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有一位妻子的皇帝---朱佑樘

一生只有一位妻子的皇帝---朱佑樘

朱佑樘

朱佑樘是明朝開國以來第九個皇帝,他是明朝著名的賢君,以嚴謹著稱。朱佑樘在中國帝王史上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曾下旨將朱佑樘的神主牌位最先供奉在歷代帝王廟裡。在清朝,平時皇帝教育自己的皇子都使用朱佑樘為正面例子,教育皇子應該恭儉仁孝,勤政愛民。朱佑樘一生沒有納嬪妃,這反映了他非常高尚的愛情觀,中國古代帝王都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唯獨朱佑樘,只有一位皇后,別無嬪妃。朱佑樘可謂是鳳毛麟角,今天我們就說一說朱佑樘的一生。

朱佑樘的性格跟他少年時候的境遇有很大的關係,他少年時的境遇可以用命運坎坷,多災多難進行形容。她的生母紀氏原本是朱見深王皇后身邊的一名宮女,因皇后覺得紀氏美麗聰明,便命令她掌管後宮珠寶寶庫。一次朱佑樘的父親朱見深巡視後宮,與紀氏相遇,覺得紀氏長得非常美貌,便命令她侍寢一夜。春風一夜,紀氏竟然暗結珠胎。朱見深風流一夜之後,便忘記了紀氏。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紀氏的肚皮日漸隆起,竟然被萬貴妃萬貞兒知道了,非常嫉妒。在後宮朱見深極其寵愛萬貴妃萬貞兒,傾權六宮、不可一世。萬貴妃曾經生有一子,但是在很小的時候夭折,於是精神變態,非常記恨其他嬪妃生子,對許多懷孕的嬪妃都逼迫墮胎。萬皇后追蹤紀氏有孕一事,他派遣宮女調查紀氏是否懷孕,宮女天良未泯,說紀氏得了怪病,並不是懷孕,暫時瞞過了萬貴妃。十月過後,紀氏產下了朱佑樘,她非常害怕,害怕萬貴妃加害朱佑樘。幸虧大太監張敏的幫助,將朱佑樘藏在密室撫養起來,一直養到六歲。

朱見深對朱佑樘的出生毫不知情,在朱見深年過30之後仍然沒有子嗣,平時不免嘆氣。最後大太監張敏告訴了他實情,朱見深才知道自己還有個兒子。初次見面時,朱佑樘胎毛未脫,長相異常可愛。朱佑樘了朱見深之後,立刻投入朱見深的懷抱,十分親暱。朱見深驚喜交加熱淚盈眶,說太像我了,果然是朕的孩子。即日起,封紀氏為淑妃。後來紀氏暴斃,傳說是萬貴妃害死的。朱見深當時只有這唯一的孩子就立朱佑樘為太子。周太后也害怕朱佑樘被害,所以抱入自家寧壽宮親自撫養。朱佑樘做了皇帝之後,許多大臣上奏說,應該追究紀氏暴斃的原因,萬貴妃雖死,萬氏家族應該株連九族進行懲治。朱佑樘認為,萬氏是先帝寵妃,這樣做會有傷先帝的意思,對大臣的奏章擱置不理。他懷念生母,寬恕萬氏,的確是仁孝大度的表現,朝廷的大臣為此對朱佑樘很是敬佩。

朱佑樘接手的是父親朱見深扔給他的一個爛攤子,這一點他非常的清醒,在剛繼位的時候,便開始整治吏治。其中太監梁芳、太常寺丞李幼省,同黨鄧長恩,趙玉等人罷官治罪。罷免傳奉官兩千餘人,奪去僧道封號一千餘人。再去邪的同時,朱佑樘又大力選拔,賢才委以重任。其中王恕、馬文升、劉大夏、劉健、李東陽、謝遷等人先後被納入內閣執政,出現了“

朝多君子”的盛況。

為了徹底的整治吏治,朱佑樘決定考核各級官員,這是朱佑樘整頓史治的有力措施。朱佑樘決定,凡是年過六十的官員退休,疲軟無力者、貪汙者全部辭退。在1490年、1496年、1502年,這三年裡一共罷免官職兩千餘人,經過朱佑樘的嚴格考核,弘治朝吏治清明,官員們都恪守盡職,不敢妄為。

重視民生是朱佑樘一貫的政策,朱佑樘是個非常仁慈的皇帝,他十分關心民生,體恤民生,並賑濟災民。朱佑樘繼位後,多次從國庫當中撥款撥糧救濟流民,又多次派官員核實戶口,發放田地、免地稅三年,同時安置湖北流民十萬餘人,對不願搬遷的流民發放路費歸還原籍。說實話,對於災區進行免交租稅、地稅是歷代皇帝的慣例,但是像朱佑樘這樣廣泛的救濟百姓的皇帝在歷史上十分罕見。

朱佑樘私生活嚴格檢點一生不愛女色,後宮只設皇后一人,別無嬪妃。皇后張氏出身微寒,即位後冊封為皇后,明朝的皇帝選皇后有一個不成文的原則,往往都選平民和小官之家的女子,不選高貴門第家的女子,這是因為怕像漢朝外戚專權的局面。朱佑樘年近30,仍然沒有皇子,大臣曾多次上奏,建議增設六宮嬪妃,朱佑樘一概不理。他對張皇后伉儷情深,每天一起談古論今、朝夕共處、相敬如賓。真是一對患難夫妻,張皇后日後為朱佑樘生下長子為朱厚照,立為太子。次子在出生後不久夭折。對於中國上下5000年能做到這一點的皇帝幾乎沒有,歷史上

隋文帝楊堅雖然只有一個妻子即孤獨氏,但是楊堅不是不好色,只是因為孤獨氏非常兇悍,嫉妒心非常強。楊堅非常的害怕孤獨氏,所以等孤獨氏去世後,便納宣華夫人等一批嬪妃。如此看來,朱佑樘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崇信僧道、崇信李廣是朱佑樘一生的缺點。寵幸宦臣是明王朝的痼疾,整個明朝除了太祖、建文帝之外,差不多都寵幸宦臣,其原因是太監與皇帝朝夕相處,侍奉在皇帝左右,對皇帝十分忠心,能夠挾持朝臣,朱佑樘當然不能例外。李廣慫恿朱佑樘在宮內煉丹,朱佑樘身體素質非常虛弱,十分渴望長生不老。李廣招來番僧為他祈福,求長生。因此朱佑樘日漸迷信仙佛,沉溺於研究仙丹中,並自封為真王。李廣建議在萬歲山上修建毓秀亭,剛建成之後,太康公主便夭折,不幾日青寧宮又遭到火災,於是宮中經常傳言“信李廣、鬧大禍”。李廣聽後十分恐懼,飲鴆而死。李廣死後,朱佑樘十分惋惜,認為李廣家中藏有修煉仙丹的秘方,便派人去搜取。太監得令,奔向李廣家中搜尋,折騰一日之後不見秘方,卻搜來一本賬簿。這個賬簿是李廣受賄的賬簿。朱佑樘得知李廣只是受賄便有上千萬兩黃金和白銀,十分震驚。由此可見,李廣受到朱佑樘的厚愛,一個小小的太監,竟然受賄如此之多。

到了1505年,在位18年的明君朱佑樘仙逝,享年36歲。這真是一個悲痛的話題,雖然朱佑樘崇信僧道、重用李廣是他一生中的汙點,可是這點汙點遮蓋不住他的英明,他的功遠大於過。去世前,朱佑樘立朱厚照為皇儲,用“法祖用賢”來告誡太子 。朱佑樘葬於北京十三陵泰陵,廟號孝宗。

朱佑樘一生仁孝恭節儉、勤政愛民,與明朝的昏君尤其是他的父親朱見深、兒子朱厚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只有朱佑樘才能治理出一個和諧、安定的社會。歷代史學家歌頌朱佑樘治理的天下是“弘治中興”,這一評語將永載史冊。此外,他愛情專一、心無旁騖,贏得了後世人的敬仰。

(文中有很多知識點借鑑歷史學家範勝利老師的《大明十六帝》;文中若有不正確的地方,懇請讀者批評指正,筆者將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