不方便,几户人做饭非常不方便,碰上不爱收拾的室友,或许对方做完饭剩下的“残局”,还得自己收拾。

多个人共用卫生间,也极其不方便。

2、搬家成难题

疫情期间,因为小区管理比较严格,不能随便出入,那么这个时候搬家就成为了大难题。

恰好碰上了房子要到期了,不搬吧,有可能会遇到趁机涨房租的中介或者房东,搬吧,小区一般是不让外边的车出入。

搬还是不搬都是难题。

3、生活习惯不同,易导致矛盾爆发

在大城市选择合租的年轻人居多,几乎也不太可能选择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合租室友,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有差异,有人习惯早睡,有人习惯晚睡,有人有洁癖,有人习惯随手放东西,当长时间需要待在一起之后,各种矛盾都容易爆发。

4.有房产证的说话才算数

疫情期间,我的一位朋友本来住的好好的,突然被通知所住的是一个隔断间,要求5天之内搬走。

没有办法,朋友只得临时找了房子赶紧搬。

没有房产证,即便是按合同租房,也面临随时有可能被告知要重新找房子的境况,毕竟房产证上谁的名字谁才有话语权。

虽然这种状况只是少数,但若是不巧碰上了,只有自认倒霉。

房子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最不愿意谈或者让年轻人最不开心的事情,而疫情更是让年轻人体会到有房子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有调查数据显示,居家隔离期间,看书、刷剧、打游戏是最普遍的打发时间的方式,有将近15%的人感到焦虑,超过10%的人对于住房现状感到不满,萌生想要买房的想法,59.5%的人在隔离期处于负面情绪的包围中,仅有12%的人在这额外的假期里感到平静和悠闲,而他们有超过六成是居住在30平米以上的房间。

显而易见,大城市中,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03、想租个宽敞的房间到底有多难?

有人说,经过这场疫情,也想清楚看明白了,也不是不想买房,但是想在大城市买房哪有那么容易,且不说有没有购房资格,钱包也不允许啊。

除非家里有矿,否则对于多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而言,买房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些房价令人却步的一线城市,生活压力本来就不小,所以还是得靠租房。

在城市想租一个宽敞的房间到底有多难?

有数据统计表明,一个基本只能容纳一张床的5平米的空间,在北京的平均月租金达到1945元,而一间15平米-30平米的房间,在北京差不多每月需要4000元的租金,30平米以上的单间,在北京每月的租金需要4500元以上。

以上的数据只能表明房间面积越大,租金就不可避免的上升,还不能表明租房的实际难度。

在大城市租房的人应该都了解,房间面积只是影响租金的一个方面,绕不开的还有通勤问题,选择住在什么地段,强烈影响着租房的预算门槛。如果想选择稍微宽敞一点的房子,租房预算又有限,那就只能选择偏远一些的郊区。

朋友小陈在北京工作,刚毕业时候选择住在9平米左右的单间,距离公司大概1个小时的路程,所住地方也是郊区,但房租却不便宜,折合下来每月房租就得2500左右,几个人合住共用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不仅房租高住的也不舒服。

于是小陈找了第二个房子,房子非常宽敞,房租相比较而言也不是很高,但是距离上班的地方特别远,单程需要两三个小时,一天上班路上来回就得折腾四五个小时。每天早出晚归,早上6点左右就要起床准备出门,否则一旦堵车必定会迟到,晚上偶尔遇到加班时候,得拼了命的赶车。

“房子宽敞点、干净点、便宜点就够了,毕竟这是独自在外的一个家,回到家心情也能好点。

没有办法,想要住得舒服点、便宜点,只能暂时接受这么折腾,等将来我也要买房子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装修,那时候就再也不用为住的地方天天烦了。”

被租房“逼疯”的年轻人:疫情之后,还是抓紧攒钱买房吧

04、结语

房子对年轻人真的不太友好,尤其是这次疫情,更是让很多年轻人直视生活的残酷。

不管多么努力的想要过好自己的生活,租住的房子永远是漂泊的感觉,每天都可能会面临各种可能性。

所以,趁年轻,好好存钱吧,赶紧赚钱买房。


这次受疫情影响,很多人都开启了人生的Plan B——做副业。

开始在朋友圈、群里,卖卖货,刷刷脸。

但我还是建议你尽早学会理财,让钱帮你工作。


理财不等于投机,也不等于暴富。

但学会理财可以让你更好的赚钱,花钱,存钱,管理钱,如果可以,学习越早越好。


快财学堂:在家上快财,轻松学理财!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手动比心么么哒~


《疫情之下,租房的年轻人都怎么样了?》 有意思报告

《北上广深租房图鉴:10平就能住,开门就是床》 DT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