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销下滑,车企的“苦日子”刚刚开始

一路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遭遇“急刹车”。8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最新汽车产销数据,新能源车市出现近两年来首次下滑。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万辆,环比下降47.5%,同比下降4.7%。

新能源汽车产销下滑,车企的“苦日子”刚刚开始

各大车企业绩也体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走低的趋势。比亚迪7月销售新能源汽车16567辆,同比下降11.84%;吉利汽车7月新能源汽车和电气化汽车的销量为1.60万辆,环比下滑超过70%。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相去甚远,前三甲威马、小鹏、蔚来上半年销量均未过万。多数籍籍无名的车企销量情况更加惨淡。

补贴退坡是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不振的主要原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方面分析表示,受6月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的影响,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直接影响新能源车整体增速。宏观经济下行,政策调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期,从160万辆下调至150万辆左右。

过去五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倍数级增长。政策推动无疑显露了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决心,但同时也催生了大量伪需求。众多新品牌拔地而起,行业充斥着有牌无车、有车缺电、标示不符、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终端用户闲置等骗补行为。直到2016年,骗补事件浮出水面。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同比2014年增长了4倍多,其中60%-70%左右是由第四季度达成,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策补贴退坡预期带来的产销提前释放。

高额补贴制造了行业虚假繁荣幻象。截止到2019年3月,国家平台累计注册新能源整车企业达到635家。但目前有整车制造能力的不足30%,有量产交付能力的不足20%。

补贴大幅退坡,如何生存?车企拿出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广汽新能源、长安汽车等车企、威马等自掏腰包进行补贴,维持新政之前的补贴价格;比亚迪、小鹏汽车等则以升级换代为由进行变相涨价;北汽、上汽等采取部分涨价策略。

低价策略不是长久之计。虽然政策红利取消,但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更多竞争者,市场面临重新洗牌。不少实力雄厚的品牌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虎视眈眈,外资新势力造车企业入华,合资品牌陆续进场。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呈现出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过剩的尴尬局面。此时倘若合资品牌大量推出高品质的新能源车型,那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冲击和考验。

今年以来蔚来发生的数起自燃事件,已经暴露了造车新势力技术薄弱的弊端。市场化竞争将倒逼车企加大研发投入,过去由政策驱动的电动汽车行业将逐步回归理性。新能源造车品牌正迎来真枪实弹的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