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滿清先祖努爾哈赤反明檄文七大恨內容是憑空捏造的?

用戶55771917699


提問者,在此且問爾,提此問題有何意義嗎?

在此我告訴你,無論努爾哈赤的七大恨是憑空捏造也好,不是也罷,但是,一個當時僅有數萬人馬的努爾哈赤竟敢向擁兵近百萬的大明王朝發起攻擊,這雄心,這膽量,這氣魄誰能詆譭?!


沙裡金64197031


為什麼說滿清先祖努爾哈赤反明檄文七大恨內容是憑空捏造的?

這種檄文也不能說是憑空捏造的,起兵反明總要有緣由,而且還要說的過去,還要能激發女真內部的同仇敵愾,達到一定的效果。七大恨的原來版本已經不見了,現在的是皇太極留下的。

七大恨內容:《清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版

恨一:我之祖、父未嘗損明邊一草寸土也、明無端越釁邊陲、害我祖、父恨一也;

恨二:明雖起釁、我尚欲修好、設碑勒誓、凡滿漢人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見即誅之、見而故縱、殃及縱者。詎明覆渝誓言、逞兵越界、衛助葉赫,恨二也;

恨三:明人於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歲竊逾疆場、肆其攘奪。我遵誓行誅、明負前盟、責我擅殺。拘我廣寧使臣綱古裡、方吉納,挾取十人、殺之邊境,恨三也;

恨四: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恨四也;

恨五:柴河、三岔、撫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眾、耕田藝谷。明不容刈獲、遣兵驅逐,恨五也;

恨六:邊外葉赫、獲罪於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遺書詬詈、肆行陵侮,恨六也;

恨七:昔哈達助葉赫二次來侵、我自報之天既授我哈達之人矣。明又黨之,挾我以還其國、已而哈達之人、數被葉赫侵掠。夫列國之相征伐也、順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何能使死於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還乎。天建大國之君即為天下共主。何獨構怨於我國也。初扈倫諸國、合兵侵我、故天厭扈倫啟釁惟我是眷。今明助天譴之葉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為剖斷,恨七也;

有爭議的:

第一恨:明將女真分為建州三衛: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萬曆年間,建州右衛屢次侵犯明邊,被明朝邊將李成梁多次擊敗,一次是建州左衛首領覺昌安(努爾哈赤爺爺)作為嚮導並去談判,城破後被大火燒死,塔克世(努爾哈赤爸爸)前去營救,混亂中被明軍殺死。可能是誤殺,但也可能是陰謀,說不清楚。明朝獎勵了時年28歲的努爾哈赤,並任命努爾哈赤為建州衛代理司令官。

第七恨:現在的第七恨看起來很亂,說的感覺和前面有重複。天聰四年(皇太極在位)木刻揭榜之七大恨中第七恨不是這樣的,為:“我國素順,並不曾稍倪不軌,忽遣備禦蕭伯芝,蟒衣玉帶,大作威福,穢言惡語,百般欺辱,文□之間毒不堪受。所謂惱恨者七也。”努爾哈爾多年沒有給明進宮蜂蜜了,遼東巡撫李維翰暗中派蕭伯芝前去諮詢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沒有理他,蕭伯芝便豪華儀仗隊,敲鑼打鼓,冒充朝廷都督前去,努爾哈赤便立即屁顛屁顛的跪著迎接了蕭伯芝,因為努爾哈赤羽翼未豐。後來覺得這件事比較丟人,便說是第七恨。

是不是捏造,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影響。


熾熱的小丑


憑不憑空不知道,但是凡事起兵都要出師有名,否則名不正言不順,所以說寫檄文很正常,有沒有證據就很難說


有錢但是不多


且說,清太祖努爾哈赤要跟自己曾經的主人——大明王朝叫板,於是煞費苦心地編撰出了一個,為後來歷代清朝統治者津津樂道的討明檄文“七大恨”來。

“七大恨”的最原始的版本未存於世,流傳在世的版本眾多,甚至同一版本中“七恨”的內容也往往重複、囉嗦、混淆不清。

經清史研究專家孟森梳爬、釐清,最接近原始版本的,應該是收藏於北大研究所的天聰四年木刻揭榜之七大恨。

這個揭榜是天聰四年皇太極帶領後金軍隊打到北京城下,在返程時,為安撫民心而刊佈諭民榜文。

這個榜文中所記載的七大恨內容,最接近於奴爾哈赤起兵反明時的原狀。

而木刻揭榜中“七大恨”的第七恨是其他版本所沒有的,所以特別值得我們關注。

這第七恨的原文是:“我國素順,並不曾稍倪不軌,忽遣備禦蕭伯芝,蟒衣玉帶,大作威福,穢言惡語,百般欺辱,文□之間毒不堪受。所謂惱恨者七也。”(注:“□”為原榜文遺缺字)

這段文字翻譯成現代文,則是:我國向來忠義孝順,從來沒有過無禮之舉,南朝忽然派遣備禦蕭伯芝前來巡視。這蕭伯芝狗仗人勢,蟒衣玉帶,作威作福,穢言惡語,百般欺辱,言辭荼毒,讓人不堪忍受。即是第七條惱恨。

這裡提到的“備禦蕭伯芝大作威福”事,由於其他版本不載,眾多史書也沒涉及到此事,致使後人不知事情來龍去脈,莫名其妙。

其實,這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惡作劇,曾讓以絕代梟雄自居的努爾哈赤威風掃地、顏面全失。

明末清初文人計六奇在《明季北略》記錄有事情全過程,說:

努爾哈赤作為替明朝守邊的官員,每年都得嚮明朝進貢蜂蜜,並開蜜市與邊民做貿易。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努爾哈赤忙於征討和吞併哈達、輝發、烏拉等部,就不再進貢了。到四十五年(1615年),傳言努爾哈赤把這些年屯積下來的蜂蜜煉製成可以攜帶的乾糧,不知意欲何為。遼東巡撫李維翰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但又不敢上報朝廷,想來想去,便私下裡派遣遼陽的材官蕭伯芝前去質詢努爾哈赤。

蕭伯芝是個賊大膽,他帶領豪華儀仗隊,敲鑼打鼓,冒充朝廷都督,大搖大擺地出發了。到了邊境,發現努爾哈赤沒有親來郊迎。蕭伯芝當場發作,怒斥後金官員:“我奉朝廷的旨意前來,你們的頭領居然不來迎接,真是反了你們了!”然後作返回狀,聲稱要回朝稟告努爾哈赤的無禮。

努爾哈赤得知,穿著橐鞬服屁顛屁顛地趕來,跪在道路左側迎接。當日,供應的物品十分豐盛。蕭伯芝遂轉怒為喜,與努爾哈赤交盞歡飲。酒至半酣,蕭伯芝板起面孔,責問努爾哈赤為何不進貢。努爾


煙雨踏秋殤


大家好,我是水木冉,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說滿清先祖努爾哈赤發佈的伐明七大恨是憑空捏造。我們先了解一下努爾哈赤的伐明七大恨內容都有什麼吧。

天命三年(萬曆四十六年,1618)春天,努爾哈赤伐明的一切準備就緒,努爾哈赤率大軍祭祖告天,宣讀了伐明七大恨誓詞,誓詞說:我的父祖未曾損害明的一草一木,明無端起襲將我父祖殺害,恨一也,明雖挑起事端,但我仍想修好,劃界立碑,共立誓言,互不侵擾,但明軍踐踏盟約,越我邊界,出兵衛助葉赫,恨二也。

我們看一下恨一的努爾哈赤父祖怎麼被殺,古勒久攻不下,使李成梁極為惱火,他責怪尼堪外蘭出了歪主意,要拿他治罪。為了保全自己,絞滑的尼堪外蘭又想出一條詭計,他欺騙守城官兵說,誰能殺了城主歸降,就讓誰做古勒城城主。阿臺的部下聽信了尼堪外蘭的謊言,便殺死了阿臺,獻城投降,李成梁進城後大肆殺戮2000多人,努爾哈赤的父祖也於混亂中被殺。

噩耗傳來,努爾哈赤悲痛欲絕,他憤然來到遼東都司,義正言辭的質問明朝邊吏,為何殺他一向忠順朝廷的祖父和父親。明朝邊吏自覺理虧,一再解釋這是誤殺,並馬上找出覺昌安和塔克世的遺體,交給努爾哈赤安葬。後來又賜給努爾哈赤赦書30道,戰馬十匹,讓他襲任祖父之職,當了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努爾哈赤表面上接受了明朝的扶慰,但內心發誓要報殺祖殺父之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