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一帶一路”的主權風險需要關注


疫情下“一帶一路”的主權風險需要關注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不僅歐美等發達國家面臨經濟大幅滑坡的困境,以新興市場國家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也在經受新冠疫情的多波次的衝擊。安邦諮詢(ANBOUND)曾指出這個衝擊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影響會更大,中國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的經貿、投資等關係日益頻繁的情況下,“一帶一路”的發展會受到更多衝擊。其中,“一帶一路”國家的主權風險會急劇加大,更成為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海外投資的主要風險。

安邦諮詢的研究曾經指出過,包括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的大部分國家,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產業體系和金融市場不健全,外債負擔重。同時由於人口眾多、醫療體系相對薄弱,疫情的擴散和對這些國家經濟和社會影響將會更大,極易引發區域性的經濟社會危機。這會帶來這些國家債務問題的擴散,對於中國在當地的海外投資帶來很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近年來,以鐵路、公路等大型基礎設施投資和能源領域投資推動下,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融資規模不斷上升。截至2019年9月,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的投資累計已超過1000億美元,沿線國家對中國的投資也達到480億美元。同時,中國金融機構已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資金超過4400億美元,其中人民幣海外基金超過3200億元人民幣。這些融資大部分和以央企為代表的中國企業的基建項目相關聯,是“一帶一路”融資的主力。而政策性金融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當中,在資金方面充當著主力軍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國開行就累計發放了1700多億美元的貸款,亞投行大概1000億美元左右貸款支持。

但中國的金融機構對“一帶一路”的投融資在這些國家一直面臨很多的風險和挑戰,如違約風險高、融資行為不規範、中資國有金融機構承擔風險過高、國際金融機構和私人資本參與度不足、缺乏與當地的有效溝通和融合、西方國家的批評和質疑等。這主要反映了中國資本走出去的過程中,對於海外投資的風險和機遇還缺乏全面的評估和認識。

實際上,就“一帶一路”國家的情況而言,除了自身的經濟和市場的風險,還有諸多政治、社會、文化、宗教等多重因素。就基礎設施類項目而言,不僅風險高、投資週期長,市場資本積極性不高,更容易受到政治、文化和社會環境變化的影響。而中國的投資建設主體和金融機構普遍對於主權風險的認識和研究不足,缺乏相關風險的評估和前瞻性的研究,帶來的結果就是很多項目出現問題後,倉皇應對和被動反應。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不僅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疫情帶來的國際關係、地緣政治和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一帶一路”建設面臨很大的地緣政治不確定和戰略競爭的風險,會使得更多的投融資項目暴露在主權風險之下。

實際上,安邦諮詢的地緣政治團隊最近在研究中提出,目前的中國在“一帶一路”中的發展有“異化”的情況,以央企和國企的基建投資佔比過重,疫情帶來的衝擊必然會對這些投資項目帶來影響,也會延伸到為此提供金融支持的中國金融機構的金融資產的安全。作為提供金融支持的很多中資機構,往往不能對投資週期和投資方式中的風險進行有效把握。比如,目前商業銀行的海外基建項目的貸款週期最長只有15年,政策性金融機構可以到20年,而一些基建項目的建設和回收的週期往往在20年-30年。信貸週期和項目週期的不同使得風險控制和收益的分配都會出現問題,即使不考慮政治週期等主權風險,從風險和收益的角度來講都不是最佳選擇。

這些“異化”導致中國以政府間合作主導的基建投融資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易引發安全憂慮和道德風險。一些國家的政府和民眾質疑中國的政治動機,產生牴觸情緒。一些國家將中國提供的信貸支持視為援助資金,為一些高風險項目爭取融資或在項目獲得融資後疏於管理,甚至隨意違約,導致中國金融機構“一帶一路”信貸資產的風險隱患大。特別是,一些國家政府更迭帶來的政策變化,往往對中國的投資項目影響很大。從一些出現問題的項目來看,往往是在投融資項目的建設中,沒有能夠充分估計當地政治、社會環境和國際地緣的影響。例如,最近披露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金礦項目,反覆多次的斯里蘭卡港口項目,以及印尼的鐵路項目等等,都幾經周折,甚至有的不得不被中途放棄,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所以,在安邦諮詢的研究人員看來,在“一帶一路”的投融資中,需要在前期的風險和收益評估中,充分考慮各種風險因素,予以化解。這方面其實有很多的風險規避方式,比如資本金的增加、當地政府或企業的擔保、引入第三方和國際開發機構分散風險,以及合作模式的創新等,以加強風險的防控和分擔。重要的是,這些方式會避免中方在這些項目投資中的“一頭熱”,更多融入當地政府和社會的利益,從而真正實現融合發展。

對於安邦諮詢的研究人員而言,迴避和應對主權風險更重要的是對地緣變化和當地的政治、社會,以及經濟環境進行動態的跟蹤,從而從宏觀上及時掌握“一帶一路”國家的變化,採取必要的措施來規避和化解可能出現的風險。同時,在項目實施的各個階段,更需要加強對目標國際政治和社會領域的研究和了解,從而更多的融入當地的社會環境,建立良好的互動和溝通機制,未雨綢繆,才能在風險爆發時,依靠當地的力量和利益夥伴來化解危機。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新冠肺炎的多重衝擊下,發展中國家經濟將面臨更加沉重的壓力。這種情況下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和相關投融資建設都無法迴避主權風險帶來的挑戰。這方面更需要加強宏觀戰略角度的研究和動態的跟蹤,來保護中國海外投資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