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向你的上游供應商伸把援手,拉別人一把也是幫自己

周其仁:向你的上游供應商伸把援手,拉別人一把也是幫自己

4月5日晚,中國商界高端直播欄目正和島《每週一播》如期開播。

本期主題為《全球經濟怎麼看,餐飲企業怎麼辦?》,邀請了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正和島內蒙古島鄰機構榮譽主席賈國龍,安徽老鄉雞餐飲董事長、正和島安徽島鄰機構執行主席束從軒以及北京大學國發院周其仁教授聯手直播,再加上嘉賓主持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正和島首席經濟學家王林,一起共論“全球經濟與餐飲復興”。

整場直播異常火爆,370多萬人同時在線觀看。

以下為周其仁答束從軒內容精編。

編 輯:珊珊 趙宸

來 源:正和島

最後,我向周其仁老師提一個問題,老鄉雞在全產業鏈方面還有什麼可以完善的地方?

周其仁:我對老鄉雞有興趣,就是你問到的這個問題,因為餐飲一頭連著種養,就是農業,一頭連著消費者。

農業有很多的特點,你看這次危機當中,種養業的產品難以長期儲存啊!為什麼殺了這麼多雞,賣不動了怎麼還喂得起?荷蘭供應全世界鮮花,這一段那裡的鮮花90%全粉碎做了肥料。農產品有生命性,儲存成本非常高,保鮮要求嚴格,一旦市場突然發生重大波折,生死存亡。可以等到疫情過去,餐飲業還是離不開農產品供應這個基礎。

所謂全產業鏈每個環節互相怎麼連,要分正常情況下怎麼連,危機時期怎麼連?我聽老束講,老鄉雞拿到銀行貸款,趕快伸把手給你的上游供貨商,幫他們能喘一口氣就喘一口氣,能減一點壓就減一點壓,千萬別讓產業鏈散了架子。剛才老束介紹的,在我聽來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大難臨頭、危機衝擊的關口,自己站住了就要趕快拉供貨商一把,拉人家一把是幫別人,也是幫自己。

這次危機最大的問題就是供應鏈,因為對付這場波及全球、傳染性極強疫病,在疫苗研發出來之前,唯一見效的招數就是隔離。

所以現在全球紊亂,人流物流包括各種供應鏈,生生被隔斷了,要重新搭、重新連。這對下一步經濟恢復是最大的挑戰。

農產品、食品的供應鏈更加敏感,我們也關心你們公司那幾個買手,從雲南保山買來的那麼好的辣椒,從黑龍江挑出來的米,那正常時期定下的供應契約,經過這次衝擊後多大程度還可靠?如果不可靠有什麼替代?很希望聽到你們的經驗總結,如何在非常時期儘可能維繫和重建供應鏈,讓這個鏈條在發生一定波折時還有抗壓性,以及萬一被打斷,也要有再生的能力。

雖然餐飲業和製造業相比,供應鏈還沒有那麼全球化,沒有那麼複雜,但農產品有脆弱性,上游大量都是農民,抗風險能力差。美國最近也重現大危機時倒牛奶的新聞,他們農場規模大很多,也是扛不過去,這方面的實戰經驗值得作為一個專門題目好好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