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吏于成龍,與現代相比,仍然值得官員學習,再學習!

結束一天的繁忙,輔導完女兒的作業,安頓好操勞的妻子,泡一 壺濃茶,點一支提神的香菸,擁一條柔軟的巾被,一個人愜意而放鬆地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逐個搜尋電視頻道,看著《大聖歸來》中的精彩情節,享受“越戰越勇”裡優美的旋律。暗忖自我月薪千元、身著警服,雖不富足、溫飽無憂,有時還能不知深淺地在個人工作總結裡以要爭當“人民公僕”為豪,感覺自己也算得上是個幸運且幸福的人了。

一代廉吏于成龍,與現代相比,仍然值得官員學習,再學習!

聽著妻女熟睡中傳出的呢喃囈語,睏意漸濃的我,突然被央視12頻道“方圓劇場”重播的歷史劇《于成龍》中的鏡頭深深觸動,劇中正播放乾康康熙帝聞聽直隸(今北京、河北一帶)遭災,朝廷拔銀賑災,以度荒年,但以巡撫于成龍為首的大小官員,卻把本應屬於自己的錢糧全部分發各地災民,就連巡撫衙門這一直隸當時最高權力機構的一干人等,也只能靠薯殼、米糠等粗糧磨面熬粥以充飢腹,起初本不相信的萬歲爺康熙,在派員核實之後,拍案稱頌:“似於成龍此等廉吏,乃天朝之幸、直隸百姓之幸!”並親筆御書“一代廉吏”的讚美之詞,開創了大清王朝之先例。

一代廉吏于成龍,與現代相比,仍然值得官員學習,再學習!

劇中於成龍出仕之初,老母妻女本應隨同前往,但由於家境貧寒,其母便典地賣物才為湊齊前往廣西羅城縣赴任的盤纏,從此于成龍便再未能與母親見面。離家七年後老母亡故之時,本應回鄉弔唁,但時任黃州(今湖北黃岡)知府的他,卻因投身平定吳三桂內亂而不能返家敬孝,直至升任直隸巡撫,中年離家、時年六十有五的他,在再次得到乾隆狩獵時召見並賜座、賞酒、獲贈御用披風的皇恩時,常以“忠孝難全、首當盡忠,”為國為民操勞不息的于成龍,才得以哭訴衷腸、告假返鄉,使得“真龍天子”也為之哽咽!

一代廉吏于成龍,與現代相比,仍然值得官員學習,再學習!

劇情到獲准回鄉葬母的于成龍與侍從在懸掛“盡心盡力、未能十分盡職,任勞任怨、不敢半點任功”勵志銘巡撫衙門中,欣喜地收拾京城小吃,以便“衣錦還鄉”饋贈鄉里的輕鬆氛圍中暫告一段落。置身子夜的我卻沒有了絲毫的睡意,在為廉吏喝彩的同時,心中浮起陣陣苦澀……

何謂公僕?從字義上講,公為眾,僕為從,即:為多數人做事,也就是為多數人服務的意思。從縣令到知府再到直隸巡撫,卻時常身穿布衣、吃粗糧的清代一品大員,相當於現在直轄市市長的于成龍,論官職和待遇並不亞於今天省(部)一級的領導幹部,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的封建王朝時期,尚有這樣的廉吏,雖說在當時還沒公僕一說,但只要是心有黎民、胸懷百姓、關注國計民生,視人民為父母,高懸公正明鏡,便肯定會被國家、被人民讚譽為良臣、廉吏、“青天”!

一代廉吏于成龍,與現代相比,仍然值得官員學習,再學習!

這與黨領導下建國初期和正在進行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湧現出來的”“人民的好公僕”焦裕祿、“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愛民書記”鄭培民等,只能說在稱謂上的不同,但體現的都是一種肯定的讚美;反之,如果把當年讓毛澤東主席親批處以極刑的劉清山、張子善以及近年落馬的成克傑、程維高、胡長清等人的名字,一旦出現稍有良知的國人眼前,我敢肯定,除了不絕於耳的唾罵之外,讓人們記得更多的則是所有古裝戲裡的粉面貪官,或是“包青天”鋒利無比三把鍘刀的大快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