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五常是保持不變的嗎?

動漫說一說


這個問題……當然不是,畢竟世界萬物不是永恆不變的,聯合國也不是從來就有的。

但聯合國安理會五常的席位,在可預見的範圍內卻是不會改變的。

  • 安理會五常的由來

安理會五常的席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各國民意選舉出來的,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奠定的。也就是說,安理會五常實際上是在二戰中貢獻最大的的五個世界大國。

作為二戰的戰勝國,美國蘇聯英國等國家吸取了一戰後國聯的經驗教訓,以聯合國作為調解二戰後紛爭的世界性機構,在聯合國安理會中設置五大常任理事國席位,作為維持戰後秩序的中堅力量。

因為意識形態的不同,美國在二戰期間意識到美蘇爭霸將會成為戰後世界的基本格局。作為聯合國的發起國,美國為在戰後爭取更多權益,堅決抵制蘇聯和英國提出的美蘇英三警察制度,積極促成我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為在資本主義世界內部壓制英國,美國又將二戰初期就亡國的法國拉入安理會五常,由此形成了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二戰中貢獻最大的兩大戰勝國,蘇聯和美國在安理會分別擁有三張席位,蘇聯除俄羅斯之外,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各擁有一張席位,形成獨特的一國三席局面。

而美國由於其特殊的聯邦制制度,無法像蘇聯一樣實行一國三席,因此兩張席位一直保存至今。

  • 五常是擁有特權的

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美國自然是為自己爭取更大的權益,而安理會五常的權利就非常大。

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一有權採取強制行動的聯合國機構。

而憲章又規定了“大國一致”原則:即安理會就非程序問題投票表決時,只要五大國其中一個大國不同意,決議就不能通過,這就是一票否決權。

一票否決權是安理會五常最大的權利,這個權力由蘇聯提出,使得安理會五常的地位空前提升。正因為有了一票否決權,因此五大國中的任何一國都有影響世界局勢的能力,所以二戰後美國才要處心積慮地繞過聯合國展開軍事行動。

  • 五常是可以流轉的

從二戰至今,五常中的三個都經歷了改頭換面。

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完成了法國席位的流轉;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作為蘇聯的直接繼承者,俄羅斯獲得了蘇聯在安理會五常中的合法席位;

而我國安理會席位的流轉比法蘇兩國更為坎坷。

建國後蘇聯積極促成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但因為我國和西方世界的交惡,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對我國進行全面圍堵,不承認我國的合法地位。

抗美援朝之後,美國的封鎖有增無減,而且隨著我國和蘇聯關係的惡化,我國的國際環境更加嚴峻。

不過在如此不利的國際環境下,我國依然與第三世界國家展開廣泛交往,並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聯合國內恢復我國合法席位的呼聲越來越高。

特別是1964年法國和我國建交,打開了我國外交的新局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拋出所謂的“重要問題”提案和“雙重代表權”提案。其中“重要問題”提案是將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上升到聯合國大會層面,即必須有2/3以上的國家同意而不是半數國家同意;而雙重代表提案則是在接納我國進入聯合國時,保留所謂的民國席位。

這種故意刁難且製造兩個國家的態度,遭到了領袖的斷然拒絕,領袖在無法看到入常希望後表示不進所謂的聯合國。

但事情發展出乎意料,美國的鐵桿追隨者以色列、葡萄牙等國家突然反水,我國以壓倒性票數取得了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勝利。

  • 五常是不可能擴容的

一票否決權賦予了安理會五常以巨大權力,這引起了很多國家的不滿,尤其是德國、日本、巴西、印度等實力較強的國家,這些國家甚至聯名提議取消安理會五常的一票否決權。

當然結果肯定是被五常中的某一國一票否定,但是關於聯合國改革的呼聲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就是聯合國機構改革的積極倡導者,但是作為聯合國內真正的掌權人,對於聯合國秘書長這個所謂世界總統的提議完全可以置若罔聞,所以聯合國機構改革的呼聲儘管很高,但往往是不了了之。

很多人說,安理會五常之所以難以改變,是因為聯合國本就是二戰戰勝國之間相互妥協的結果。也就是說,如果將其他國家納入聯合國五常,特別是德國和日本這樣的二戰戰敗國家,則違背了聯合國成立的初衷,二戰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就要被徹底否定。

這是很有道理的。當然,決定五常在擴容問題上如此默契的,還是五常擁有的巨大權力。在當下聯合國仍舊作為世界上最權威的國際機構的背景下,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都不希望自己對手的盟友加入一票否決的行列。

所以所謂的聯合國機構改革,不可能取得明顯進展,五常的地位在短期內也不會得到明顯改變。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按照聯合國憲章的精神,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是永久席位。這也是“常任”這個詞的意思。這是相對於非常任理事國而言。非常任理事國要每2年更換。一共十個非常任理事國會在聯合國劃出的5個全球分區中進行競爭選舉。每次選舉競爭都很激烈。

(圖為聯合國大會開會現場)

6月9日聯合國大會剛剛選出了5名非常任理事國:德國,印度尼西亞,南非,多米尼加和比利時。這五個國家將從2019年1月1日開始擔任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兩年。

此前的10個非常任理事國為:玻利維亞、科特迪瓦、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荷蘭、秘魯、波蘭、瑞典。

今年年底,荷蘭,埃塞俄比亞,瑞典,玻利維亞和哈薩克斯坦將不再擔任非常任理事國。秘魯,波蘭,赤道幾內亞,科特迪瓦和科威特作為留任的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在2019年結束。

那麼為什麼要競爭非常任理事國呢?因為聯合國安理會有比較大的權利,經常會有提案譴責誰,甚至會支持某國對另外國家發動戰爭。為了更好地維護本國利益,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木叔舉個例子,前兩天安理會就加沙衝突投票:科威特提出了譴責以色列的提案。為什麼是科威特而不是巴勒斯坦或者沙特?就認為科威特是非常任理事國,只有他在安理會,當然就由他代表。可見這個席位的重要意義。

五常保持不變而十個非常任理事國的變化規律都是聯合國憲章規定的。這是在二戰結束後,聯合國剛成立時制定的,至今70年左右了也沒有修改。所以如果要改變常任理事國的任何規定,只能對聯合國進行一個系統性和整體性的改革。

幾年來印度、日本、德國、巴西就一直在推動聯合國改革,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安理會的設置不合理,越來越成為各方扯皮的地方。

木叔還是以加沙衝突為例來說明這個事情。科威特譴責以色列的提案獲10票支持、1票反對、4票棄權;美國譴責哈馬斯的提案獲1票支持、3票反對、11票棄權。都沒通過。換句話說,折騰了白天沒有任何效果。為什麼會這樣,就因為五常理事國有一票否決權,只要自己不喜歡或者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提案,肯定就被否決。

科威特的提案美國否決了;而美國的提案俄羅斯否決了。英國、波蘭、埃塞俄比亞、荷蘭在兩次投票都棄權。

因此這種五常席位不變,一票否決權不變的情況引起了很多國家的不滿。未來聯合國改革,可能常任理事國的相關規則要變化。但諷刺的是,如果聯合國改革安理會五常肯定要投票,五常有否決權,對自己不利的肯定否決了。改革從何說起呢?


木春山談天下


日本和印度想入常,除非中國被踢出局,不然就中國的一票否決權,就能讓日印永遠無法走上神壇。

但照目前的局勢和中國的實力來看,中國出局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除非第三次世界大戰再度爆發,五常被幹翻,聯合國才能從新洗牌,從新建立新體制。但中美俄英法這幾個國家在世界可是舉足輕重的存在,想要搖動這幾個國家幾乎不可能。

英國雖然沒有了當年日不落帝國的強大和威風,實力相對其他四常較若,但後面有美國撐腰,英美本身就是一家。

五常除了英國弱一點,其他四國都很強大,這幾個大神一直操縱著世界格局。但凡任何一個國家有越矩的動作,就會被扼殺在搖籃。誰要是觸碰了五常的利益和動了五常的奶酪,都會被拳打腳踢,卡扎菲和薩達姆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們國家還好,一直秉承的是孔孟思想,中庸之道,不會為了自己利益去侵略強奪。俄羅斯也還算消停。不像美英法這幾個大流氓強盜,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他們的身影,有他們的坦克和戰機。

聯合國一直在大肆宣揚:民主、自由、平等、和平……卻幹著反其道的勾當,總之就是一句話,這個世界誰的槍桿子硬誰就是老大,誰就說了算,五常一直站在世界頂峰傲視群雄,誰敢不服?



長弓密


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代表著的是二戰時期中反法西斯的五大貢獻國家,這五個國家之所以能獲得永久的常任理事國席位,與他們在二戰時期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有很大關係。

五大常任理事國的由來

二戰時期法西斯有三巨頭,分別是日本、德國、意大利。

而反法西斯一方也有三巨頭,分別為美國、蘇聯、英國,除了這三大反法西斯巨頭之外,中華民國和法國也在二戰中奉獻了不少的力量。

在抗日戰爭中,我國通過擴大戰線、分散日本人的戰略力量使得日本人陷入了持久的戰爭泥潭中,成功地拖住了日本絕大多數的兵力,使得他們無法調集大數兵力攻佔其他地區。

再加上當時我國的軍隊眾多、實力不俗的原因,所以當時的中華民國也擁有了一個常任理事國席位。

而法國雖然在二戰剛開始爆發的時候很快就投降了,但是二戰後期在戴高樂將軍的帶領下,他們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貢獻也是不可小覷的。

再加上法國因為早期的自保保存下了不少實力,所以他們後期的貢獻和實力也使得他們得以進入了常任理事國隊伍中,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五常由來。

美國和蘇聯多出的席位

原本的五常中最強大的是美國和蘇聯,蘇聯本身是由15個加盟國組成的,在他們早期的努力下,他們在聯合國中爭取到了三個席位。

第一個席位就是蘇聯本身的常任理事國席位,另外兩個席位分別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所擁有的普通成員席位。

美國的實力是一點都不弱於蘇聯的,因此他們自己也不能吃虧,他們在蘇聯獲得三個席位的同時,也從聯合國多爭取到了兩個席位的份額。

只不過因為美國採取的是聯邦制、他們的州並不像蘇聯的同盟國一樣擁有成為聯合國成員國的條件,因此這兩個份額就被他們保留了下來,沒有使用。




五常席位會隨著內部政權的變化而被替代

從正常意義上來說,聯合國五常國家的地位是保持不變的。

如果有其他國家想取五常國家而代之或者想成為新的常任理事國的話,是會受到五常們制止的,他們的一票否決權可不是說著玩的。


之前日本、印度等國家想成為常任理事國的提議就是在五常們的反對下而最終告吹了。

但是從某些意義上來說,聯合國五常席位卻並不是完全保持不變的。

如果這些國家內部的政權變換的話,這些國家的席位就會從上一個政權交換到下一個政權手中。

只不過因為這些席位仍然屬於這些國家,所以我們才會認為五常的席位沒有動搖過。


五常席位的被替代

接下來我們簡單瞭解一下五常席位某些方面的變幻。

首先就是我們國家,蔣介石的中華民國在二戰之後成為了常任理事國,雖然蔣介石後來被擊敗逃往了臺灣,但是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仍然是保留在他手中的。

因為蔣介石始終沒有接受日本、美國等國家的提議將臺灣自立為一國的原因,所以五常席位才有機會在後來被我們收回。

從名義上來說,臺灣和我們是完全處在一個國家中的,在1971年,經過各聯合國成員國的投票,臺灣手中掌握的常任理事國席位回到了我們手中,從這方面來說,也是一種常任理事國席位的替換。

還有法國的第五共和國取代了第四共和國之後,他們的常任理事國席位也被取代了。

在蘇聯解體之後,蘇聯的常任理事國席位也被俄羅斯取代了。


所以說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席位在不爆發巨大戰爭的情況下,於國家層面是會一直保持不變的,但是隨著政權的更迭,五常的席位卻可能會被各自國家內部的新政權取代。


孤客生


理論上能變,實際上不太可能變動!

五常的設立,其實就是對大國主導世界這一國際政治格局的認可。中英美法俄五國,英法是老牌帝國主義強國,美國二戰以後一躍而成為霸主,俄羅斯是唯一能夠敢於和美國抗衡的國家,再加上一個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可以說,當時五常的設立沒毛病。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十年整體穩定的國際局勢,造就了一些新的大國,比較典型的就是日本、德國、印度和巴西這個所謂的四國集團,其實若論政治影響力,印度一直在南亞和印度洋周邊處於地位霸主,而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戰略伙伴,也長時間作為美國在東亞地區的代理人,相當於皇協軍隊長的角色。這兩個國家是勉強有資格作為常任理事國成員共同處理國際事務的。德國雖然在經濟上領導歐洲,可是由於二戰以後德國憲法的約束,不大參與國際軍事爭端。巴西經過短暫的經濟發展,很快的又衰落,都不具備入常的可能。

但問題就出在聯合國安理會五常的一票否決權上,如果想當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必須要向安理會提交議案,但是對安理會的議案五常有一票否決權,因此,凡是觸動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根本利益的議案都沒有通過的可能,增加或者減少常任理事國,恐怕五常這一關就永遠都過不了,至少中國是絕對不會同意日本和印度入常的。

有的人會說,一票否決權太耍流氓了,應該廢除掉五常的這一特權,可問題是廢除一票否決權的提案一旦提出,馬上就會被一票否決,所以此題無解!

所以,雖然聯合國安理會並沒有明文規定常任理事國就一定保持不變,理論上存在著增減的可能,但實際操作中這種可能性無限接近於0!


三日軒主人


可以變!如果誰想變,有兩個選擇

1,挑起三戰,並取勝,然後再創建或改組聯合國。

2,幹翻五常中的一個,然後取而代之。

當然,唯一可能的改變,是五常某一個其內部政權更迭,但也是被內部新政權取代,不會外流



五常不是一國一票選出來的,而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是二戰反法西斯中貢獻最大的幾個國家,中美俄英法的五常席位(當時還是美蘇為主,其它3個是美蘇基於利益考量)是在二戰中浴血奮戰,遭受巨大傷亡換來的,是五個國家的勝利果實。


1945年6月26日,《聯合國憲章》正式簽署。憲章第23條明確規定: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為:美、蘇、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從此被正式確立。憲章同時也規定了“大國一致”原則:即安理會就非程序問題投票表決時,只要一個大國不同意,決議就不能通過。這就是“一票否決權”。



五常特權(一票否決權)正大光明,無任期限制,席位終身擁有。五常地位是寫進了聯合國憲章的。聯合國任何實質上的行動,都繞不開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

五常合法擁有核彈,伊拉克想研究一下就可以扣上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帽子。公平不?不公平,但世界秩序就是幾個大國決定的,不服也不行。五常表現出來的是特權,背後還是實力!你讓菲律賓入常試試,位置敢坐嗎?坐的穩嗎?



近些年,有些自認有實力的國家,如日,印,巴,德都想入常,還搞“捆綁”入常,“打包”入常,以為某國表態支持就躍躍欲試,其實是拿他們當猴耍呢。日本想入常,中俄一票否決。德國想入常,英法一票否決。二戰打的就是這兩國,兩個戰敗國還想入常?印度想入常,中國一票否決。巴西想入常,美國一票否決。最終都是不了了之。



總之,五常是正義的,正確的,合法的。不服?來戰!


霧影wy


是的,聯合國五常就是爸爸,不是誰都能當爸爸的,沒有匹配的實力就洗洗睡吧,而且在擁核和入常這樣已經嚴重威脅到五常地位的事情上,五常的決定將會出奇的一致,他們之間可以有利益衝突,可以扯皮,甚至可以有武力摩擦,但是再怎麼有矛盾這也是五常之間自己內部的事情,自己關起門來可以慢慢商量的,因為目前國際社會的利益集團就是圍繞著五常來構建的,五常之間的博弈是他們自己內部的利益分配,是絕對不會容許有任何國家來指手畫腳甚至分一杯羹的。


如果哪個國家有了入常或者替換其中某個五常的想法,也不是不可以,就看你能不能打了,如果你具有幹翻五常實力,那麼恭喜你,成功通關五常晉升副本,不然還是不要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五常今天的地位是通過流血和犧牲才換來的,在反法西斯戰爭中這五個國家犧牲是最大的,而今天的世界格局就是五常構建的戰後體系,如果哪個國家想要更改這種格局的話,那麼就必須要擁有挑起世界大戰,並且幹翻現任五常的實力,沒錯,是同時幹翻,因為今天的和平本身就來之不易,五常是不會允許有哪個國家破幻這種平衡的,誰要是有這種想法,那麼就要做好對抗五常聯手的準備。

而且,大家注意了沒有,想要入常的國家不少,比如印度、小日本、巴西、德國等,但是卻沒有一個成功的,因為五常的套路基本都是這樣的:比如巴西想要入常,然後毛子表示大力支持,為什麼?因為毛子可以肯定美國絕對是一票否決的,還能賣個順水人情;同理,小日本像要入常,美國表示大力支持,也是因為老美知道中國和毛子肯定是一票否決的,自己只不過順手錶示一下做爸爸的支持而已,剩下的德國、印度也差不多,反正我這邊支持賣人情,然後你們那邊一票否決就行了,玩到最後大家都得到了好處,並且沒有一個能入常!

最後再說幾句,聯合國安理會如果要改革,比如增加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就意味著要修改《聯合國憲章》,但是該憲章的第十八章已經規定了憲章的修正案要經由大會會員國三分之二表決,並且要通過聯合國會員國三分之二、包括安全理事會全體常任理事國各依其憲法程序批准後,才能對聯合國的所有會員國發生效力,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都無法單獨否決修正案通過,但是卻可以通過其國內不批准的方式使其無法生效,說白了就是常任理事國都具有對修改憲章的一票否決權,就這麼簡單粗暴,因此,(其他國家)入常是不可能入場的 ,只能時不時表達一下入常的想法來提升一下存在感,維持一下體面這個樣子!

附:常任理事國進階之副本


哨兵ZH


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是有羅斯福最初四警察制,演變過來。羅斯福最早的規劃是由中,英,美,蘇組成世界警察,其它國家禁止擁有軍隊。

1943年10月,中、英、蘇、美簽署了《四國關於普遍安全宣言》宣言明確宣佈四國儘快建立維護世界和平的普遍性組織。

12月24日羅斯福鄭重強調:“英國、蘇聯、中國、合眾國及其盟國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這四個軍事大國團結一致,決心維護和平,就不會出現一個侵略國再次發動世界大戰的可能。”這一思想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思想基礎。

最終通過妥協中、英、美、蘇、法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被明確寫入聯合國憲章。憲章同時規定“大國一致性原則”即安理會通過非程序表決時,只要一個大國不同意,就不能通過。

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必須要經過所有會員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數。同時現任理事國贊成,才能通過。


憲章規定雖然只有在程序性問題上常任理事國才有否決權,但是你要覺得能繞過否決權那就太天真了。因為憲章還明確規定,一個問題是否是非程序問題,也要經過安理會投票,此時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這就是著名的雙重否決權。

簡單的說大事聽你的,小事聽我的,但是這個事是大事還是小事由我說了算。所以增加或減少幾乎是不可能的。


漁耕樵讀


糾正一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不是聯合國五常。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分別是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做出了突出貢獻而獲得的殊榮。不論是從法理上,還是現實中國際政治的演變,聯合國安理會五常都不會增加或者減少。

一、從法理上,聯合國是二戰戰勝國建立的國際性組織,安理會作為其中最重要的機構,五大常任理事國都在二戰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中國在亞洲戰爭,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力,付出了傷亡3000多萬軍民的代價;美國的參戰是壓垮德國法西斯與日本法西斯最後一根稻草;俄羅斯的前任蘇聯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力,付出了2000多萬居民傷亡的代價;英國也是抗擊德國法西斯主力之一,敦刻爾克大撤退保留了盟國的元氣;法國雖然在戰爭中被德國法西斯打敗,但是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國”一直頑強的反抗德國法西斯。五大常任理事國在二戰抗擊法西斯的戰爭中的地位無可取代,在法理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與這五大國相提並論。增加或減少五大國,是對歷史的不尊重,也是某種意義上對抗擊法西斯事業的背叛。

二、從現實國家政治演變上來分析,增加或減少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數量都很難實現

近年來,對於安理會改革的聲音不斷加大,尤其是常任理事國擴容問題。日本、巴西、印度、德國四個國家甚至達成一定程度的默契,妄想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不要說從法理上,日本和德國是二戰戰敗國,巴西與印度對二戰幾乎沒有貢獻,沒有成為常任理事國的資格。從現實國際政治關係來看,這四個國家也沒有機會。安理會採取“一票否決權”,任何決定或改革都需要五大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日本、巴西、印度、德國與五大常任理事國各有各的恩怨,達成一致,恐怕是天方夜譚。

結論: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現狀除非發生國家解體或其他重大變故,否則不但數量不會變化,這五個老面孔恐怕會一直“統治”安理會。


美國觀察室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聯合國五常的格局是難以撼動的。因為依照聯合國憲章的規定,只有獲得現有的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才能增補新的常任理事國。現任五常之間存在著複雜的博弈關係,如果是個別新的國家躋身常任理事國序列,必然會打破現有的平衡,不可能獲得一致同意。而倘若是若干個國家一併成為新的常任理事國,現的平衡或許仍可維持,但那樣會大大稀釋現有的權力平衡格局。

此外,“五常”是憲章明列的條款,增設新的常任理事國意味著對聯合國憲章的修改。即便獲得五大國的一致同意,還需獲得全體會員國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

“五常”它們中任意一國都擁有以一票否決其餘14張贊成票的效力。坊間有言,兩個小國發生矛盾,聯合國介入,矛盾沒了;常任理事國和小國發生矛盾,聯合國介入,小國沒了;兩個常任理事國發生矛盾,聯合國介入,聯合國沒了。在聯合國架構中,安理會是真正的核心靈魂機構。雖然聯大擁有形式上更高的位階,但聯大的任何決議對安理會起不到約束作用,反之,聯合國工作範圍內所有的重大事項,包括秘書長的選定,實質上都是由安理會敲定的。而安理會的核心或靈魂就是“五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五常體系是聯合國得以維繫運作的基石。

2004年,日本、德國、印度及巴西組成“四國聯盟”,藉由安理會改造的機會爭取成為常任理事國。四國聯盟形成後遭遇了韓國、意大利、巴基斯坦、墨西哥、阿根廷等國的聯合抵制。最終都沒等到四國聯盟的倡議正式提交安理會討論,該計劃就無疾而終了。(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