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镇上的唢吶班,还在?看《百鸟朝凤》吹出最后一道美丽的声音

「口离手不离。」


这是焦三爷交给游天明第一支唢吶时,焦三爷说的话。


你家镇上的唢吶班,还在?看《百鸟朝凤》吹出最后一道美丽的声音


『坚持理念,并拥护它』


对我来说是这部《百鸟朝凤》带给我最大的感动。


片名《百鸟朝凤》是从真实存在的唢吶曲子名而来,电影中只有在丧事上才会吹奏,但是否吹奏,还得看丧事主是不是个能担得起这首曲子的人,是不是个德高望重、受邻里敬重的人。


你家镇上的唢吶班,还在?看《百鸟朝凤》吹出最后一道美丽的声音


这首曲子,光听名子就是个非常欢快的调子,但对这部片来说,却在说出一个传统技艺和礼节衰落的故事。


你家镇上的唢吶班,还在吗?


以前小时候,总记得镇上不管大事小事白事喜事,总会有唢吶班的身影,虽然不记得吹的人长什么样子,但那唢吶的声音,却让我印象很深刻。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地被洋乐队,甚至一个音箱喇叭给取代,但对当时的我来说,都只是凑别人家的事,也不晓得原来唢吶也自成一路。


看了这部片,让我回想起往事,使我深切感受到,唢吶从小时候稀松平常的事,变成了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只是在街边演奏的人。


顿时非遗这件事,好像离的很遥远,变成一件需要异常重视和珍惜的事。


你家镇上的唢吶班,还在?看《百鸟朝凤》吹出最后一道美丽的声音


这件事的背后,其实是传统技艺走向了没落,人们也开始遗忘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礼仪。

当社会富足起来,接受西方文明,不自觉地我们的文化中充满西方文化,反而常会怀疑,究竟什么能代表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丰富。


或许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看的都是帝王文化,是那些在故宫里展出的东西,但真正属于人民的文化,是藏在镇里、乡里,在农田中的,这部《百鸟朝凤》说的正是属于人民的传统文化。


已逝导演吴天明坚持的故事,关乎承诺


即使环境再坏,也要坚持自己的理念。


这是我在电影中,看到吴天明导演想传达的想法,虽然拍完剪辑完这部片后,他已离世,但这部片却成为他精神的象徵。


你家镇上的唢吶班,还在?看《百鸟朝凤》吹出最后一道美丽的声音


即便人们不买单这部片。


在片中,有一幕在美感上让我感到非常冲突。


焦三爷和游天明、蓝玉师徒三人,在一个花丛里,学习着听鸟叫声、分辨不同的鸟叫特色、还要模仿鸟呜声,在那一幕,他们似乎刚刚才下田完,师徒三人在外表上不是美的,但身在花园、处在都是鸟鸣的环境里,我觉得好美。


你家镇上的唢吶班,还在?看《百鸟朝凤》吹出最后一道美丽的声音


这或许也是种田园之美,一般想到的田园之美,都是很欧式的,似乎身处在一大片薰衣草田的那样,但在这片中国的土地上,也是能拥有的。


而且,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以前觉得稀松平常的花丛,看似杂乱,但却上演大自然着的美妙乐曲。


我想这场景,或许就和吴天明导演在从事电影工作时的心态是一样的吧,即便身处在枯燥难苦的环境,但只要有了电影,一切都丰富美妙了起来。


对电影中游天明来说,在这个世人渐渐忘却唢吶还坚持吹下去,是为了守住师父焦三爷的承诺;而对吴天明导演来说,实践对自己的承诺,就是去做心中的电影。


为什么越是平常的事,越容易忽略?


因为总觉得,它理所当然的会存在、会一直在。


但越是平常的事,其实越需要心力去努力维持,尤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近年流行复古,最常见的是,看到越来越多人身穿着各式汉服上街,这代表人们开始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人们多半是因为汉服美,而穿上身,但它的深刻意义,却有多少人了解呢?


美是人们接触事物被感动的第一个感受,所以当人们觉得一件事不美,根本就不会在意,就如唢吶不会是一般人认定的美。


你家镇上的唢吶班,还在?看《百鸟朝凤》吹出最后一道美丽的声音


但在吴天明导演的镜头下,却美的很脱俗、很纯净。

这部《百鸟朝呜》将小人物的坚守、将学习技艺的艰难、将田里劳动,都化为一道道美妙的乐音,非常值得一看。


属于小人物真正的百鸟朝呜


小人物的姿态,是丰富而有生命力的,在电影中,每当唢吶一吹起,导演就将镜头带向来旁听的人们,人们的脸上并无欣喜,而多半是面无表情,我甚至还想说,这些临演怎么不表现出一幅很感动的样子来呢?


但那样,其实是不真实的。


心中的澎湃不一定非得要表情很丰富去演饰出来,

连主演们的演技,也都是自然无造作,这部电影的难能可贵就在于此。


你家镇上的唢吶班,还在?看《百鸟朝凤》吹出最后一道美丽的声音


在这个社会快速地发展下,小人物们为了跟上这社会,渐渐被同质化,从不同的个性变得很相似,这压抑了人们的多样性。

正如电影的后半段,唢吶班的成员为了讨生活,去大城市工作后有了工伤,还断了手指永远无法再吹唢吶。


这样子的悲剧,对于剧情一开始,游天明继承爸爸想当唢吶匠的梦想,有十足的冲突感。到底活着是为了梦想、还是为了生活。


这样的挣扎,在这部片来到后头时达到高潮。


坚持的难与生活的苦


「唢吶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看完这部片,让我感受到这两种情绪。


要在这快速变化的社会,坚持己念,是一件很难的事。


而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下去,是有点苦的事。


你家镇上的唢吶班,还在?看《百鸟朝凤》吹出最后一道美丽的声音


因为人生总是会有不这么顺着自己走,常会遇到困难、痛苦、不如意,而这部片,正好能为这两种情绪起了综合的作用,得到一些引人深思的点。


我很敬佩的是,在电影中焦三爷对祖传下来的唢吶,视如珍宝的爱护,而且非常享受在吹奏中。


决定要不要坚持,是自己的选择,如果选坚持,那就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下去,即使生活再困难;如果不坚持,任着生活把你往前带,放弃心中的理想,即使宝宝心里苦,但也都是选择。


剧尾,游天明在焦三爷的墓前,穿着喜事服装,吹奏百乌朝凤为师父送行。常言道,结束是新的开始,我想游天明会永远把师父的精神铭记在心,坚持传承下去。


你家镇上的唢吶班,还在?看《百鸟朝凤》吹出最后一道美丽的声音


这部片,真的是留给人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能细细再品味。


我是 ,乐于从生活、情感中的小片刻发掘美好的一面,但对那些面向下的心理作用更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一起感悟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