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否可以因為疫情裁員?

2020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新年,疫情的爆發不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也給經濟和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異乎尋常的挑戰。


企業是否可以因為疫情裁員?

經肯耐珂薩顧問反應,發現近期最忙的是HR和行政,一是緊急人事調整,集體降薪或是部分裁員;二是與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協商,爭取貸款和稅收扶持。疫情之下,中小企業自救的方案只有兩個,對內降低成本、順勢轉型,對外尋求幫助。
那麼企業是否可以因為疫情裁員?今天肯耐珂薩就來為大家支支招!

一、 企業是否可以因為疫情裁員?


只要符合勞動法,企業可以在疫情期間可以執行企業裁員程序合法裁員。
但企業不能與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企業是否可以因為疫情裁員?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的相關規定: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並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二、政策使企業少裁員、不裁員

現如今,國家也出了許多惠利企業的政策,在貸款、成本、房租水電上幫助企業,避免出現因現金流問題而裁員、降薪。
1、低息貸款。央行設立3000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隨後又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增加3000億元低息貸款,定向支持個體工商戶。
2、大規模降費。國務院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三項社保繳費,預計減免規模將超5000億元。同時,階段性減徵醫保費,最多可為企業減負1500億。此外,6月底前,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

企業是否可以因為疫情裁員?


對參保繳費1年以上、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還可以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3、減免房租水電成本。自2020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除高耗能行業外,工商業電價階段性降低5%。國務院提出,鼓勵各地通過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方式,支持出租方為個體工商戶減免物業租金。
在穩工資方面,人社部提出,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


企業是否可以因為疫情裁員?

三、 企業因疫情經營困難,不能正常支付工資怎麼辦?
企業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通過協商民主程序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暫無工資支付能力的企業,可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延期支付,減輕資金週轉壓力。支持協商未返崗期間的工資待遇,保障職工工資待遇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