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雨下,抄底時機已來?

2020年的經濟下行已是板上釘釘, 畢竟在今年的1-3月份,是國內疫情高峰,全國停工停產,疫情雖是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經濟大大折損卻已是事實。所以不論是投資還是剛需,都不能以極其片面的信息,去做決定。

隨著經濟下滑,老百姓的收入自然大受影響。如此之下,房價還不跌嗎?房子現在真的能買嗎?

眾說紛紜,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近段時間我看到深圳、杭州房價在暴漲,豪宅“日光”,百億地王等,樓市看似復甦。

樓市風雨下,抄底時機已來?

其實我們看一下深圳、杭州的二手樓交易數據,您會發現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或許在這裡我們就能發現,樓市的水分其實是很大的,投資需謹慎。

有人說隨著疫情結束,之前積壓的購房需求會快速釋放,樓市在加速回暖;還有人說,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打擊嚴重,關門的關門,失業的失業,大家哪兒還有錢買房,樓市危在旦夕。

那麼,疫情之後,全球救市的大環境下,焦慮的我們,到底是抄底殺入還是持幣觀望?

1.

其實數據不會騙人,事實這東西永遠不會站在任何一方。樓市怎麼走,它和你所在城市的購買力、土地供應、調控政策、媒體輿論等因素息息相關。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些數據,根據數據顯示,在2020年3月份,多個城市土地成交面積都成倍數地上漲,中西部重鎮重慶的成交面積最瘋狂,達到109倍,數據瘋狂,那麼樓市是不是在火熱呢?

樓市風雨下,抄底時機已來?

別急,仔細想想,再對比去年,絕大部分城市都尚未恢復去年同期的成交水平。北京、重慶、西安、上海成交面積不足去年同月的一半,大連、廣州、南京、東莞跌幅超30%,大部分城市成交面積同比去年大幅下降,眾多城市成交量慘遭腰斬。
  
如此跌幅下,談什麼火熱行情,沒有所謂的復甦,只不過是一些交易的假象而已。恆大在疫情期間7.5折優惠,在當時吸引很多買家下定金,聽說成交額達到幾百億,但是過後的退款紛紛踏至而來。恆大的促銷也被業界解讀為只是為了緩解債務壓力而已,促進現金流回收。

這種交易行情能稱為樓市復甦嗎?這也只是樓市一時的假象,或許是谷底反彈而已。

隨著國內經濟逐步恢復,國內經濟確實會出現好轉。但是隨著有一部分困難情況也隨之到來,餐飲行業、外貿行業、航空業、旅遊業等經濟出現停擺。遭受打擊主要是來源於國外疫情,在全球疫情的衝擊下,疫情局面不穩定下來,老百姓缺乏經濟信心和收入保障,就不敢放開去買房,樓市就難以穩定下來。

2.


此時此刻言樓市已經復甦確實還不到時候,只有國內外疫情能夠得到控制,全球經濟得到復甦,國內經濟持續好轉。樓市與經濟、經濟與疫情是捆綁在一起的,樓市何時才能完成復甦,取決於經濟何時能復甦,至少在目前來說樓市復甦還為時過早,估計還等幾個月才能下最終定論。

樓市風雨下,抄底時機已來?

然而,對樓市多數人依然看好一、二線城市,認為一、二線城市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儘管中國在2月份的時候經歷最困難的疫情時刻,但是深圳、杭州這兩座火山依然能夠爆發,一是政策支持,二是人口持續增量,三是城市的發展潛力,四是國家鼓勵發展核心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也是給了持有核心一二線城市房產的人一顆保心丸。

但是,對於三四線城市卻就不是那麼寬容了,現在有許多開發商在退出三四線,轉而到一二線城市拿地。譬如融創土地儲備超82%位於一二線城市;而萬科2019 年新增項目 71.5%位於一二線城市;以往深耕三四線的碧桂園,也將93%的資源配置於人口流入區域,73%位於中國五大城市群。

樓市風雨下,抄底時機已來?

由於最近通貨膨脹厲害,現時經濟受挫,樓市也未真正復甦,如果不是剛需,不要盲目入市。因為這種是最先撤場的是投資客,所以大多數城市還有調整的空間。

現在最該做的,就是儲備好資金,等待機會,通過各地樓市復甦的進度來鎖定價值投資城市,再伺機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