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姜有话说㊹】姜春康:容缺办理,暖流扎进心里

群众无小事。

据今日17时30分大小新闻报道,我市交警部门再推便民新举措,抗疫期间允许暂时无法提供身体条件证明的驾驶人先办理换证,待疫情结束后再补交身体条件证明。

为这样的“容缺办理”拍手叫好!

一来,疫情的突袭,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人们生活,却阻断不了“人情味”的延传。“容缺办理”,有人情味,值得赞。

二来,“容缺办理”,走的正是接地气的真正为民办事路线,和“一次办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烟台,“容缺办理”不玩虚。如疫情期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涉企事项实现100%容缺受理,有效减少企业跑腿次数,加快企业开复工进度;如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累计容缺办理施工许可54个,有力保障了重点工程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数字说话,最有说服力。一个“100%”,一个“54”,从侧面反映了“容缺办理”的魅力,二者和烟台交警刚公布的服务举措一样,从现实出发,一头栓系着民生,一头挂牵着办事者的喜悦。

曾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办好一件事,差点跑断腿,成了不少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和痛点。

跑不完的部门,盖不完的公章,劳心费力的“跑审批”现象,一直为百姓所诟病。社会反映强烈的办证多办证难、“奇葩证明”等问题时常见诸报端,这也让简政放权成为公众期待。少跑腿、快办结,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审批办事效率。

如今,在全国许多城市,“一次办好”都成功落地。

对烟台而言,早已迅速动作,全覆盖“一次办好”,展示了一次次漂亮的“助跑”。

早在2018年,我市就确定市级“一次办好”事项1701项,深得民心。尤其,涉及51个市直部门(单位)的657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形成了《烟台市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实现了市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全覆盖。

从本质上看,“一次办好”和“容缺办理”一样,都是心装民生的有力呈现。

这样的办理,最能让暖流扎进百姓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