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經濟有何影響?周其仁:存量損失不大,流量掉的非常快


疫情對經濟有何影響?周其仁:存量損失不大,流量掉的非常快

今晚19:30-21:00(4月5日),中國商界高端直播欄目正和島《每週一播》第2期如期而至,企業界最認可的經濟學家周其仁、餐飲界最真與最萌的領軍者賈國龍、束從軒共論“全球經濟與餐飲復興”。

周其仁稱,正常情況企業是儘可能收集情報做預測,做不了預測要做估計,做不了估計要做一定的推測,這個工作永遠要做。但是第二個工作非常重要,萬一錯了,萬一那個東西不管用,萬一沒想到的事情發生,生命也好、個人也好、企業也好,國家也好,你就放棄,你就撒手?所以預測不靈的時候怎麼做決策?

目前這幾個月來,我的看法就是承認有很多事情將來到底怎麼樣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用常識把已知的信息做一些梳理,把往未來怎麼走的基本問題理清楚,這個可能性是有的。

比如說現在的疫情我們都不是流行病學專家,但是世界上有很好的流行病學專家,比如說鍾南山,上海的張文宏,國際上也有很多,幾十年他們連天研究這個東西,不是臨時變成熱門話題研究的專家,是花很多年研究出來的,花時間把他們研究的東西好好認真看看,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東西,特點是什麼,要做一個梳理。

目前我們看到的信息和我們能理解的信息,這場病是有特別之處,新冠病毒有特別之處,特別之處在什麼地方?傳染病力極高,怎麼全球這麼多國家都會中招啊?傳染能力非常強,但是非常特別的地方是死亡率並不低,因為病毒流行本來是一個對沖因素,傳染力強死亡率就低,因為它要通過宿主才能傳染,如果死亡率很高,宿主死了,傳染就停了。但是這次為什麼有這兩個組合呢?傳染力極高,死亡率不低,中間有一個東西,就是潛伏期長,潛伏期還有更可怕的,最近變成很不確定的因素,就是無症狀感染,其他技術細節專家講了我也聽不懂,但是這個特徵現在看到了。

這個特徵對經濟的影響最基本面、最底線畫一條什麼線呢?我的看法,這場新冠病毒對經濟影響有一個最顯著的也是一個特徵,存量損失不大,流量掉的非常快,很多人說這是二戰以來最厲害的一次衝擊,你就拿這次跟戰爭比,戰爭什麼特點?大規模摧毀存量,城市炸掉,二戰1000萬萬人死亡,和平時期人這種死亡讓人忍受不了,總人口因為這場病減少多少暫時不能比,火車、汽車、馬路都在,但是讓流量極速減少,病毒沒有這麼死了。戰爭年代有時候經濟流量還不低呢,因為它要軍工生產,坦克、炮彈要往前送,戰時經濟流量並不低,倒是戰爭一結束多少部隊復員成了挑戰。

我們這次面對的問題是存量損失很小,微不足道,流量急劇下降,流量下降好幾個素:

第一個因素我很看重,相當一部分人在三四個月、五六個月沒有收入,西貝和老鄉雞兩家企業是頭部企業,還有力量給員工發工資,不是每個企業都達到老鄉雞這個水平的,員工要求減工資,老闆也把這呼籲書撕了,他想撕撕不動,沒有收入怎麼發薪水啊?

第二,有錢沒辦法花了,或者怕,不敢出去花了,或者想出去花現在有很多規則不你出去花了,一級響應,封城封街。

第三,我們可不是WTO以後的那個往上衝的形勢下發生的疫情衝擊,前面特朗普總統已經開打貿易戰了,貿易戰對全球供應鏈有影響,脫鉤聲音四起。在貿易戰的脫勾情況下雪上加霜,因為全球化財富在來來往往當中生產的,突然這個來來往往停了,雖然固定資產都在、設備都在、存量都在,流量大幅度下去了。

你讓我梳理,大概就是這麼框架性的東西。疾病對經濟影響有一個特點,戰爭不能比,某種程度過去的黑死病不能比,西班牙大流感不能比,西班牙大流感的時候決策重點各國都在想一戰怎麼結束啊?想封也封不到今天這個水平。 所以,這是我們今天面對的基本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