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超脫的生死觀,不留骨灰、不刻墓碑,浪漫又帥氣

傳統文化幾千年來根深蒂固,中國人一直以來對死亡都滿懷恐懼、敬畏之心,認為死亡是一件神秘而忌諱的事情,生和死雖是兩個世界,卻是必然的自然規律,既是難以預料,卻又命中註定。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年輕人的生死觀卻在發生改變。

90後超脫的生死觀,不留骨灰、不刻墓碑,浪漫又帥氣

不諱生死,直麵人生,與其恐懼不安,不如早做準備,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生命態度,因此有不少年輕人開始主動立遺囑了。到底有多年輕呢?90後都開始立身前遺囑了,要知道90後最大也才30歲,小的也才20歲。據中華遺囑庫的數據顯示,立遺囑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而截止2019年8月,90後立遺囑的人數就有236人。

現在的年輕人面對死亡非常坦然,對他們來說未來是不可預知的,死亡隨時可能會發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降臨了,立遺囑就是一種提前的預防,宛若遠行前的一次嚴肅的囑託,立完遺囑之後就該幹嘛幹嘛。正如史鐵生曾說過的: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不必緊張,也不必恐懼!

90後超脫的生死觀,不留骨灰、不刻墓碑,浪漫又帥氣

一位90後女孩在被問及如何看待死亡時這樣表達:“為何我感覺到死亡可以是件很浪漫的事情呢?如果有一天我要飽受病痛折磨,最終失去意識。我寧願擁抱身邊的人,然後欣然接受死亡的來臨。”活在當下,珍惜現在成為年輕人對待死亡的方式。

貴陽一位身患癌症的年輕人在生前舉辦了屬於自己的死亡告別儀式,親眼目睹自己的葬禮,正如他所說的,死亡終究會來,為何不能坦然面對呢?

傳統殯葬講究“入土為安”“憑弔有物”,然而在年輕人的眼中,死後不留骨灰、不刻墓碑,與自然融為一體,卻是一件非常帥氣的事情!因而,除了立生前遺囑這種預防性行為,生態安葬、不留骨灰、不刻墓碑等現代新型殯葬也成為當下年輕願意選擇的死亡儀式,“入土為安”、“憑弔有物”這樣的傳統殯葬觀念已在90後眼裡發生了改變。

90後超脫的生死觀,不留骨灰、不刻墓碑,浪漫又帥氣

一些大型的公墓陵園裡 ,節地生態葬已經逐漸成為墓園一景,花葬、樹葬、竹林葬、壁葬等生態葬法逐漸流行,各種僅保留逝者姓名的新穎喪葬方式,也成為年輕人所願意選擇的安葬方式。

90後超脫的生死觀,不留骨灰、不刻墓碑,浪漫又帥氣

在上海濱海古園的一處紀念園裡,那些在身後選擇海葬這種不保留骨灰安葬方式的人,最終都在這裡的石碑上刻上屬於他們的名字,留下他們的存在,以供後人緬懷。密密麻麻的名字,可見如今人們的生死觀念早已不同於以往了。

90後超脫的生死觀,不留骨灰、不刻墓碑,浪漫又帥氣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現在的“90後”年輕人有著屬於自己的生死觀念,對於死亡有種天然的超脫。死後接受樹葬、花壇葬、竹林葬、海葬節地生態葬,讓骨灰與花、與樹木、與竹林、與海相伴相依,融為一體,讓生命以另一種新的方式延續,既讓自己感受到生命的意義,也為後人減少了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