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左右会打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来告诉你

最近和亲戚家姐姐聊天,跟我说她儿子开始学会打人了,就照着大人的脸上打。

姐姐很苦恼,儿子突然学会大人,老人们就说她儿子是惯出来的,太任性了。

其实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呀?虽然有些这个因素,但是多半是孩子自我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觉醒。

那么孩子突然学会打人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宝宝一岁左右会打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来告诉你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孩子天生有一种攻击的冲动,在婴儿期就已经具备。

所以你真正的去了解孩子孩子打人的原因,才能去做改变。

1、满足生理上的一种需求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实质性的“攻击性行为”,一些抓人、打人、挠人、尖叫、乱咬也不是真的想要给别人造成伤害。

而仅仅是生理上生长过程中一种满足自己生理需求的手段。

2、一种对外界的观察和探索

1岁左右这个阶段,他绝大多数的动作和行为,仅仅只是为了观察和探索外界。

在面对并不熟悉的物体,他用手碰触和敲击,只是想看看这些东西适不适合玩耍。

3、练习一种新的技能

很多时候,孩子进行一种重复的行为,是为了不断的去学习。

尽管有些行为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然后通过这些重复的行为,在稳定中发展一些新的技能,并去熟练掌握它。

宝宝一岁左右会打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来告诉你


4、引起家长的注意力和关注

有些孩子的哭闹是因为没有达到愿望的沮丧还有发泄。

而有些孩子的哭闹和尖叫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尤其是喜欢看手机的家长。

5、形成自我意识的开始

经常会听到2岁的孩子是小魔王来的。

那是因为2岁是孩子经历的第一个叛逆期,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他们会逐渐开始探索和试探大人的边界。

6、生长过程中发展的必经阶段

宝宝这些不舒服和反常,只是因为他到了一个生长过程中发展的必经阶段。

过了这个阶段以后,那么你就会看到一个成长飞速的宝宝。

宝宝的动作发展和认知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伴随着动作学习水平的提高,各方面的认知水平也会逐渐发展起来。

另一方面孩子主动探索环境的行为,会更有助于增强动作的目的性和协调性,促进自身的动作发展。

宝宝一岁左右会打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来告诉你


7、攻击性行为

尽管孩子在我们大人眼中都是纯洁无瑕的天使,但是你要知道我们并不能对孩子一切反常行为都采取宽松、妥协的态度。

据研究表明,孩子最早从1岁开始,就可能显现出攻击性的行为;如果包括无意识的侵犯行为,这一行为出现的年龄段可能追溯到更早。

这些攻击性的行为可能会与大脑发育的生理因素、化学物质失衡等营养因素,例如,有研究者指出可能与糖的摄入过多与攻击性行为有关。

还与父母使用暴力或教养中存在矛盾等教育因素、挫折和受排挤,例如媒体中所报道的暴力内容等社会因素有关。

8、满足合理的需求

既然孩子的这些行为,是来自身心发展的合理需求,那么我们需要去了解并满足合理的需求。

比如孩子可能喜欢尖叫。而他的尖叫可能只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那么家长就要在孩子还没有尖叫时注意观察病回应他的需求。

宝宝一岁左右会打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来告诉你


尽管我很认同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温柔且坚定”,但是涉及到原则性问题,在第一次发现时就需要“严肃的制止”,向孩子阐明厉害,并且反复巩固。

令很多家长很烦扰的宝宝打人、抓脸、扔东西、尖叫等行为,都曾在我家宝宝身上出现过。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爱打人就随他去吧,等大了自然就明白了……我觉得这并不是爱,而是懒和不负责任。

不去试图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冬季,而是忍受孩子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或增加的负担。

实际上,孩子从1岁开始就明白了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的,他只是在试探大人的反应,挑战大人的权威。

很多时候,别人以为你家生下来就是天使宝宝,却少有人看到你在养育孩子方面所做的努力。

玉不琢、不成器,家长不可能将所有教育的职责都推给学校。

尤其是对0-3岁的孩子来说,家庭几乎是他们最早的、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学校。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



作者简介:我是诗洋妈妈,90后宝妈,具有丰富的育儿知识,每周持续更新为大家填坑。

本文部分为网上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