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因政府濫發貨幣導致通貨膨脹的情況非常普遍

現實中,因政府濫發貨幣導致通貨膨脹的情況非常普遍。

現實中,因政府濫發貨幣導致通貨膨脹的情況非常普遍

周其仁教授曾梳理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個通貨膨脹高峰,第一個高峰是在1980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7.5%;第二個高峰是在1988年,CPI高達18.9%;第三個高峰是在1994年,CPI創新中國成立後最高,達到24.1%。[21]這三次通貨膨脹具體原因各不相同,政府超發貨幣或為調整價格或為財政補貼,或為投資建設、刺激經濟,但根源都在於貨幣發行紀律的缺失。

現實中,因政府濫發貨幣導致通貨膨脹的情況非常普遍

再比如,在國際上,美國利用美元世界主要貨幣儲備的地位,毫無節制地濫發貨幣。據中央財經大學李國平教授統計,1995~2009年,美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從7.4萬億美元增長到14.2萬億美元,增長了大約一倍;全球美元的數量則從大約8 339億美元增長到58 549億美元,增長了6倍。

現實中,因政府濫發貨幣導致通貨膨脹的情況非常普遍

美元數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美元超發的結果是,美元作為“熱錢”流向其他國家,催生新的資產泡沫,並促使全球商品價格普遍上漲,引發全球性通貨膨脹。美國的這種行為也被詬病為在全球“輸出通貨膨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