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堅持底線思維重畫“起跑線”,做好市場可能很快回來的準備

4月27日,市工商聯聯合南方日報以“現場閉門會議+線上視頻會議”的方式,舉辦“佛山製造:疫情下的市場突圍”線上研討會。研討會邀請身在北京的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荷蘭的中歐技術合作與產業化公司總裁張少先作為線上視頻會議點評及分享主嘉賓,8位佛山企業家參與其中,共同探討疫情下製造業突圍的道與術。

周其仁:堅持底線思維重畫“起跑線”,做好市場可能很快回來的準備

研討會現場。

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李德主持會議並簡單介紹了佛山目前經濟和復工復產情況,廣東葆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振發,佛山市南海奔達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長簡偉文,廣東聯邦傢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李虹瑤,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張旗康,廣東求精電氣有限公司總裁趙志軍,廣東高登鋁業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李婧,廣東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輪值總裁何文俊,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斌等8位企業家先後介紹了企業經營情況和困難問題。

周其仁:堅持底線思維重畫“起跑線”,做好市場可能很快回來的準備

與會人員積極發言。

周其仁強調,疫情只是讓市場流量下來了,存量沒變,疫情不是自然災害,也不是經濟大蕭條,疫情的不確定就是確定。建議企業家們一是重畫“起跑線”,調整決策心理,不要糾結於過去,重新畫線開始新的競爭;二是提倡動態收集更新行業“天氣預報”,就像現在天氣預報是滾動預測的,要行動起來,不斷迭代看未來,看不了半年就看三個月或者一個月;三是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實力去做戰略,不要自我設限區分內需外需,能滿足企業生存發展就是重要的;四是建立網絡狀態的供應鏈“復商”,復工復產這個階段重點是復商,人是需要來往的,要把供應鏈發展成供應網絡,用網絡修訂和改造加固供應鏈,把網絡聯繫的黏度提高;五是做好市場可能很快就回來的準備,疫情對人類新的需求開了很大的口子,一旦回來會很快,市場一回來,能力為王;六是堅持底線思維

,多畫幾道底線,企業用什麼方式存活?能撐幾天?企業要有這個思維和準備。

周其仁:堅持底線思維重畫“起跑線”,做好市場可能很快回來的準備

周其仁講述疫情下企業的市場突圍之道。

張少先表示歐洲疫情進入平臺期,他判斷要持續1至2年,歐洲對華態度總體情緒是埋怨懷疑羨慕等,短期內防疫民生物資更加依賴中國,但非必要性採購下降,中長期想要重新規劃建設全球供應鏈,但實操難度很大走向不明。他建議企業家

一是從最終用戶端倒推,看清全產業鏈的動向,相應調整進退;二是調整需要國際人員頻繁來往的業務或作業方式;三是在盈利的業務中深入做精,抓住整合的良機;四是考慮國際化佈局生產,如重視東南亞市場等。

南方日報珠三角新聞部副主任、佛山記者站站長林煥輝,市工商聯專職副主席陳立堅,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博士生尚雙鶴,市工商聯辦公室、經濟聯絡部有關負責同志,南方日報有關記者和工作人員等參加了研討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