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唱《送别》失声痛哭,人原来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在一瞬间

我是月儿在南方,感性生活,理性思考。

你的关注,我的荣幸。


朴树唱《送别》失声痛哭,人原来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在一瞬间

1.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2018年的一月,朴树虽然还是一身格子衬衫和白色帽子的少年模样,在《大事发声》的录音棚里唱起了《送别》,随着音乐缓缓响起,朴树却抱着话筒失控大哭,让人心疼不已。

看着这个曾经酷酷的少年,如今已经满面沧桑,突然想起村上春树的那句话:“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歌也不是慢慢听懂的,而是到了那个年纪,经历了一些事情,再听这首歌时,突然就懂了。

正是所谓的“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所以,视频中的那个男人,在唱到“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时,双手死死抱着话筒,靠在上面一声一声地抽泣。

他怎么了?你会问。一个曾经那么潇洒随性的男人,到了四十多岁的年纪,竟然会这么脆弱。然后你又问你自己,我怎么了,怎么也跟着他哭起来了。

究其原因,不过是越活越大,心越脆弱,人越孤独。轻轻地一句话一首歌,就能戳中心中最脆弱的那个地方,然后不知不觉间,泪流满面。

朴树唱《送别》失声痛哭,人原来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在一瞬间

2.一夜成名,却与孤独为朋。

还记得年少时的朴树,也是那么意气风发。一首《那些花儿》让万千人为他着迷。无论是大街小巷音响里放着的,还是路人嘴里哼着的,都是它。

突然成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可是这个羞涩胆怯的大男孩却慢慢抽身而去,躲在了一个周围人烟稀少的出租房里。他说,他实在不愿做一个让自己讨厌的人。

朴树这样的人很难对人打开心扉,但一打开就是一辈子。

他朋友不多,吉他手程鑫是一个。他的宠物不多,小象是一个。谁都知道当一个人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投入的感情投入太多,最后要割舍时面对的是剜心之痛。

当得知程鑫患上胰腺癌后,他带着程鑫跑遍了全国,访遍名医,耗尽了家财。他的经纪人说:“这几个月的治疗,花掉了你几年的收入。你要想清楚了,你卡里的钱根本不够。”

朴树像是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的,回得干脆:“不够我就签约公司,卖身嘛。跟救人比起来,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又算什么。”后来,程鑫还是走了。

在他弥留之际,朴树拉着程鑫说,“放心,我会照顾好你妈妈。”

朴树唱《送别》失声痛哭,人原来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在一瞬间

3.历经磨难,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当陪伴了他十几年的小象(一只文静的金毛犬),离他而去时,他只能整日以泪洗面,以此来祭奠小象陪伴他的那些点点滴滴。后来父母也慢慢老了,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

他站在生命的长河里,放眼望去,只剩下冰冷的孤独浸入心脏,寒冷刺骨。

当他在录音棚里唱起《送别》,唱到那句“知交半零落”时,大概是想起了那些他亲手送别的亲人朋友,想起当时离别的撕心裂肺,想到现在的形单影只,想到知交零落,才泣不成声吧。

也是随着身边人一个个离去,他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易怒、突然流泪,悲伤得无法克制,他知道自己病了,

朴树唱《送别》失声痛哭,人原来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在一瞬间

患上了很多人都忌讳的抑郁症。

为了不让家人知道自己的状况,他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

就一个人在录音房,在音乐的陪伴下,独自舔舐伤口。他尝试着做自我救赎,想让自己正常运转起来。他去银行排队,去逛菜市场,去上超心理学课,试图通过这些方式找回最原始的自己。

经过几年痛苦地抗争,他的状况有了一些好转后,就收到了韩寒的创作邀请。他答应了。

在创作界,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律:抑郁的程度越深,创作的高度越高。

像梵高、像海子,像海明威,像张纯如.....

所以,当久经抑郁折磨的朴树重回歌坛后,一首惊为天人的《平凡之路》又让人们掀起对朴树的崇拜。

歌词中,他写道:“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树唱《送别》失声痛哭,人原来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在一瞬间

4.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十年前你如生如夏花般绚烂,十年后你说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或许这就是时间、经历带给我们的变化,让我们眼中的世界更加透彻,更加细腻。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没有一边唱歌一边哭泣的人,不足以说深情。

朴树教给我们的,是一种与世俗不同的生活态度,对外物淡泊,对歌声执着,对朋友忠诚,对自己诚实。

他的歌声对我们来说,是对我们生命的一种救赎,是我们脆弱时的坚强剂,是我们暴躁时的镇定剂,是我们低沉时的安慰剂。

他的眼泪,恰恰让我们见证了他的一颗赤子之心。他也用眼泪,告诉我们,要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