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连年丰收是土地增加了,还是“白色革命”地膜覆盖增加了呢?

王举文168


是因为重庆已经亩产突破一万斤了。马上就要冲破以前亩产十三万斤的神话了。


环江农事历



中国粮食连年丰收是土地增加了,还是白色革命地膜覆盖了呢?

中国粮食连续许多年来,出现粮食连年丰收,并不是土地面积增加了,也不是地膜覆盖种植产生的效应。


中国吃饭人口14亿,还是那么多人,既没增加,也没减少;中国耕地面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统计的18亿亩,到今天还是那么多,甚至有可能减少;地膜覆盖面积,一般只用于蔬菜大棚,用到粮食生产根本很少。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中国粮食连续增产丰收呢?


一是中国粮食之父袁隆平的杂交稻种植效应带来的粮食连年丰收。我记得上个世纪90以前,在农村还没有大面积推广杂交稻种植前,我们还是习惯自己留种,种的常规稻,生产得再好,一般亩产最多只有600~800斤,这还是少数,多数只有五六百斤。而杂交稻种植推广以后,一亩高达1000斤以上,我有几年种植杂交稻“汕优63”,



亩产竟然达到了1300斤。你想想,袁隆平的农业科技革命效应,给我国粮食产量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二是农民科技兴农的意识在不断增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过去农民种田没有那么多的讲究,都是种老实田,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概念,粮食怎么可能丰收。自从国家把农技站延伸到乡村后,农业科学技术普及铺天盖地,农民普遍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也是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是国家实施“反哺农业”“反哺农民”的倒贴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过去农民负担过重,种粮积极性一直不高,种粮“随意性”很大,丰收不丰收无所谓。有这种思想支配,粮食怎么可能增产,更别说是丰收。

到了2006年,农民种田不仅不交农业税,免除了繁重的“三提五统”搭车收费,还给农民种粮实行种子、化肥补贴,一下子把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提高了起来,这就是政策效应,也是粮食连年丰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上就是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的一些主要因素,当然还有诸如“土地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方面的因素,如果再述说下去,估计会把人看累,我不面面俱到,就写到这里,以供参考。




农人老方


我也是农民,粮食连年增产都靠其他农民了,我们这由于气候原因已经连两年严重减产了!


hou9527


农村种地的越来越少,土地征用的越来越多,厂房建的越来越多,增收的数据怎么计算的?


老范说橱柜


谁知道


香里乡村自助火锅店


天知道。


快乐1963


山地撂了荒,平地盖了房


王晓东6581


纸上数字增加了


探险求索


农村有的地方在建公园,保十八亿亩呢,笑话


用户4525466114492


平原优质田,大量盖房子了,房子大丰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