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朱元璋两人皆是布衣天子,有何区别之处?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皇帝是从老百姓出身一路拼杀,直到一口气坐到皇帝的宝座,这两个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


刘邦与朱元璋两人皆是布衣天子,有何区别之处?

刘邦剧照

要是说起这个刘邦,大家的话题可是多了起来,刘邦在老家沛郡一直晃悠到四十多岁,才当上泗水亭长,可以说是已经混了大半辈子了,都没什么出息,也被自己的老爹看不起,整日里胡吃海喝,一帮子酒肉朋友,到处无赖耍钱;

可就是这么一个无赖似的家伙,命却出奇的好,正赶上秦末天下老百姓受不了朝廷暴政,刘邦就在遣送囚犯时,让几个囚犯逃跑了,这在当时可是个大罪,再加上未能按期到达,按律是要斩首的。 所以,刘邦心一横,反正都是死不如反了;于是,刘邦在路旁斩白蛇起义,带领这么一帮子囚犯和当地的老百姓揭竿起义,成了秦末反秦起义的统领之一。

刘邦身边的那些酒肉朋友也摇身一变,各个都成了将军,带领着几万起义的农民,一口气就从老家沛县一直打到了关中,最后第一个杀进咸阳,结束了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


刘邦与朱元璋两人皆是布衣天子,有何区别之处?

项羽剧照

然后,又用五年时间,与另一个起义军领袖项羽相互搏杀,几经生死大战,终于在垓下一战而定,将西楚霸王项羽逼死在乌江河边。

从而建立了统治中国四年百年之久的大汉帝国,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励志的奇迹,只要你有理想,一个老百姓都能当皇帝,你还有什么梦想不可能的呢?

刘邦建立了大汉帝国以后,心眼有些变小了,对着那些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有了担心,我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要是这些手握重兵的兄弟们反了怎么办?刚开始,刘邦也只是心中这么想一想,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将这件事提到了自己面前来;

首先是九江王英布的谋反,让刘邦不得不亲率大军前去镇压,整整打了两年时间,才将英布的人头拿下;

可又没多久,梁王彭越又造反了,这个家伙可不比英布,有勇无谋,彭越可是一员猛将,刘邦知道朝中没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于是再次起兵,刘邦拖着已经年迈的身子,继续领兵平叛,又是几年时间,才将彭越这个心头之患去掉;


刘邦与朱元璋两人皆是布衣天子,有何区别之处?

韩信剧照

可是没多长那个时间,又传出楚王韩信有心谋反,这让刘邦真是心力交瘁,韩信可是他亲自封拜的大将军啊!他若是谋反,朝中可真没有什么人可以将他除掉,好在陈平出了一计,让刘邦巡幸云梦,让韩信朝拜之际将他拿下,带回长安,这才将心稍稍放下。

可是这个韩信,在长安还不老实,偷偷私信外臣,最终被萧何引入后宫,被吕后杀死,刘邦得知以后,这才放心;

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兄弟,死了不少,又被他杀了不少,最后剩下的也没有几个,不过这些剩下的臣子们,个个都是治国领军的人才,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都可以说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尤其是周勃后来领兵除去吕后祸乱,重振刘氏盛威,为刘邦死后刘氏家族重掌权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咱们再说说这个朱元璋,他可比刘邦惨多了,小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还当过和尚,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中下级贫农。


刘邦与朱元璋两人皆是布衣天子,有何区别之处?

朱元璋剧照

但是这家伙可有本事,自从投靠了红巾军,一路高升,连续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几个主要农民军领袖,尤其是在潘阳湖和陈友谅的一战,两军都将自己的主力部队尽皆出战,打的是天昏地暗,朱元璋几重生死,最后依靠谋士刘基的计谋战胜了陈友谅,掌握了江南半壁的主动权;

然后,朱元璋奉行三大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正确战略方针,团结了一大批的农民军将领,最后令大将军徐达领兵四十余万直接北上进攻元朝的首都大都,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当年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打的连连败退,元朝的小皇帝带着自己的随从退出了中原;

可是,朱元璋采取除病要除尽的方针,于第二年再次派出大军进入蒙古腹部,将元朝的皇帝逐出蒙古,使他们只好远遁西北,再不敢与中原军队对抗。

朱元璋在打到所有对手之后,建立了明朝,定都在南京。

在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开始变得有些神经质,尤其是他的爱子朱标死了以后,更是兢兢战战,他十分不相信自己的手下,就是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亲兄弟,都感到有些模糊;

于是,朱元璋大开杀戒,仅仅丞相胡惟庸和大将军蓝玉这两个案子,就牵连杀害了几万个朝廷官员,以至每一次朝会,大臣们都如同上刑场一般,若是等到朝会下来,个个如同刚刚释放的犯人一般欢贺;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当初跟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主要有三十几个,可是没想到几年不到,就杀了三十功臣,只剩下几个苟延残喘的老弱病残,朱元璋这才放心。

也许有人说,他这是为了下一任皇帝着想,如果不除掉这些手握重兵的大臣,他们起兵反抗朝廷怎么办?

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刘邦与朱元璋两人皆是布衣天子,有何区别之处?

朱允炆剧照

朱元璋一死,皇孙朱允炆继承皇位,他为了减少诸王的权利,实行削藩之策;可是燕王朱棣就是不听,最后起兵造反,仅仅二十万大军,披坚执锐,直捣南京;

可是这边皇帝朱允炆却是派不出一名有力的将军,紧紧靠着七十多岁的耿卫忠统兵拒敌,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南京城一片火海,皇帝朱允炆不知去向;

朱棣主导大权,再次建立大明的江山,只不过将国都的地点选在自己的封地北京。

刘邦和朱元璋可以说都是英才盖世的君主,各个都有经天纬地的本事,但是对待自己的手下,都是痛下杀手,一点也不含糊。但是刘邦至少还留下那么几个哥们,维护自己打下的江山;可是朱元璋,他绝对不会想到因为自己痛下杀手,使自己的孙子竟找不到一个可以统兵的将军,以致身死国灭,不知所踪。

真是可叹,可恨!伴君如伴虎,这句古话果然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