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榜樣 照亮初心】馬其祥:記住鄉愁留住根 美麗鄉村領路人

記住鄉愁留住根 美麗鄉村領路人

——記孟津縣優秀支部書記馬其祥

【身邊榜樣 照亮初心】馬其祥:記住鄉愁留住根 美麗鄉村領路人


馬其祥,男,漢族,1954年7月出生,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人,1973年3月參加工作,197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孟津縣常袋鎮馬嶺村黨支部書記。

多年來,他帶領馬嶺村“兩委”幹部,把集體和群眾利益放在前,以“群眾事,無小事”的工作理念,精誠團結謀發展,一心一意幹實事,為群眾辦了一樁樁,一件件實事、好事,特別是以“廁所革命”“清潔家園”“垃圾清零”為抓手,結合村莊綠化、“一村萬樹”工程,實現360戶村民改廁、2萬棵綠化植被,建成農家書屋、村級公廁、綠地公園等公共設施,使馬嶺村成功入選“第二屆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2014年獲洛陽市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2015年獲洛陽市“焦裕祿式的好乾部”、2019年獲得洛陽市五一勞動獎章。當選洛陽十四屆、十五屆人大代表,2016年當選中共河南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

勤 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馬其祥同志將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作為首要任務,以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工作,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把握方向,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代表意識,不斷增強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工作中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當好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樑和紐帶。密切聯繫群眾,多做調查研究,發揮自身優勢,在馬嶺村全面推行“黨員積分管理辦法”,充分調動了黨員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在環境整治、村莊綠化、基礎設施建設等鄉村振興工作中,黨員幹部身先士卒,衝在前線,激勵和帶領群眾自覺自願投身到家園建設中來。


【身邊榜樣 照亮初心】馬其祥:記住鄉愁留住根 美麗鄉村領路人


忠誠職守,服務保障民生工程

在工作中,馬其祥同志積極主動地問候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獻策於民、造福於民,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是轉變作風,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經過認真調查研究,發揮馬嶺村的優勢,向高科技要效益,引進洛陽金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500萬元,建設高標準的農業生態園。同時發展1000畝大粒櫻桃,每年櫻桃成熟季節,絡繹不絕的車輛和遊客湧入馬嶺,不但提高了馬嶺村的知名度也使部分農戶增加了收入。通過村務公開欄、便民服務站等載體,及時提供各類便民信息,開展技能培訓和政策宣講,叫響做實了“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

二是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在2015年開展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中,投資25萬元新建歐式護欄600米,護砌高標準擋牆600米,新修村道1000米,安裝路燈132盞。投資30萬元的馬嶺村文化中心和投資5萬餘元的馬嶺村便民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服務了村民,便利了群眾,使馬嶺村的村容村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2017年,向在外工作人員發倡議書,帶頭募捐同時爭取上級資金引進218萬元對馬嶺村低壓電網進行了全面改造。在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環境整治方面投資67萬元,新砌花池137個,對小浪底專用線兩側3000米護欄進行了美化,修建法治文化廣場一個,製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牆體噴繪26000平方米,安裝立體黨旗、核心價值觀、黨建宣傳欄等25個。通過多方奔走,在馬嶺村建起了300kw的光伏發電站,利用30萬元到戶增收項目和20萬元的引導資金為71個貧困戶購進優質肉牛130頭,引進優質大紅袍花椒400畝,車釐子200畝,希望生物科技公司、錦之彤機械、大自然食品公司三個企業,為72個貧困戶穩定脫貧和村民就近就業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身邊榜樣 照亮初心】馬其祥:記住鄉愁留住根 美麗鄉村領路人


三是統籌兼顧,切實改善人居環境。2019年,依託馬嶺村濃厚的漢文化及馬援文化歷史風貌,兼顧弱電、三線、燃氣入地,大力推進“廁所革命”“清潔家園”“垃圾清零”“一村萬樹”,廣泛發動黨員群眾,齊心協力,成功打造了馬嶺鄉村振興示範村,村內新植綠化樹木3萬餘棵,建成村級公廁1座、鄉村書屋1座、幸福廣場1處、幸福大道1條及1萬平方米幸福公園,完成改廁460戶,改廁率達到81%,拆除違建176處1100餘平方米,清雜30噸,新建汙水管網5000米、立面改造15000平方米,新建2座50噸汙水處理站,村莊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成為全市一流鄉村振興示範村。2015年——2018年成功的舉辦了老年節,同時,表彰了好媳婦、好婆婆、好妯娌、好兒子,弘揚了正氣,樹立了新風,使全體村民的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馬嶺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和讚揚。

潛心研究,創新提升工作效率

一是以自治增活力。依法建立“馬嶺村計劃生育協會”“馬嶺村大櫻桃合作社”“馬嶺村社會保障服務站”“馬嶺村民主法治村創建組織”“馬嶺村社會治安綜治治理組織”“馬嶺村村務公開監督委員會”等實體組織,不斷夯實法治基地建設,切實提高村兩委引領群眾依法致富的能力和服務廣大村民的水平,加快實現鄉村振興建設步伐。建立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規民約,健全“一事一議”決策機制,大力實施村兩委“4+2”工作法,集體研討決策村級重大事項先進做法,不斷規範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召開村民會議及村民代表會議,發揮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夯實村級制度建設基礎。建立層層協調機制,明確一般事項由村級民調員進行協調,複雜事項由村兩委幹部指定人員進行調解,疑難事項由法律顧問講明法律政策進行雙方協調,完善調解補助機制,激發調解員工作熱情,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30年來,全村沒有發生一起上訪案件,沒有發生一起刑事事件。


【身邊榜樣 照亮初心】馬其祥:記住鄉愁留住根 美麗鄉村領路人


二是以法治強保障。搭建村圖書室及遠程教育室等法治教育平臺,購置有關法律書籍,利用農閒時節、群眾集會和雨雪天氣等合適時機,定期不定期對村兩委幹部及群眾集中開展農村勞務糾紛、宅基糾紛、水路糾紛、土地糾紛等處置案例及遵循的法律法規知識培訓,不斷提升全體村民學法用法意識。設立村級法律服務工作室,明確駐村法律顧問每月駐村工作至少四個小時以上,每季度駐村開展法治宣講一天以上,向群眾公開公示駐村工作時間和電話聯繫方式。截至目前,法律顧問累計向群眾提供法律諮詢及普法學習30餘次。在村主要街道建設200餘米的法治文化牆,設立固定板塊宣傳相關法律知識,方便群眾學習;在各組建立法治宣傳固定專欄,在街道兩旁的電線杆、花牆立柱等位置書寫法治宣傳標語和法治格言,構建內容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長廊。

三是以德治揚正氣。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發揮優秀村幹部、文化能人、威望高的賢德之士的引領作用,通過設立善行義舉榜、懸掛家風家訓、評選星級文明戶等舉措,涵育文明村風,讓誠德、孝德、仁德之風深深紮根鄉村。馬嶺村家風家訓展示館總面積近500平方米,館內陳設、布展內容包括黨史、村情簡介、家風家訓、經濟文化發展、精神文明等五個部分,精緻的版面效果、凝練的文字記述、大氣莊重的場館佈置,成為洛陽市家風建設的一個標杆場館,吸引了各級領導和群眾參觀,感受家風文化,傳承孝善美德。組織組建了一支專業村級“大鼓表演”隊伍;定期開展好媳婦、好婆婆等先進評選活動,評選出“五美庭院”20戶、“十星級文明戶”100戶;大力弘揚尊老愛老等傳統美德,已成功舉辦32屆老年節,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

【身邊榜樣 照亮初心】馬其祥:記住鄉愁留住根 美麗鄉村領路人

多年來,在馬其祥同志的帶領下,馬嶺村“兩委”成員精誠團結,馬嶺的村容村貌發生了鉅變,成為常袋鎮乃至全縣的一顆璀璨明珠。2010年——2012年連續三年,馬嶺村黨支部被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10年馬嶺村獲新農村建設洛陽市“市級示範村”,2011年獲“河南省衛生先進村”,2012年獲洛陽市扶貧開發“市級模範村”,2013年獲洛陽市“市級生態村”,2012年、2013年、2014年獲洛陽市“平安建設先進村”,2014年獲“河南省省級生態村”,2014年獲“洛陽市信訪穩定村”,2012年、2013獲“洛陽市文明村”等光榮稱號。2015年,獲洛陽市精神文明建設示範村。2016年,獲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示範村。2018年,榮獲全國民主法制示範村。2019年,入選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

“把平凡的事情長期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長期做好就是不簡單”。馬其祥同志始終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牢記責任,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埋頭苦幹,想群眾所想,做群眾所盼,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