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韭菜收割機“瑞幸咖啡”——你我對咖啡的態度

朋友,你希不希望瑞幸活著?

最近,瑞幸咖啡的財務數據造假問題,引發輿論譁然。

我原本打算從專業角度分析分析瑞幸的法律責任,但是轉頭一想吧!

1.瑞幸是在美國上市的,財務造假,更多地適用美國法律進行規制,中國法律分析的再多也用不上。

2.從一個老百姓的角度,資本市場離我們太遠,我更關心瑞幸1.8折券能不能用掉。

3.瑞幸從美國資本市場割韭菜,來補貼中國老百姓的咖啡消費,讓我心都狠不下來。

所以我今天就談談我認知裡大家對咖啡的態度。

美利堅韭菜收割機“瑞幸咖啡”——你我對咖啡的態度

我今天特地下單,買瑞幸的香草拿鐵,還有幾包小食,為了驗證瑞幸咖啡的口味。


一、90年代,起源速溶

追溯咖啡的起源,太遠,我也不想研究,說那些聽不懂又高大上的東西,沒什麼現實意義。

所以,從我一個上海80後的認知,回憶一下中國人的咖啡情節從何而起?

90年代的上海(再早我就沒記憶了),沒什麼咖啡店特別火,更多對咖啡的印象是“雀巢”。能在弄堂口吃著大白兔奶糖,泡一杯雀巢速溶咖啡,相當於現在在外灘X號樓頂,喝著680元的下午茶,再配兩塊甜得發膩的馬卡龍的感覺——裝X裝的如此得體。

正因為國外現磨咖啡尚未正式進軍中國市場,所以速溶咖啡搶佔了第一波市場空白的紅利,“雀巢咖啡”在大陸站穩了腳跟。

二、2000年,群雄逐鹿

隨著大陸經濟發展,不斷刺激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熟不熟悉?回憶一下中學政治課本中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至2000年左右,一個群體悄然崛起——小資。

小資,顧名思義就是“小資產階級”,多為都市白領(高級打工者)或小金領(小老闆),在社會中有一定的地位和財富,又與中產階級有一定差距,簡而言之就是無產階級向中產階級過度的產物。

傳統茶室裡的茶水和速溶咖啡已經無法滿足小資們的需求,雖然當時沒有發達的社交網絡,還不能網上貼圖裝X,但是無論是談生意等正事,還是談情說愛等私事,咖啡店都是小資們趨之若鶩的地方。

在這個階段,因為需求端的增長,不同類型的咖啡店孕育而生。嗅覺靈敏的資本主義開始將“咖啡文化”向大陸輸入,出現了逐鹿中原之勢,其中以兩大派系為主,以“星巴克”為首的西方咖啡系,與之分庭抗爭的是以“上島咖啡”為首的臺灣咖啡系(實際是臺灣人做的品牌,大多由大陸投資人出錢加盟開設分店)。兩派咖啡店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服務環境和內容上:西方咖啡店環境簡約,明顯區別於餐廳,服務專注於咖啡品質和種類(那會兒沒現在這麼多小吃、點心),而臺灣咖啡店環境模仿西餐廳,服務範圍極廣,供應咖啡、茶水、中餐、西餐、點心,甚至酒水。

現在反觀當初,真正的咖啡店,應該是“星巴克”這樣的,也可能是一種西方文化渲染的後果,讓我以為是這樣的。而臺灣咖啡店,實際上就是打著“咖啡店”名號的餐廳而已。

你能想象在星巴克點一碗宮保雞丁蓋澆面嗎?關鍵還堂吃,刺不刺激?

三、2010年,市場淪陷

久而久之,老百姓也看穿了臺灣咖啡系的套路——這丫的掛羊頭賣狗肉。

中西餐吧,你又比不上正規餐廳。

茶水吧,你又比不上傳統茶室。

咖啡吧,你又沒星巴克爸爸專業。

2010年開始,臺灣咖啡系走向衰弱,大陸市場逐漸被星巴克、Costa等西方咖啡品牌攻佔,當中也有異軍突起的個例,比如火過一陣的韓國“漫咖啡”,但是已經無法阻止西方咖啡的壟斷之勢了。

題外話:不得不佩服臺灣商人的嗅覺,咖啡店搞不過西方,立馬調轉槍頭做起了奶茶店。你回憶一下,奶茶店是不是從2010年開始火的?各類網紅奶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實際上大部分的奶茶品牌都是臺灣人搞的。

四、“國貨之光”or“國貨之恥”

大陸已經形成了以星巴克為主,Costa等品牌做補充的基本格局,西方咖啡系可以說攻陷了大陸70%的實體咖啡店市場。

直至2018年,格局被打破!

2018年3月28日,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成立。至今2年多的時間裡,在全國開了4500多家門店,一下子超過了早他20年入駐大陸市場的星巴克,用了18個月時間成為2019年納斯達克IPO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成為上市奇蹟。我記得當初瑞幸剛開始擴張時,星巴克為了打壓瑞幸,實施過不少優惠措施,什麼憑消費單買一送一等,也算是瑞幸間接給我們帶來的優惠。

2020年4月2日,美股開盤前,瑞幸公司自曝22億元財務數據造假,直接導致瑞幸股價一夜間觸發6次熔斷,收盤時跌幅達75.57%,最高跌幅超過80%。

現階段在大陸,只有瑞幸這頭小藍鹿才能與包括星巴克在內的整個西方咖啡系抗衡。

對面從美利堅割韭菜,補貼中國老百姓喝咖啡的瑞幸咖啡,

到底是“國貨之光”or“國貨之恥”?

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五、咖啡之我見

坦率說,我韋恩對咖啡並不特別感興趣,應該屬於大多數人對咖啡的態度——不至於天天喝咖啡,但是偶爾為提神或休閒,會喝上一杯的那種。

按某些網絡大V的說法,咖啡在西方就是“豆漿”,人人都會喝,但是絕不會因為喝咖啡而覺得自己有資格裝X。我覺得這個說法是比較理性的,就像哈根達斯剛進入大陸市場時,被包裝成冰激凌中的“愛馬仕”,而通過我在西方生活的親友處瞭解到,哈根達斯在西方,就像可愛多在中國,

並沒這麼高級!

今天,在寫文章前,我買了瑞幸的香草拿鐵喝,特地發了朋友圈,詢問大家:

多少人覺得瑞幸咖啡不比星巴克差的?

下面評論的90%都認為兩者味道差不多。

可能天天喝咖啡的人,能品出個一二,但是大部分人,真心沒覺得差別有多大。

如果說口味上,星巴克比瑞幸高1、2分,那麼價格上,星巴克比瑞幸起碼高個5分。不過人家價格高有高的道理,畢竟星巴克提供了服務場所,以供消費者堂吃,聊天,等人,裝X自拍等,而瑞幸卻沒有這個條件。

站在消費者角度:市場上要有競爭,這樣才會促進商家更好地服務消費者,不能讓星巴克一家獨大,那麼應該希望瑞幸活著!

站在投資人角度:瑞幸哪怕財務數據造假,也不要破產,破產那可真就血本無歸了,那麼應該希望瑞幸活著!

站在中國人角度:瑞幸能知錯改過,那些主導財務數據造假的高管們該處分的處分,該坐牢的坐牢,調整下運營模式(老是虧本也不是辦法),能成為真正的“國貨之光”,那麼應該希望瑞幸活著!

朋友,你希不希望瑞幸活著?

美利堅韭菜收割機“瑞幸咖啡”——你我對咖啡的態度

除了咖啡,瑞幸的“芥末腰果”、“海苔腰果”也很好吃!


透過社會問題的表象,剖析其背後的法律邏輯;

通過輕鬆詼諧,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遞我們的法律觀點;

希望我們的文字,帶你認識不那麼乏味的法律。

“韋恩談律法”,第一時間為您送上社會時事的法律分析!


聲明:本號作者發佈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標明來源的內容除外)均為原創,享有著作權。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轉播、刊登、改編,否則作者將保留採取法律手段追責的權利。若您認為文章內有任何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進行核實並更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