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万德泰和猕猴桃基地:树上摘金 地下拾银

长清区万德泰和猕猴桃基地:树上摘金 地下拾银

疫情防控逐渐向好,复工复产处处忙碌。春回大地,山清水秀,大地斑斓。在万德街道大刘村泰和猕猴桃基地看到,一根根水泥柱整齐地排列在土地上,新流转的50亩猕猴桃园区内,40多名工人正在给新栽植猕猴桃新品种“金红50”拉枝、上肥、浇水,一派忙碌的景象。“今年,我们合作社又流转了50亩土地,从西安引进了新品种‘金红50’,这种猕猴桃是红瓤的,个大汁多,咬一口满口清香,成熟后不用软化即可食用,清脆香甜,我们泰和猕猴桃合作社是济南市内唯一一家种植该品种的园区,盛果期每亩可产5000斤左右,市场前景很好,价格很可观”。合作社负责人张光强说。

该街道大刘村是猕猴桃种植专业村,目前已有近700亩猕猴桃,每到采摘季节,很多客商、游客前来采摘或者订购,亩收入可达3万余元,成为山村里的香饽饽。大刘村也正是靠猕猴桃种植走上了富裕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附加值,总经理张光强自去年开始,就大胆实验在猕猴桃树下进行大球盖菇露天栽培。将掺杂好的锯末和粉碎沤制好了的猕猴桃枝屑有机土,堆在猕猴桃树两侧,高达35公分,再将大球盖菇菌放于其中,间距20公分,将其覆盖,上面再铺一层薄膜,亩产可达3500——4000斤。一年可栽培两茬,卖相很好,价格可观。现在第一茬菌菇长势很好,目前正在大量采收中。为此,合作社今年扩大栽培规模达到30亩,预计可收入60万元。菌菇收获后,有机土又可作为肥料供猕猴桃吸收,使土地松软,这样一来,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通过对比,是否栽培大球盖菇的土壤来看,明显发现栽培大球盖菇的土地肥力更加旺盛,结出的猕猴桃体型更硕大,口感更好。据总经理张光强介绍,大球盖菇一年收两茬,其收益可直接支付猕猴桃基地各项开支。大球盖菇又名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与生物活性物质,氨基酸含量达17种,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大球盖菇腿粗盖肥,细腻脆嫩,爽滑可口,食味清香,况且是纯原生态食品,市场前景很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泰和猕猴桃合作社积极探索林下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确实是一条不错的路子。树上摘金,树下拾银,使土地效益发挥到极致,实现产业升级,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长清区万德泰和猕猴桃基地:树上摘金 地下拾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